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今年一月,无人驾驶在资本市场上经历了近两年的相对低潮之后,今年又再度成为了投资热点。
在一级市场上,无人驾驶行业内融资消息不断,据科技媒体不完全统计,1月份已有近15宗投资完成。而百度更是亲自下场与吉利合资,成立了整车制造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特斯拉与中国新造车势力一起,去年至今股价大幅度上扬。这其中,也有无人驾驶技术的因素带动。
无人驾驶是一个烧钱的领域,也是一个技术驱动、需要“死磕”的领域。然而在这个领域内,有一家叫毫末智行的公司走出了独特的道路。
2月,毫末智行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同时,它也迎来了正式的CEO,中国最早接触车厂的互联网人之一、有着多年汽车智能化经验的顾维灏。
“面壁者”的第三条路线
顾维灏此前曾在百度工作16年,2003年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他就以实习生身份加入,可以说是一个老百度人,先后参与过MP3搜索、语音搜索、百度地图等产品的研发工作。
2016年,百度成立了智能汽车事业部(L3),因为车联网与高精地图直接相关,于是由时任百度地图副总经理的顾维灏调任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由此,顾维灏所处的赛道就转换了。
在智能汽车事业部,顾维灏一直是在跟车厂打交道,中国几乎所有的车厂都被他接触过,当然,长城汽车也不例外。交大毕业的顾维灏虽然身处一个互联网公司中,但他更多地了解到了车厂的需求。而在百度和车厂之间,顾维灏学会了两个阵营的“语言”,在互联网思维之外,也建立了车厂的思维。
2017年,百度举办第一届AI开发者大会,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坐在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上,由北京北五环驶向会场。而坐在驾驶位和李彦宏一起的正是顾维灏。为了向会场观众呈现自动驾驶的效果,顾维灏双手离开了方向盘,也由此被交警看到,拿到了中国第一张无人驾驶罚单。这张罚单意义非凡,以致于李彦宏当时判断说,“第一张无人驾驶罚单都来了,无人车量产还会远吗?”
直到2019年,百度在自动驾驶业务上经历一系列架构调整,顾维灏离开,准备创业。
要实现无人驾驶,目前业界有三条路线。第一条是Google、百度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研发,比如Google旗下的Waymo和百度推出的Apollo。第二条是新造车势力,以特斯拉和蔚来、小鹏、理想等为代表,这些电动车公司在造车的同时研发无人驾驶。而第三条路线则是美国通用汽车和它旗下的Cruise为代表的模式,由主机车厂分化出一个独立运行的科技企业研发无人驾驶。
顾维灏认为这几条路线最终都有可能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他自己则选择了国内少有人走的GM Cruise路线,也就选择了创业公司毫末智行。今年2月,顾维灏正式担任毫末智行CEO。
顾维灏是个《三体》迷,他也喜欢作者刘慈欣的科幻著作,所以毫末智行公司里,一到四层的会议室都采用了刘慈欣著作中的元素来命名。而在四层楼离顾维灏工位最近的一间会议室,顾把它命名为“黑暗森林”。在原著中,简单来说它意味着丛林法则,社会如同黑暗里的森林,对手可能会从看不见的地方冒出来。
这样取名,这位技术出身的掌舵人意在时刻提醒自己,创业时要注重复杂环境下的市场竞争,要尊重市场,让毫末智行生存和发展壮大下去。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几条路线中,第三条路少有人有条件去选,而顾维灏和毫末智行无疑是最适合的角色。如果仍然用《三体》书中元素来类比,他们扮演的是“面壁人”的角色。书中,“面壁人”可以组织资源反攻敌人,他们的想法也不会被更高纬的生命和文明窃听。而现实里,毫末智行突破的是无人驾驶这个过去难以突破的“墙壁”,把技术和科技智慧带到我们幻想中的更高水平。
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
毫末智行选择的是GM Cruise的模式。Cruise于2016年被通用汽车以10亿美元收购,它也曾经获得过软银和本田的巨额投资。而在今年1月,Cruise又获得了微软、通用汽车、本田等投资方一共超过20亿美元的投资,目前估值高达300亿美元。
毫末智行的前身原本是长城汽车技术中心的自动驾驶前瞻分部,如今被剥离出来,成为了一家独立的科技创业公司。而长城汽车既是它的股东之一,也是它的一个大客户。长城汽车之于毫末智行,就如同通用汽车之于Cruise。
独立的毫末智行,除了服务长城汽车,也将会服务更多的主机厂商,而且它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以及更多带有战略资源的合作伙伴。
今年春节刚过,毫末智行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获得首钢、美团、高瓴资本三方投资,融资金额数亿元人民币。据顾维灏介绍,这几家投资方在乘用车和物流车无人驾驶方面都有所涉猎,三方的战略资源也将同时扩展毫末智行的客户与合作伙伴阵营。
目前,毫末智行有三条产品线:乘用车无人驾驶、无人驾驶物流车和自动驾驶硬件。以数据智能为核心,三条业务线一起组成了毫末智行发展的“风车战略”。
所谓“风车战略”,顾维灏介绍,就是数据智能是风车的轴,三条业务线就是风车的三个扇叶。其中,数据智能是核心能力,而三个业务不断向数据智能提供数据,让数据智能这个“中央大脑”不断进化,进化后的“大脑”再把迭代升级的无人驾驶能力反哺给三个业务。这样,它们彼此之间就形成了正向循环,能够互相促进和带动,整个风车也就转动起来,越来越快。
而随着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的增强,数据智能的提高,毫末智行将在行业内率先实现无人驾驶的“认知智能”。
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重要应用之一,而人工智能要让机器变得更智能,它需要大量数据来训练算法和建立模型。无人驾驶的实现根据原理,可以切分为三个层面: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
无人驾驶车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感应器来感知周边的环境,把这些感知变成数据,传回无人驾驶系统云端的“中央大脑”。而“中央大脑”根据算法和模型,把数据还原成就像人类认知中的不同对象,比如锥桶、行人或一辆横穿出来的汽车,识别周边环境、决策应对方法、选择下一步路线,最后再通过车上控制器执行比如刹车、加油门或者转向等决策。
“感知智能”,无人驾驶领域目前几乎都能实现。而收集数据,训练“大脑”,建立出模型识别出路面上各种对象,这就需要实现“认知智能”。
大规模数据与“混血团队”
要实现“认知智能”,数据的规模、成本和质量很重要,数据处理能力和水平也很重要。而毫末智行在这两方面都具备优势,既能收集海量数据,也有优秀的互联网算法工程师团队来处理。
背靠长城汽车,毫末智行的无人驾驶系统可以快速搭载在长城旗下的汽车上。根据统计,长城汽车近几年每年销量都突破百万台,依据计划,今年3月,毫末智行的无人驾驶系统将开始搭载在第一批长城汽车上。广泛装配之后,在数量上,毫末智行将超过国内科技公司和新造车势力的数据规模。有了大规模数据,毫末智行就能快速提升无人驾驶智能水平,再反哺到包括乘用车在内的各项业务中。而在这个过程中,毫末智行的“认知智能”优势也会越来越凸显。
毫末智行拥有的还不仅是主机厂大量装配这样的资源型优势,在毫末智行公司中,也有大量行业顶级的工程师和专家,其中既有来自互联网阵营,也有来自长城汽车等主机厂商的汽车工程师。
两种不同的基因有机会得以在毫末智行体内“混血”,融合成了“新物种”。
一开始,顾维灏就像在百度那样,需要扮演一个“翻译”的角色,让软件、硬件、数据算法等不同背景的团队在一起,能互相理解对方专业词汇在说什么、对方在想什么。包括他自己,在进入公司后,也需要从低速物流车这项业务的一些专业词汇开始学起。但等到双方磨合到位,团队的优势就能大大发挥出来。
过去,互联网公司人虽然在做无人驾驶系统,但是他们的数据可能来自公司有限的那几辆车,他们对车辆本身还有最终用户需求的理解都有欠缺。比如,无人驾驶领域会认为一辆无人驾驶车在后面跟着前车,离前车距离很近表示这辆无人车很牛、很智能,它能判断准确,能刹住。但实际上,坐在车上的人类乘客会害怕,可能在慌忙中就接管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操作。对此,汽车工程师就比互联网人更理解用户需求。
反之,互联网的敏捷开发思维,也能由软件团队注入到研发文化中,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短时间内推出新版本,这也会触动汽车人。经过混血,有主机厂优势的无人驾驶科技公司就形成了新的文化和新的思维。
而兼具模式优势和团队优势的毫末智行,顾维灏相信,它既会成为这个领域的探索者,又会成为一个领先者。不仅在第三条路线上实现更高级别的无人驾驶,甚至,这条线路也会率先于其他两条线路实现目标。
在商业上,毫末智行的路线决定它并不是大量烧钱做无人驾驶。互联网思维中,烧钱是为了做市场规模,就像曾经的滴滴和快的网约车大战那样,希望达成市场垄断,进而获得高额利润。而无人驾驶科技研发并不是烧钱就能解决的。眼下,毫末智行就具备了“造血功能”,能通过旗下的三条业务线不断获得收入。
目前,在无人驾驶物流车产品上,毫末智行已经与顺丰、多点等客户签订了合约。无人驾驶乘用车产品也即将商用。
而从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的竞争中,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优势将会成为一个护城河。随着时间拉长,强者越强,马太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这也就意味着毫末智行的“风车战略”会不断加固自己的护城河,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与巨头科技公司希望一步到位实现无人驾驶的路线相比,毫末智行的路线是步步为营,渐进地推进无人驾驶。而顾维灏这位CEO的低调和实干也正和毫末的发展战略和文化底色相符。
将来,依靠“混血团队”和数据智能,毫末智行的风车将会越来越加速转动。而最终,毫末智行的“面壁人们”会打破阻碍,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就像顾维灏曾经读过的科幻小说中描绘的那样,无人驾驶解放了人类,改变了我们的出行和物流方式。(来源:猎云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