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消息,昨日,享道出行宣布获得阿里巴巴集团和宁德时代超3亿元A轮战略投资。享道出行CEO吴冰向TechWeb等表示,未来五年的目标有两个,一是继续服务好客户,二是希望能在“十四五”期间登陆资本市场。
在吴冰看来,享道出行的这一轮融资更看重的是战略资源和战略协同,“阿里在大数据、AI和地图导航等领域的优势,将成为享道出行在未来ACTS技术战略路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与宁德时代,则会在电池梯度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
享道出行还在当天宣布完成“全场景智慧出行综合体”布局,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升级后的享道出行平台将涵盖四个主要业务,分别是享道专车、享道租车、享道时租和申程出租车。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12月,享道出行正式投入运营,进入网约车B2C市场;2019年初推出享道租车,进入面向B端的企业用车市场;2020年9月,推出申程出行子品牌,布局出租车行业;12月8日推出享道时租。
据了解,享道出行新版APP已经上线了“享道时租”业务,提供全程自助租车服务,随借随还,用户可根据需求灵活选择分时租赁或者全时租赁。此外,APP创新上线“试乘试驾”等业务。这些功能已经率先在上海全面投入使用,并将于明年逐步在全国其他城市上线。
吴冰透露,“享道时租”业务自即日起也已经在上海、南京、郑州、苏州正式上线,享道出行未来将会持续为更多城市的更多用户带来一站式出行体验。目前,享道出行专车业务已经覆盖全国20座城市,完成长三角地区“一核五圈”城市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2C领域的分时租赁业务,因为这块的盈利一直是个难题。不过,在吴冰看来,“2C的租车业务盈利空间或者业务发展空间很大。”
他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有近一亿人有驾照,但是没有车,这说明个人的用车需求是存在的。从已有的一些数据来看,节假日自驾游期间,一些高频的场景、重点区域的个人租车需求供不应求。如果把这部分看成是2C的租车业务,那么中国的个人租车市场发展空间和机会很大。
吴冰认为,“个人租车业务是面向未来的,而不是从今天的角度评价未来业务的状态、业务的情况。”而且,上汽集团的全产业链优势,也会为租车业务提供支持,租车业务和网约车业务是可以做到相互补充和支撑的。
此外,享道出行还提出了面对未来的技术战略ACTS。具体来看,“ACTS”主要包括:
A代表“山海”人工智能中枢(ArtificialIntelligenceHub):从数据、供需、出行、结算、到营销、商户管理等方面构建完善的中台体系,赋能全业务链条;通过成熟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时间和空间上订单供需的最优匹配。
C代表“云享”车联智慧座舱(ConnectedIntelligentCockpit):依托上汽集团及自身在智能网联技术上的积累,通过软硬件创新为用户带来更人性化、更个性化的出行服务体验。
T代表“星瀚”未来交通出行(Transport&Next-genMobilitySystem):借助“全场景智慧出行综合体”的业务布局和技术赋能打造数字城市交通生态圈,积极探索智慧交通新基建优选解决方案,为智慧交通及未来出行打下坚实基础。
S代表“天巡”全时智能安全(SmartSecuritySystem):包含智能数据防御系统、智能风控系统以及鹰眼识别护航系统,通过实现用户隐私数据保障、业务风险预警,车内外环境动态识别,全面提升享道出行的安全等级。
吴冰表示,2021年最重要就是做整合和发展。享道出行推出新产品的背后是团队、资源、系统、技术等方面的整合,希望今天能够把产品、技术、与合作伙伴的优势,能够在未来最快的时间内走出上海,能够在长三角以及其他重要的省会城市有快速的发展和推广。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