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看总台——这是上个月央视发布2021电视剧片单时喊出的口号。
相比往年,这次在主旋律大剧之外,《流金岁月》《理想之城》等都市剧也赫然出现在央视的片单里。此前,这两部剧都曾出现在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一线卫视的招商会上。
再看这两个月的电视剧市场,央视的剧也表现不俗。11月初,李易峰主演的《隐秘而伟大》登上CCTV8,收视率连续多日跃居第一,11月底,张嘉益(原名张嘉译)主演的《装台》和张鲁一主演的《大秦赋》也分别在CCTV1和CCTV8播出。
难不成一向买剧“抠门”的央视这次要崛起了?在网上,关于“央进省退”的讨论不时出现,有说央视想走年轻化路线的,有说一线卫视采购价跌得厉害的,还有说政策干预越来越多的……
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娱乐资本论借此机会采访了部分和央视合作过的制片人和发行人士,试图勾勒出当下电视剧发行市场的现状。
央视采购价持续走低,但仍有大批剧想赔钱上
“上央视的戏一般都得有点说法。”
说起央视,某电视剧发行直呼“想上央视不容易”。在他看来,想在央视播出,一般都得自上而下地推动,“你直接拿一部剧去找央视的人聊很难,找到高层会容易点。”
另一位制片人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基本都是从上面开始打关系。”今年,她所在的公司也有项目准备发行到央视,毕竟明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剧走央视正好。
曾和央视合作过多部电视剧的制片人高军告诉娱乐资本论,近年来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主旋律电视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大。“过去我们拍主旋律剧主要考虑的平台就是央视,卫视对这类题材没兴趣。但这几年国家把地方卫视也纳入了管控范围,从根本上扭转了主旋律题材只能卖给央视这一现状。”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高军去年制作的重大题材电视剧《外交风云》。这部剧片方原本准备卖给央视,但最终是北京卫视、广东卫视和优爱腾三家买的单。“这是第一次市场化成功的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总局也鼓励这类题材走市场化的路子。”
央视这么多年来也从不愁片子。作为国家电视台的象征,央视一套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不光大爷大妈们爱看,许多高层领导也有定时收看中央一套的习惯。所以各地的宣传部和大型制作公司,每隔几年都希望有部大戏能上央一,哪怕是赔钱。
比如最近在CCTV8开播的《大秦赋》,其第一出品方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就是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专门为拍这一系列成立的公司,作为陕西省和西安市的重点文化工程。这一系列从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起就一心想上央视,扩大影响力。
尽管早在2006年《大秦帝国》启动伊始,央视一套就已介入,但在《大秦帝国》拍至尾声时,央视一套出台规定“黄金档每年只能播两部古装剧”,最终无法消化这部长达51集的大古装。迫于资金压力,2009年,该剧网络版权被搜狐视频拿下,比卫视提早8天开播。
明年是建党100周年,自然也有大批影视公司愿意贴钱把剧卖给央视。怎奈央视能出的价格太低。据娱乐资本论了解,现在央一黄金档一部戏最高也就是140多万元集,“下一步可能还要压缩到100万元左右,所以想回本还得指望地方政府给一定的补贴。”
尽管早在2018年1月,央视就在自家主办的“全国重要时间节点电视剧合作交流会”上指出,今后对于重大时间节点播出的剧目,将大幅提升收购价格。同时,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剧目将不限制在40集以内。
但有制片人向小娱透露,这两点都未落实。如今央视的采购价仍在持续走低,纵观近年来央视一套黄金档的剧目,也没有超过40集的。正在央一播的《装台》,就从42集删到了33集。
大剧首播央视回本难,但好在播出稳、回款快
对片方来说,在2021年选择央视利弊都很明显——首先,借助建党100周年的关键节点,更能扩大体制内影响力;其次,在央视播不需要担心收视率,回款也更快,基本剧播完之后,就会一次性地把款项结清,“这和地方卫视差别很大。地方卫视中只有湖南卫视回款比较快,回款的比例也比较大。”
最后,把剧卖给央视播出也比较有保障。某资深电视剧发行告诉小娱,一些二三线卫视不仅拖款严重,还会压剧,“他们定档期很慢,但央视不管开多低的价格,一定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
有时候,落在纸面上的价格并不是最终价格。电视台会告诉片方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前签的价格已经不匹配了,得签补充协议降价。如果片方不签,台里可能会一直压着剧不播,不播片方就拿不到回款。
但发行到央视也有弊端。首先是价格确实很低,按照现在央一黄金档出价100多万元集的标准,显然吃不下上亿成本的剧集,想收回成本基本只能靠政府补贴或其他商业化运作。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新情况——即视频网站出大头,先网后台。
比如刚在CCTV8播完的民国戏《隐秘而伟大》。这部投资数亿元的电视剧最早定于湖南卫视,后来又谋求在东方和江苏拼播,但积压两年后最终卖给了腾讯视频和芒果TV,会员每晚可抢先看6集。
这并不是CCTV8第一次接受先网后台。去年缉毒剧《破冰行动》在CCTV8黄金档播出也是如此:爱奇艺5月7日开播,央视八套5月10号开播,会员始终多看6集。据娱乐资本论了解,这部戏最早接触的平台其实是湖南卫视,但湖南卫视不接受先网后台,这才转投央视。
今年11月29日,《装台》在芒果TV率先开播,会员始终比非会员和央视观众多看2集,CCTV1也开始接受“先网后台”。
“网络平台采购央视首播的剧价格非常低,一集连10万元都不一定能到。”高军说,这还是首轮的价格。据此推断,央视片单中那些待播的大剧,除央视自制的重大题材之外,大部分可能都会“先网后台”。
在白菜价之外,营销少也是问题。央视不同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卫视,往往不太会为电视剧做大量营销。再加之央视的中老年观众较多,在网上是“沉默的大多数”,所以央视剧收视率高讨论度低是常态。
在内容方面,央视对电视剧的审查也更严格,这和平台的主管部门有关。2018年3月,中央电视台改组并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之后,归口中宣部领导,而省级卫视的主管部门则是国家广电总局。
卫视出口少、购剧价格腰斩、管控越来越细
央视崛起的背后,除了主旋律大年的东风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视剧消化渠道的减少。
随着电视台整体收入的萎缩,如今有实力购买首轮剧的电视台除了央视以外,只剩下五大一线卫视——湖南、东方、浙江、江苏和北京。而北京卫视这两年也开始衰落,去年黄金档跟播了二轮剧《破冰行动》,今年黄金档跟播了二轮剧《鬓边不是海棠红》。
往年,除湖南卫视坚持独播之外,其他四大一线卫视采购大剧主要是拼播,但如今一线卫视购剧价格也大幅缩水,“过去一家出300万元,两家拼播600万元一集很常见,现在两家加起来也不一定能出到300万元集。”某制片人透露。
越来越多的一线卫视选择独播腰部剧、积压剧,或者和二线卫视拼播。比如江苏卫视目前就在播积压剧《与晨同光》,北京卫视在和深圳卫视拼播《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如果一定要播大剧,多半是视频网站出大头,先网后台,如北京卫视播腾讯视频的自制剧《燕云台》。
买不起是一方面,受政策影响,卫视能提供给市场化剧集的档期也越来越少。“现在广电总局对卫视的管控已经具体到了剧目的编排,每个节点放什么剧提前一年就安排好了,其他剧根本进不来。”高军说。一些主旋律项目如最近的《石头开花》,甚至在五大一线卫视和广东卫视同步播出,不受“一剧两星”的限制。
电视剧出口显著减少,片方怎么办?一些影视公司为了回款,只能低价甚至赔本卖出首轮,指望之后在二三轮发行时赚钱。更多的片方转向网络平台。
但网络平台的采购价也在降低。某正在做平台自制剧的制片人表示,视频网站采购价最高的时候单集能破1500万元,去年同等配置的剧集单集能到800万元左右,今年“身边比较好的项目一集是600万元左右”。
尽管如此,和更穷、档期更紧张的卫视相比,视频网站依然优势明显。“现在发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家都一股脑地转向新媒体。”某电视剧发行表示。一方面是确实平台出价更高、档期也更好排。另一方面是为了求稳,“一线卫视购片前都要看全片,除非是重大题材,才会提前签购剧合同,平台一般只要求看前几集。”
一切为了发行成功。2020年,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开始追求“落袋为安”。被任务剧占领的一线卫视逐渐失宠,仍有余粮的视频网站众人争抢,往年被人忽视的央视,也在主旋律东风和一线卫视的衰落下有了存在感。
片方“阶层固化”:头部不愁嫁、腰部忙站队
“央进省退”会成为趋势吗?
在采访中,有制片人认为这是特殊年份的特殊现状,也有人认为主旋律大旗常在,今后主管部门对文化领域的管控会越来越严,一线卫视的颓势也很难扭转,“央视进、卫视退”不可避免。
面对央视,片方最大的顾虑无外乎逐年走低的收购价。一线卫视虽然购剧价格也低,但两家拼播再加上网络平台,还能勉力维持。走独播路线的央视,要拿下大剧基本只能靠和视频网站合作。
目前央视2021片单里偏市场化的剧中,《王牌部队》和《叛逆者》第一出品方是爱奇艺,《危机先生》第一出品方则是优酷,如果后续没有变动,大概率会在央视以先网后台的方式播出。
既不能给片方优厚的回报,又无法提高项目的体制内影响力,夹在中间的一线卫视地位越发尴尬。而随着各大平台收购价格的缩水,以往动辄一集八九百万元成本的项目也越发稀缺,影视公司两极分化严重。
“这两年经过大力度的调整,今后能存活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头部公司。很多小公司开发选题比较盲目,也没考虑好出口,再加上盲目融资,最后拍出来就是彻底的失败。”高军说。
另一位主要制作网剧的制片人也向小娱吐槽,现在很多项目的成本都极度压缩,“拍出来都lowlow的”。中小型影视公司拍平台定制剧,一般利润只有15%~20%,更别提前期还需要片方自行垫资,有30%左右的尾款要等项目上线后,平台根据完成度和播放效果考核和结算。
不过,在真正的头部项目面前,平台仍会花重金争抢。比如去年的爆款剧《都挺好》,就是少见的能发行至全平台还价格不菲的剧。网曝该剧采购价格为:东方、浙江卫视双台各300万元集,腾讯视频300万元集,优酷280万元集,爱奇艺270万元集,累计1450万集,版权收入约1450万x46=6.67亿元。
在主旋律东风下,每年主管部门的重点项目都被少数几家头部公司瓜分。比如今年的抗疫剧《在一起》,明年的建党献礼剧《功勋》等,头部资源高度集中,进一步挤压了中小公司的生存空间。
“现在就是头部不缺资源,下层水深火热,资本不看好不追逐不支持。”某制片人总结道。不过和几年前相比,如今头部公司卖剧时也会考虑更多,“不能只看钱,还要看这部剧的类型是否适合该平台,以及和这家平台的长期关系。”某电视剧发行告诉小娱,一些头部公司甚至会“端水”,特意把好项目分给不同的平台。
头部公司不愿站队,腰部公司则刚好相反。如今市面上叫得出名字的新锐制作公司,大多都有深度绑定的平台。虽然这些公司也可以开发原创项目,以版权剧的方式卖给平台,对外声称是自制剧,但就算是前期谈好意向,在成片出来时,播出平台仍有改变的可能。
当视频网站成为市场上最大的买家,当央视成为能提供政治背书的安全牌,属于一线卫视的时代已然结束。当头部公司垄断大部分头部资源,中小型公司被迫拥抱分账剧等新形式,这场生存游戏越发残酷。(来源:猎云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