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2020年,比几捆白菜的流量更让人心潮澎湃的,当然有商业航天。
2020年,SpaceX几乎凭一己之力,让全球商业航天处于高光之下。一是SpaceX载人龙飞船首次成功,拉开了世界商业载人航天新时代的序幕;二是Startlink星链计划中已经审批通过的1.2万颗低轨卫星任务,截至目前发射完成了近900颗。要知道,航天发展近70多年,目前全球在轨卫星也不过3000多颗。
但SpaceX的厚积薄发,也让世界各国遭受着空前的压力。轨道和频率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先到先得“的丛林法则下,手慢则无。
中国、欧洲、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色列、阿联酋等具备航天基础实力的国家都着手布局卫星互联网。
2020年4月,我国国家发改委便明确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同时,星网集团落地在即的消息不胫而走,让大众对商业航天即将出现的巨大增量抱有期待。
资本对商业航天的信心也随之高涨。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新融资总额已超过60亿元,比2019年的19亿元,增长超300%。
同时,头部效应愈发明显,2020年商业航天领域出现多起超大额融资。
长光卫星拿到超20亿元投资;
蓝箭航天、星际荣耀作为火箭企业第一梯队,均拿到了12亿元左右的投资;
零壹空间、九天微星、国星宇航、国科天成、深蓝航天都拿到了过亿元投资。
但超大额融资背后,基本由20多个投资方“组团”买单。这也不难看出,商业航天“三高一长”(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和长周期)的特性让机构极为谨慎。
虽然有SpaceX这样发展迅猛、估值460亿美金的“明星”作为示范。但起步已经落后数十年的中国商业航天,在政策、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尚未成建制,未来的突围之路仍长路漫漫。
在中国商业航天进入下一个5年之际,为找到一些确定性,我们采访了
蓝箭航天创始人&CEO张昌武银河航天合伙人、副总裁刘畅遨天科技副总裁陈赛男千域空天创始人&CEO蓝天翼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杜浩某一线投资机构投资人陈林(化名)
试着探讨以下这些问题:
1.还处于混沌时代的商业航天,为什么成为资本重仓的赛道?2.在不同的体制下,中国诞生“SpaceX”的机遇有多大?3.最受关注的火箭卫星企业,在路径选择上有哪些分歧?4.当下商业航天发展中的核心障碍是什么?5.短期内可看到哪些增量市场,长期内有哪些可想象的空间?顶级VC“组团”重仓,商业航天背后的太空资源争夺战
SpaceX、蓝色起源、OneWeb等美国商业航天企业,几乎收割了谷歌、微软、富达、软银、DFJ等顶级投资机构。和美国一样,如今在中国,几乎很难找到一家没有投资过商业航天的顶级VC。
为什么商业航天成为近两年资本重仓的赛道?尤其是2020年,大额融资频出。
这个问题可以拆成两部分来看,一是商业航天的长期价值是什么?二是为什么是在这个时间节点?
1.马斯克的“移民火星”计划太疯狂?背后还藏着更大的战略意义
首先航天事业的发展仅靠国家队是不够的。美苏航天争霸中,美国从落后于苏联到后来居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把航天事业从封闭的体制内开放了出来,让民营企业作为“鲶鱼”激活整个航天的发展。
某一线投资机构投资人陈林提到,成本一直是限制人类进入太空的主要障碍,“传统航天是大国工匠制作,是定制化,可不计成本保证可靠性,而商业航天是工业化运作,可牺牲可靠性来压缩成本,保证自己的长期利益。”
千域空天创始人&CEO蓝天翼还打了个比方,传统航天走向商业航天,好比手机从“诺基亚”时代走向“苹果”时代。根本在于理念和目的不一样,商业航天不仅仅以商业化思维降低成本,批量化生产,更重要的是未来会创造出更多的服务。
国家政策的响应,正为商业航天带来了结构性机会。从2014年国家政策打开了商业航天这个口子,政策从指导思想到卫星数量、频率分配等数量级上的确认,在逐步细化。
那未来的商业航天到底能做什么?
长远来看,太空资源可能是人类最后一个“新大陆”。马斯克的移民火星计划、贝索斯的蓝月亮计划都是要在预防地球崩溃的一天,人类有plan B。
如果以上看起来有些杞人忧天,那目前商业航天从国防和民生角度来说都极具战略意义。
在国防安全上,美国正率先抢占最优质的的轨道资源,且轨道达到了中段反导的侦查、跟踪和拦截层,中国必须应战。
在民生发展上,某一线投资机构投资人陈林的视角下,商业航天是信息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人们在覆盖面更广、传输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服务追求上,没有止境。银河航天也补充到,全球仍有40%的人口近30亿人没有接入网络。
千域空天创始人&CEO蓝天翼也是类似看法,“目前商业航天正处于太空产业的基础设施阶段。在基础设施还没完成之前,你很难知道未来有多少需求会出现。就好比4G出来后,才有了抖音快手一大批做视频流的企业出现,成就了千亿规模的短视频。”
目前卫星下游应用的需求已经出现。航空互联、自动驾驶等都是卫星未来很大的应用市场。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发布的2020年全球航天相关的空间经济市场规模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整体太空经济已增至3660亿美元。
2.为了能在太空平等对话,此时中国必须应战
简而言之,国外商业航天超级独角兽的倒逼下,中国版星链计划被催生,或将带来了3-5年的红利。
以SpaceX为代表的新航天企业,用极致的商业化思维颠覆了传统航天的定制化思维。其低成本、批量化的能力,让火箭、卫星正逐步像汽车、手机一样实现量产,并开启商用市场。
SpaceX的一箭60星的速度超出大家想象。SpaceX 的Startlink原计划的1.2万颗低轨卫星申请已经增加到4.2万颗(低轨道能容纳6万颗卫星左右)。太空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上空全是美国的卫星,这种威胁可想而知。
中国也必须开始快马加鞭。遨天科技副总裁陈赛男直言,“如果到2024年,中国在轨卫星数量没有超过1600颗,中国基本丧失了和美国在太空中平等对话的地位。”
此前,国家队航天科工集团提出的“虹云工程”(计划发射156颗),和航天科技集团提出的“鸿雁星座”(计划发射300多颗),都是中国版的星链计划雏形,但目前仅靠“虹云”和“鸿雁”肯定远远不够。
2020年,最新的中国版星链计划已开始启动,9月份,中国电信向国际电信联盟ITU官网的公示资料提交了两个巨型卫星星座,总共2阶段7组共12992颗宽带通信卫星的轨道和无线频段使用申请。
商业航天民营企业也早已相继推出星座计划,据公开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卫星工程需发射近 2,500颗卫星,卫星总重量近400吨。
大量的星座需求出现,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入发展红利期。就中国电信申请的近1.3万颗卫星,假设每颗最低是200kg(Startlink卫星重量为227kg),按照卫星制造以及发射服务市场价格分别来算,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服务都有千亿市场。同时,产业链上配套供应商的潜在市场体量也巨大,遨天科技副总裁陈赛男提到,比如像遨天科技这类给卫星提供电推进系统的配套供应商,也能获得一个百亿市场。
快人多步的美国商业航天已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商业化路径,并给其早期投资人带来了丰厚回报。截止2020年6月,SpaceX的最新一轮融资估值已经达到460亿美元以上,比起2007年C轮的3亿美元估值,今天的估值已经增长了153倍。
而2020年,科创板上科技型上市公司的高PE估值,也让许多VC机构的投资策略发生大的转变——开始对高风险和长周期的硬科技有了信心。据行业人士透露,科创板会对商业航天这类国家战略科技企业,有更特殊的利好政策,商业航天顺势成为了资金重仓地。
美国“严防死守”,我们能从SpaceX学到什么?
商业航天产业链算是相对简单,产业上中下游主要有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和卫星应用与运营。
当下最受关注的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航天产业的卫星发射服务及卫星制造和运营服务。这两大服务占据卫星互联网产业超一半的市场份额。
中国商业航天在这两环节上,逐渐形成以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及以长光卫星、蓝箭航天、星际荣耀、天仪研究院、银河航天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相竞争的行业格局。
小巨人SpaceX以绝对领先的地位,成为这些后浪们的学习和对标对象。但陈林直言,“在中国体制下,会有波音、洛马,但不会有SpaceX,就像美国有民营通讯巨头ATT,但中国只会有国企移动、电信和联通。”
SpaceX不仅造火箭,还搞卫星互联网。并且在技术、资金上都有极大的积淀,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起步。
具体来说,在资金上,马斯克创办的PayPal被收购后,套现了1.8亿美金,1亿都投资到SpaceX项目,还有7000万投到了特斯拉,特斯拉的资金池可以为周期的更长的SpaceX减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也给团队提供了能试错的底气。
在技术上,由于NASA的大量技术都是对外开放的,SpaceX的火箭一开始就是站在NASA肩膀上出发,而国内的技术迁移则相对封闭。目前SpaceX实现了载人飞船、火箭可回收,以及重型运载火箭、固体和液体燃料火箭的发射能力均已掌握,同时在工业化批量生产下,有极强的低成本优势。对比猎鹰 9 号,我国火箭发射成本、火箭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能力等有不小的差距。
在采购上,SpaceX采用垂直整合,完全不依赖于外部供应商,全部由企业自己完成,使用自己的引擎、航空电子设备,自己设定的射程和生产的贮箱。而OneWeb、包括中国民营火箭或卫星制造企业采用传统的系统集成采购模式。
相比与系统集成,垂直整合一方面为其发射降低了失败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根据千域空天提供的报告显示,虽然垂直整合模式下,首发星成本会比较高,但是卫星数量到了一个临界点后,其单位成本就开始比传统系统集成的低。SpaceX单颗卫星的制造费用也在从100万美元级降低到几十万美元级别,几乎是OneWeb的16。
在卫星互联网上,SpaceX星链计划发射的近900颗卫星已经在收费,其提供的试用速度已超过美国绝大部分宽带连接速度,用户首次使用需购买500美元的天线等基础设备,且每月缴纳99美元的网费。随着更多的卫星上天,SpaceX会有源源不断的造血能力,为其新的技术研发和商业探索提供基础。
比美国要落后数十年的中国航天,尤其是民营企业,则没有那么好的先决条件。除了国家严把控导致自由空间相对较小外,美国从始至终都对中国“严防死守”,单纯的技术也几乎没有借势的可能。在一些方向的选择上,SpaceX一些已验证过的模式或许可以让中国少走些弯路。
中国民营企业可以对照SpaceX部分特点,以及国家队不适合介入的市场,来找自己的定位和单点优势,逐步完善自己的系统能力。
商业火箭头部效应明显,政策利好带来超级独角兽的角逐
火箭制造门槛极高,一次火箭的成功发射意味着要同时做对至少1万道难题。而火箭是制约当下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2020年中国全年有39次火箭发射,其中航天科技集团一共进行了34次航天发射,占据了中国全年航天发射的大部分,航天科工则发射了4次,民营航天企业只发射了1次。
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杜浩直言,“运载火箭运力目前严重供不应求,如果没有充足的可量产低成本大运力运载火箭提供持续发射服务,那么无论有多少大规模卫星星座计划,都难以落地实现运营”。
因此经济性和其它的发射需求之间如何平衡是关键。但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商业火箭企业便出现了分歧。
一是大小推力之争。一类是蓝箭航天为代表的中大型火箭制造商,另一类是以深蓝航天等企业为代表的小型火箭制造商。
从灵活性和经济性上来看,小型火箭和大型火箭相当于“出租车”和“大巴士”,前者更灵活,更适合应急需求。后者可能准备时间长,无法满足急需求,但是每公里的价格更便宜;技术上,大型火箭难度远远大于小型火箭。
蓝箭航天创始人&CEO张昌武认为,从运载火箭的角度讲,选择中型火箭是一个经济性和灵活性比较好的平衡。相当于”公交车”,既便宜又相对灵活。SpaceX的猎鹰9号就是中型火箭的典型代表。
二是“固”“液”之争。固体燃料火箭和液体燃料火箭各有优势,中国的固体火箭目前技术更为成熟,更适合小型卫星的发射,但不可以回收,而液体火箭还在研制中,适合中大型卫星的发射,可以回收,单位成本也更低。
从成本角度来看,液体燃料火箭未来会是市场的一大方向。但问题是液体燃料火箭需要3-5年的研发周期,目前国内大多在研制中,或者还未发射成功。
由于技术的周期性,固体火箭发动机在现阶段必不可少。未来到底是“固”“液”并存还是液体火箭完全取代固体火箭目前还没有定论。
在性能之外,千域空天蓝天翼认为,“固”“液”之争很核心的一个部分在于,要不要摆脱体制内原有成果的限制。固体火箭目前对体制内的依赖仍然较强,而液体火箭目前民营航天的思路都是从零开始建设护城河,创新自由度和发展前景上要优于前者,同时在运载服务价格上从长期看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此外,以SpaceX为参考,火箭的可回收技术是降低成本的核心。商业航天自媒体“小火箭”曾在《SpaceX可回收火箭技术与成本分析》一文测算过,如果SpaceX把对第一级火箭的检测维修成本控制在295万美元以内的话,同一枚火箭的第8次发射的报价将会是一次性火箭的一半。但目前国内在可回收火箭上还没能完全突破。
除以上的技术路径之外,其它商业逻辑上,总装厂、试车台、发射工位等基础设施是否自建也有不同的看法。好比电商领域有淘宝和京东两种模式定位。
蓝箭航天选择全部自建,而星际荣耀则选择外部合作。在蓝箭航天创始人&CEO张昌武看来,“科技的背后不是模式,想要不做重不可能”。
蓝箭航天要把核心的生产、制造、总装、测试,这些能力都在自己手里面。核心战略是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不仅解决液体火箭的首飞试验,同时也解决火箭未来在产品化过程中的批产问题。据了解,2021年,蓝箭航天在发射层面,预备发射朱雀二号液氧甲烷火箭。
但陈林提到,火箭研发难度比较大、周期很长,归根结底,大家的分歧是花钱直奔目标,还是保证造血能力先摘低处的果子。前者对于资金链要求比较高,能在期限内攻克可能就称霸,但也有还没造出来,钱先烧没的压力,而后者则面临技术迅速被甩开的风险。
目前火箭领域的头部效应非常明显,蓝箭航天、星际荣耀两家企业就拿走了绝大部分的融资。拿到发射牌照的只有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零壹空间四家(给民营企业的一共有5张)。
在此情况下,头部项目的估值会不会很贵?在杜浩看来,虽然头部效应明显,但是行业仍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头部项目的估值并不算贵。火箭的重资产决定了企业前期需要大量的融资,后入的早期项目估值看似便宜,但是在它还没拿够钱建好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其实不一定划算。
因此,极高的人才、资金、技术等门槛,让后入者机会并不大,商业火箭超级独角兽的角逐在头部几家企业展开。
而陈林认为,2025年能在证券上市的可能有2-3家,但不上市的不代表不是一家好公司,产业链上其它配套的供应商也有很大的机会。
造卫星带来更大产业链机会,创业者如何避开国家队找定位?
SpaceX为什么做完火箭,还要进入卫星市场?因为卫星市场应用空间巨大。
卫星主要有四大应用方向,通信、遥感、导航、科研,各自的市场占比大概在7:1:1:1。
就一个通信卫星应用市场来说,目前全球所有的通信运营商年营收大概是接近八、九千亿到一万亿美金的营收。假设SpaceX做一部分增量,只要做到3%,就是接近300亿美金的营收。
但遗憾的是,在中国的体制下,巨大的应用市场,国家能开放的部分很有限,尤其是在强监管的通信领域,国家不会开放运营权,民营企业主要以卫星制造为主。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国家队主要重点在卫星应用的各类基础网络上,民营企业应该做国家队的补充:一是作为国家队的核心供应商,二是覆盖国家队不重点涉及的细分领域,成为小市场里的大玩家。
具体来说,在通信领域,有宽带和窄带卫星。做宽带通信卫星业务需要拿到国家的基础电信运营牌照和相关频段,门槛比较高,民营企业可以补充窄带应用或者特殊通讯用途的卫星。
目前除了国家队,还有银河航天、天仪研究院、九天微星等民营企业参与。银河航天已成功发射了中国首颗通信能力达到24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也是中国目前由民营企业研制的唯一在轨运行的宽带卫星;天仪研究院也成功发射了1颗航空激光通信卫星;九天微星则是从窄带物联网切入,开展全球数据采集及重型资产监控服务。
在蓝天翼看来,主管部门在新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核准上仍然非常严格,但是不代表民营企业完全没有机会。比如民营企业可以瞄准非洲、拉丁美洲等快速发展的海外市场,也可以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在一些垂直的场景和应用下作为虚拟运营商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
在导航领域,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美国GPS和中国的北斗。这部分市场主要由国家来做,留给民营企业的市场很小,民营企业可以探索发射辅助北斗导航实现精准定位等增强型卫星。
在遥感领域,分为SAR卫星和光学卫星。天仪研究院和长光卫星分别是两者的典型代表,2021年初,天仪研究院就实现了中国首颗商业SAR卫星的发射和在轨图像的获取。长光卫星的“吉林一号”组星数量达25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在科研领域,科研试验卫星基本上是通信、导航、遥感等所有卫星的基础入口(起点),根据航天惯例,在所有主任务卫星研制之前,所有的新技术、新体制、新模式都需要发试验卫星或者载荷进行验证。天仪研究院一开始就从这科研卫星切入,虽然市场规模不大,但是掌握了入口,在新技术的应用和验证可以大幅领先。
卫星可以看作和手机类似的电子产品,比火箭技术门槛稍低,遵循摩尔定律。所以除了方向选择外,如何批量化、低成本制造也是一大关键。SpaceX也有一系列创新,使卫星成本降到每颗80万美元以下,且能够日产6颗。
但目前国内民营企业的发射数量还偏少,批量化生产能力还有待验证。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目前突破20颗卫星的只有长光卫星和天仪研究院,分别发射了28颗和21颗。
目前天仪研究院供应链完全采用现代工业级器件,摆脱了体制内院所高度定制化的传统模式,初步实现工业化、流程化生产。预计2021年底完成10颗SAR卫星的发射部署。
银河航天也正通过模块化设计、定制化接口芯片、工业化生产加工,来大幅度降低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比如银河航天在首发星的制造中创新应用了3D打印技术用来压缩空间。
卫星制造虽然相比火箭制造要简单,但是卫星在轨运行中所需要的姿轨控,确实有很大的技术门槛。所以和火箭一样,人才的稀缺也是限制行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相比于更为集中的火箭市场,卫星市场更为分散,对应的产业链环节、应用方向、细分市场的机会则更多。
国家星网计划落地后,卫星整个产业链都会迎来爆发。比如说低轨巨型商业卫星星座组网中,电推进系统就是一大刚需,其在性能上比传统的化学推进高10倍,能为卫星显著“瘦身”从而大幅度降低卫星星座组网成本。
遨天科技副总裁陈赛男提到,国家队有限的电推进在轨验证经验主要针对大吨位卫星和飞行器,面向商业卫星用的小功率电推进产品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明星产品,遨天科技是国内唯一有入轨产品的商业电推进供应商。“这是机遇更是挑战,大家需要在爆发前做好准备,在产品可靠性、性价比、规模化生产上形成壁垒”。
此外,卫星制造端的芯片、材料等等配套供应商,以及运营端的核心算法产品、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等供应商都迎来红利期。
未来的卫星网络应该和互联网行业一样,不可能有一家公司能够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做好。在产业链上不同组合下,都能形成出一个巨大的产业。
商业航天混沌时代——不确定的“钱”景
虽然2020年迎来了商业航天“大年”,但站在热捧对立面的,也有不确信。某VC投资人直言,商业航天是最好投的一个赛道,也是最难投的赛道。
首先,商业航天基本处于混沌时代,要赌的东西更多,比如国家规划不确定、技术的不可验证性等等。美国在商业航天领域已经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才有今天的一点成果,而中国商业航天比美国至少要落后30多年,需要等待更长的发展周期。
当然如果你相信商业航天的潜力,愿意下赌注,那问题又变得相对简单了,因为投资标的稀缺。
商业航天之所以说是混沌时代,的确是有很多很关键的因素都尚有定论。
首先,民营企业到底能分到多大的市场,百亿千亿还是万亿?今年SpaceX的Startlink计划超预期的发展,让国家感到压力,所以对标Startlink的星网计划肯定会干,但要多久落实下来,尚未确定。
一是国网还没定好要打多少颗卫星。卫星和火箭的数量都难以确定,整个产业链的空间也是个未知数。
二是国家队和民营企业也不知道如何分蛋糕。如果确定下了卫星数量,那国家队和民营企业各承担哪些任务,以及多大份量的任务。
不过,这并不在碧桂园创投杜浩担心的范畴,由中国企业主导的大规模卫星星座建设是大势所趋,即使潜在的市场空间上限难以明确,但对于运载火箭企业来说,由于行业门槛高、运力供不应求,市场空间的底线是可以测算出来的,比如对于一家年产能数十发中型火箭的企业而言,其对应的市值至少可达数百亿量级。而从更长远的周期来看,杜浩认为运载火箭行业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因为新太空经济刚刚拉开帷幕,除发射卫星组网之外,火箭还会有很多可发挥价值的领域。
除市场潜在空间不确定外,技术路径不确定性以及难验证性,也给投资带来了更高的风险。比如说火箭市场的大小推力,固液燃料发动机等技术路径之争,这四五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这不像是互联网行业,可以去企业后台看看系统数据。火箭、卫星以及其它航天细分领域,研发周期、商业化周期都比较长,期间也没什么产品KPI或财务数据能佐证公司的发展。
虽然说考察团队几乎是绝对正确的废话,但确实是头部商业航天企业之间竞争核心。任何航天产品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化人才稀缺,培养周期也得在5-10年,短期内商业航天所需人才只能靠从体制内专业性人才的输出。
所以说头部项目估值看着贵一些,但比起尾部某些可能图纸刚画出来,班子人才还没搭建的初创企业,投资人似乎偏好前者。商业航天领域的资金也的确向头部集中。
从国家战略上讲,这件事必须做,且迫在眉睫,这个最基本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可以说,商业航天没有失败,只有尚未成功。至于一些政策细节,技术难关,人才稀缺等问题,都是需要时间解决的,美国也是,中国也是,其它行业也是。
本质上,商业航天和其它硬科技行业一样,都会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同时商业航天还有一个很有优势的特点在于:全产业链没有盲区。中国航天没有过过好日子,一开始就被美国严防死守,所以所有产业链上每个部件都是自主研发,亦步亦趋走到世界第二的位置,不担心被“卡脖子”。
总而言之,不能低估商业航天的风险,也没必要过于高估商业航天的风险。
结语:“我们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不能错过大航天时代。”
2020年,除了疫情这场天灾外,中美的硬科技混战也极为焦灼,中国不得不强势应战。
2020年尾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的第一条就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虽然商业航天周期长,风险高,但作为国家战略科技之一,2021年商业航天极大可能是延续2020年的热度。
无论是出于国家战略,太空产业的有利可图,还是个人英雄主义,这场由马斯克、贝索斯掀起的亿万商业航天赛,中国不能退却,“我们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不能错过大航天时代。”(来源:猎云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