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踩过的那些坑

投资是简单的事,好公司、好价格、长期持有,就能跑赢大多数投资者;投资也是不简单的事,辨别好公司、好价格,做到长期持有,考验的不仅是常识、耐心,更是知识、见识,所以学无止境。在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时,查理·芒格曾如此点评巴菲特:

“作为投资者,沃伦·巴菲特比我第一次遇到他时好得太多了,我也是这样的,所以诀窍就在于不断学习。”

投资领域向来“英雄不问出处”,也不存在“开局即巅峰”的神话,唯一可依赖的就是持续进化。在本文中,我将结合《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简单梳理巴菲特投资理念上的几个变化,以更好地向巴菲特学习,向巴菲特的“持续学习”学习。

好的投资不是捡便宜这么简单

提到巴菲特,通常都会谈及他投资风格的重大转变,即从追求价格低于价值的“捡烟蒂”投资法转向以合适的价格买入成长性良好的伟大公司。

20世纪50年代,巴菲特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师从价值投资奠基者格雷厄姆,之后在格雷厄姆—纽曼投资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1956年,巴菲特成立巴菲特合伙公司,以10.5万美元的美金开始了投资工作;1965年,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开启了伯克希尔时代,自此之后的50多年中,伯克希尔公司每股账面价值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

伯克希尔原本是一家纺织公司,巴菲特于1962年前后开始买入,秉持的正是“捡烟蒂投资法”——以足够低的价格买入一家糟糕的公司,就像在大街上发现有一节还能抽一口的雪茄烟蒂,尽管所剩无几,因“代价便宜”,也可以获利。

但是,巴菲特很快遇到问题。由于美国纺织业的持续不景气,纺织厂经营持续不达预期,巴菲特多次试图扭转局面无果后,不得不于1985年关闭纺织厂。这段经历,曾让巴菲特反思“捡烟蒂投资法”的弊端,

“我所犯下的第一个错误,当然是买下伯克希尔公司的控股权。尽管,我当时就知道,公司的主业——纺织业务——前途暗淡,我还是被它貌似低廉的股价所诱惑,忍不住出手。在我投资生涯的早期,这类股票投资给我带来了合理的回报,直到1965年伯克希尔的出现,使我渐渐意识到这种投资策略并不那么理想。”

从这一点看,巴菲特已经超出了格雷厄姆投资理念的束缚。格雷厄姆强调“几乎每一个证券都可能在某个价格水平上具备投资价值”,由于优秀公司的市场关注度高,较少存在低估机会,过于强调低估时买入,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以更大的概率把二三流公司收入囊中,与真正伟大的公司擦肩而过。

巴菲特的顿悟在于,他意识到有时候价格便宜并非真正的安全边际,因为经营前景黯淡的公司犹如在流沙中奔跑,再优秀的管理层也不会有任何进展。巴菲特开始强调发现那些价格合理的杰出公司,而不是价格便宜的平庸公司。

此外,芒格对巴菲特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与巴菲特早年喜欢寻找“便宜货”不同,芒格更倾向于买入并持有伟大的公司:

“如果你因为一样东西的价值被低估而购买了它,那么当它的价格上涨到你预期的水平时,你就必须考虑把它卖掉,那很难。但是,如果你能购买几个伟大的公司,那么你就可以安坐下来啦。那是很好的事情。”

好的投资,不仅仅是捡便宜这么简单。

重视消费特许权的价值

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成熟于大萧条期间,更强调股票的“每股流动资产”、“每股有形资产”带来的安全边际。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早年也尤为注重有形资产,对无形资产存在偏见,以至错过很多投资机会,如巴菲特所说:

“我自己的想法与35年前(1960年前后)相比已有了巨大的变化。那时,我所受到的教育看重的是有形资产,而避开那些倚重经济商誉的企业。这种偏见令我错失良机,犯了很多重大错误。”

巴菲特提到的经济商誉,不同于会计上因并购溢价产生的商誉,而是来源于优秀消费体验形成的品牌声誉、政府特许权以及低成本运营能力等。经济商誉,通常愈久愈陈,随着时间而增长(不绝对,视企业经营情况而定)。

比如贵州茅台、可口可乐的巨大品牌价值,就是一种经济商誉,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是企业的隐形资产,也是巴菲特口中的消费特许权。

在巴菲特看来,具备消费特许权的企业,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更少的有形资产创造更大的收益,能够长期保持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受通胀、经济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具备更高的内在价值。

顿悟到经济商誉的巨大价值之后,巴菲特对投资的理解进入新的层次,开始强调“最好的生意是那些长期而言,无需更多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却能保持稳定高回报率的公司”。

事实上,虽然可口可乐完美地契合这个理念,巴菲特直到1988年才首次买入可口可乐的股票,买入价格也并不便宜——5倍PB和15倍PE,比当时市场平均估值水平高30%左右。没能早十年买入,大概便是巴菲特所说的因商誉偏见所犯下的重大错误之一。

好在,一旦逻辑想通后,巴菲特便迅速提升了仓位,到1989年底,可口可乐已成为巴菲特第一大重仓股,组合内比重高达35%。

持续学习,扩大能力圈

在航空股投资上,巴菲特也犯过错误。

1978年,美国出台《放松航空业管制法》,放弃了对航空票价的价格管制。市场竞争逐步走向白热化,之后的六年时间里,超过40家航空公司申请破产,航空业陷入低迷期。1989年,巴菲特逆势买入美国航空的优先股,1994年,美国航空因持续亏损停止支付优先股股息,巴菲特不得不计提75%的账面损失。

在随后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进行了反思,认为自己的错误在于被航空公司长期盈利的历史迷惑,并轻信优先股提供的表面保护,忽视了结束价格管制后美国航空业激烈竞争——在个别航空公司神风敢死队式的降价策略下,航空票价快速下降,但成本结构是刚性的,导致航空业持续出现大面积亏损。

从随后几年的发展看,美国航空成功走出困境,巴菲特的这笔“失败”的投资也意外获得了好结果。但巴菲特将其归因为好运气,并不原谅自己的决策时的失误,称之为“择时带来的愚蠢”。

世上没有不犯错的投资者,巴菲特公开剖析自己的错误,才是真正令人敬佩;也正因如此,他强调投资的“能力圈”原则,并抓住一切学习机会扩充自己的能力圈。

1991年,巴菲特买入3亿美元的美国运通公司优先股,后考虑到VISA等公司的竞争压力,巴菲特考虑将股票卖出。打算付诸行动的当月,巴菲特借打球之机向一位熟悉信用卡行业的人请教,发现运通公司的发卡业务享有惊人的特许权,遂改变主意并大举买入,持股比例增至10%。后来,这个决定为巴菲特赢得至少30亿美元的收益。

这个例子,体现的是巴菲特的知所不知和持续学习精神,在致股东的信件中,巴菲特用这个例子来幽默自己的“好运气”。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持续学习的伟大投资者。

每天进步一点点

很多年轻人向芒格和巴菲特咨询致富的诀窍,芒格的回答是: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杨奇函每天问自己“今天变得更博学了吗”,观众听到会哄堂大笑——迂腐的陈词滥调;同样的话由芒格讲出来,却变成了充满智慧的人生哲理,具备了发人深思的力量。这说明了什么呢?说不重要,做才重要。

关于持续学习,若只说不做,便只是一句引人发笑的陈词滥调;付诸行动,才能产生点铁成金的神奇效果。所以,树立长期思维,去做正确的事吧,时间会站在你这边。(来源:猎云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10-13
巴菲特踩过的那些坑
世上没有不犯错的投资者,巴菲特公开剖析自己的错误,才是真正令人敬佩。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