4月13日,极客网了解到,据港交所官网显示,嘀嗒出行的香港IPO申请已于上周失效。知情人士说,该公司计划重新提交香港IPO申请。其中一人说,交易所询问了嘀嗒许多有关其在运营城市的牌照问题。
据悉,嘀嗒出行于2020年10月8日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专注私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2018年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旗下业务主要就是两块:顺风车和出租车。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经营着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66.5%的市场份额。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平台,拥有约1920万名注册私家车主,包括约980万名认证私家车主。自成立至2020年6月30日为止,公司为约3670万名顺风车乘客提供服务。
招股书显示,顺风车是嘀嗒出行的支柱业务,贡献了近9成的营收。
2017年至2019年,嘀嗒出行从顺风车平台产生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2770万元、7790万、5.33亿元,分别占到同期总收益的56.6%、66.3%及91.9%。2020上半年,顺风车业务产生了2.72亿人民币的收入,占比仍高达87.8%。
但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嘀嗒对顺风车用户的补贴费用暴增。
2020年上半年,对乘客用户的补贴费用达0.37亿元,占其销售费用的比重由2019年的20.5%增至46.1%,是2019年同期的14倍。
同时,顺风车业务也饱受用户诟病。
在黑猫投诉上,对嘀嗒出行的投诉量达6651条,涉及封禁用户账号、车费迟迟未到账以及账号提现异常等等情况。
嘀嗒上非法网约车存安全风险也同样引人关注。
2020年12月7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涉及问题主要是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并存在部分安全风险隐患。
整体来看,嘀嗒出行平台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如何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以及司机的使用安全,如何提升用户体验仍是摆在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同时,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营收在增加,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上半年,嘀嗒出行的营收约3.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逾66%,期内亏损7.22亿人民币,而2019年同期亏损仅约1806.4万人民币。嘀嗒出行亏损明显增加。
另外,嘀嗒出行还面临同业对手滴滴的竞争。
2020年6月,滴滴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顺风车已陆续在全国300个城市重新上线试运营,并在6月23日起恢复跨城服务。而且相较试运营初期,目前每周选择顺风车出行的车主、乘客数量增长了数十倍。
除了在业务上竞争外,滴滴也计划抢先登陆资本市场。
近期再次传出,滴滴出行于向SEC秘密递交IPO文件。若成功上市,滴滴出行不仅会抢了“共享出行第一股”的名头,募集到充足的资金后,可能还会进一步开启价格和补贴大战,对嘀嗒出行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嘀嗒出行大概率会再次冲刺资本市场,最终能否实现成功登陆港交所,我们拭目以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