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靠造车翻盘的百度又迎来新进展。
2月2日,据媒体报道,百度与吉利成立的合资智能汽车公司的股权结构曝光,合资公司尚未有其他股东入驻,仅百度和吉利两大股东,其中百度为主导地位,约占合资公司51%的股权;吉利约占49%的股权。
此外,媒体还报道,多家猎头公司正在江浙沪为百度招揽造车人才,以总监、副总监及高级经理等中层骨干为主。合资公司或将落户特斯拉中国的主战场上海。
据职场社交APP“脉脉”上的百度员工匿名爆料,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于上月中进行了组织调整,车联网事业部将设立11个部门,分别为5个业务组织、3个平台组织,及3个业务支持中心,均直接向车联网事业部总经理苏坦汇报,后期还可能推进L2+辅助驾驶的研发,并将其加入智能驾舱的解决方案中。
从上述动作来看,官宣造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百度造车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造车新势力”的窗口期已在2020年结束,已是业内的共识,百度此次进军整车制造领域,看好的、看空的都不在少数。
尽管如此,当前的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热情,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截至目前,蔚来、小鹏、理想的高位股价,已较发行价翻了10倍、5倍、4倍。而尚未量产且未卖出一辆汽车的恒大汽车,市值已经突破4000亿港元。
百度官宣造车以来,股价同样迅猛上蹿,截至美东时间2月2日收盘,百度报收250.52美元,较2020年底已经翻倍,总市值时隔两年重回800亿美元。某种程度上,昔日“BAT”掉队已久的百度,又重新回到了外界的视野。
对于李彦宏和股价长期低迷的百度而言,他们等待这个新故事的时间已经太久了。
蓄势8年,李彦宏“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百度造车的传闻,在被视为新造车窗口期的2020年年底已经传开,从那时起,闻风而来的投资者开始加仓百度。
理工男李彦宏从未掩饰自己的出行梦。早在2013年,百度就已经押注自动驾驶领域,2015年,当国内造车新势力大张旗鼓地“All in ”造车时,百度开始加大对无人车技术的研发。
2017年,百度部署Apollo自动驾驶计划,同年7月,李彦宏乘坐一辆红色的无人驾驶汽车,驶上北京五环,最终因为违章收到了罚单。在这场高调、博眼球的展示中,外界第一次得以见识到李彦宏的出行野心。
几个月后,李彦宏在一次演讲上高喊:“无人驾驶罚单已经来了,无人车的量产还会远吗?”
但时隔4年多,百度才在造车领域做出实质进展,也被外界吐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而且在烧钱猛、量产难的造车行业,喊口号永远是最容易的。
1月11日,百度正式官宣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新组建的百度汽车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独立于母公司,同时,百度将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予汽车公司;此外,合资公司将基于吉利新研发的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
在外界看来,百度造车的最终目的是为Apollo业务提供商业化运用场景。Apollo业务,目标是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
为了给Apollo业务提供落地支撑,百度还先后投资了威马和蔚来,也与一些传统车企保持着合作。官方数据显示,Apollo智舱已与超过70家车企600款车型展开合作,超过100万辆的小度车载OS实现前装量产搭载。
系统落地还得要车企买单,据悉目前蔚来、小鹏等也在研发自己的智能系统。另一方面,虽然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但在整个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总量仍旧较小,根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还仅占汽车总量的1.75%。
在这种背景下,百度亲自下场造车似乎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靠造车股价翻倍,但员工、业界都不看好
在过去几年,与百度一同出现的言论,往往与“掉队”“衰落”有关。
而在资本市场,这个不断涌出新鲜故事的大集市,百度已经快忘了讲故事的本领,股价一落千丈,总市值甚至一度跌至300亿美元左右,赶不上腾讯、阿里的零头,成为资本市场的弃儿。
戏剧性的是,造车传闻出来后,资本市场为之大震,投资人开始重新思考百度的价值,也开始为“被低估”的百度喊冤。
在这一波行情刺激下,股民们一股脑梭哈,导致百度股价一路走高,1月中旬还冲上264美元的高位,市值达到900亿美元。截至美东时间2月2日收盘,百度报收250.52美元股,较前一日上涨3.57%,较2020年底股价已经翻番,市值为854.46亿美元。
就在百度高调宣布造车期间,百度或将于香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也传来,1月22日晚间,据媒体报道,百度已确定在香港二次上市,或与B站同期招股。作为最早一批互联网公司,百度曾于2005年在美国纳斯达克首次上市,此次二次上市前夕,百度股价抬升,也势必会影响到最终的招股价。
尽管百度造车给了资本市场更多的想象空间,但部分百度员工和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这个“造车新人”。
“百度又要造车了,真是干什么都赶不上热乎的,不信你看吧,过不了两年,这事就没人提了。”1月12日,百度官宣造车第二天,就有百度员工在“脉脉”匿名发言,并不看好百度造车。
而在某汽车自媒体发布的业内1400多人参与的问卷调查中,认为百度造车成功概率低于50%的参与者超过一半。
有分析师认为,不管是资金还是技术,百度都拥有自主造车的能力,但对百度而言,资本投入或者技术入股是最稳妥的造车方式,如果摆脱以上两种方式独立造车,百度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某种程度上,造车已经成为烧钱的代名词。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说,200亿元是造车的最低门槛,目前蔚来已经亏损超过300亿元,小鹏已亏损超70亿元,理想亏损超40亿元,而恒大已决定要投入3000亿元。而据百度2020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持有现金超180亿元。
从账面资金来看,百度并不差钱,但造车是一件长周期、高投入的事情,现在定调百度能否成功造车为时尚早,不过,时间会给出答案。
华为、阿里、苹果已先行一步
互联网牵手传统车企联合造车,百度和吉利并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虽然不同于百度进军整车领域,但早在2020年底,阿里、华为已经抢跑一步。
2020年11月,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三方出资百亿人民币打造“智己汽车”,其中上汽股权占比54%,浦东投资18%,阿里18%,其他占10%。
1月13日,智己汽车旗下首款智能纯电轿车和智能纯电SUV,在上海、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和英国伦敦三地同时发布。发布会上有关智己汽车最高可达到1000km的续航里程,引发了业内外的热议。
同样是在2020年11月,长安汽车联手华为、宁德时代,三方将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据中国网消息,该品牌将以三家公司首字母联合命名,叫做CHN平台。基于CHN平台生产的首款车型,预计会在2022年上市。
大洋彼岸的苹果也不甘落后。2月3日,据外媒报道,作为生产电动汽车的一部分,苹果公司将向现代汽车集团旗下起亚汽车投资4万亿韩元(约36亿美元)用于生产设施建设和汽车开发。报道称,苹果跟起亚或将在2月17日签署协议。苹果将在美国佐治亚州的工厂与起亚合作生产电动汽车,并计划在2024年推出苹果汽车。
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办公厅在2020年底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随后透露,如果汽车年销售总量是2500万辆,20%是500万辆。
500万辆,对新能源汽车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大的增量空间。
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也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追捧,特斯拉市值已破8000亿美元,还在1月初助推马斯克坐上世界首富的宝座。截至目前,蔚来、小鹏、理想高位股价,已较发行价翻了10倍、5倍、4倍。而尚未量产且未卖出一辆汽车的恒大汽车,市值已经突破4000亿港元。
百度股价已经翻倍,但能否靠造车重回“BAT”阵营,还需交给时间来检验。(来源:猎云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