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人拎出来,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从人口计算,能生产GDP并带来消费的20-60岁女性,中国有4亿。而这四亿人,每年掌控消费支出达到10万亿人民币,约等于英国+德国+法国零售市场的总和。因此赋予中国女性“隐型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称号,一点也不为过。
在中国,97%的中国城市女性有收入,68%的女性名下有住房。并且,已婚女性多数手握家庭支出的财政大权。除了数码、家电和机票,女性在其他品类,都比男性拥有更高的消费决策权。
听上去,中国女性的收入地位都很高,消费亦如流水。尤其是女装,作为女性消费支出的大头,占比能达到60%。但在中国,始终未能跑出像Zara一样的头部品牌。
1. 中国女性挣钱多,花钱少
美团CEO王兴对中国消费市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这个链条公式里,所有女性角色都比男性能花钱。但中国女人,真的能花钱吗?并非如此。
中国女性拥有世界领先的赚钱能力。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超过70%,排名世界第一。排在第二名的新西兰,女性劳动参与率只有60%左右。中国女人高出了第二名10%,而其中25到55岁的中国女性参与率甚至高达90%。2019年,中国女性对GDP的贡献占到41%,早已超出了“女主内”的要求。
中国女人挣钱的人数远超世界水平,但人均花钱却远远落后。
中国女装的市场规模的确在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五千亿,几乎翻了一番,2018年已经达到9991亿,近万亿规模。而我国服装市场零售规模达2.19万亿元,与5年前相比增长了35%。女装其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市场规模达到60%以上。
我国服装行业维持着较高的增速,也达到了较高的市场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增长空间。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服装支出约为206美元,不及同期英国的16、美国的14。
在十年之前,中国女装人均消费低于世界人均水准,不足100美元。更不必与美国、西欧等国家相比。当中国女装人均消费这条数据线,缓慢向上增长的时候,我们曾相信随着中国消费升级,中国女性在服装的人均消费会随之增加。
然而并没有。
十年后,根据中国服装消费协会,中国女性的服装人均消费,依然低于100美元。2017年我国人均女装消费约98.9美元,而同期日本、美国分别为238.4美元和393.4美元。美国、日本等等发达国家,女性平均消费是我国女性的2.5-4倍。中国女装人均消费跟世界相差甚远。
从纵向比,中国女性的确比中国男性,服装领域花销大。但从横向比,却一点也不大。十年之前,中国女装与男装的消费比不足1.5,显著低于美国10年1.8倍、日本07年2.4倍、韩国11年1.7倍的水平。
十年后,这个数据有提高。2019年,中国女装零售额对男装零售额的倍数才达到1.75,但在拥有成熟服装市场的日本和美国,女装零售额对男装零售额的比例约为2:1。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男女服装零售额比,约停留于韩国十年之前的水平。
“女人的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这句话或许戳中了无数女性的消费心理,创业者前赴后继涌入女装市场。但跟世界衣橱相比,中国女人缺的那件衣服,永远比较便宜。
2. 中国女装不善变
排在“衣食住行”首位的服装市场,在改革开放之后释放了活力,驶入了增长的快车道。2019年,我国服装市场零售规模达到2.19万亿元,同比增长5.29%。
其中,女装市场规模尤其庞大。由于女性群体有着更高的审美追求和时尚敏锐度,其对于服装的需求远大于男性。然而,女装市场规模如此庞大,我国却始终没有诞生Zara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女装品牌,2018年底行业前十大品牌市占率仅为6.01%,市场高度分散。女装做的比男装还差,原因何在?
(1)女人善变,女装更善变。市场可以按照不同时尚风格、客群定位、价格区间等做不同细分。例如,从消费客群及时尚风格的角度,可分为中老年女装、时尚女装和少淑女装;从价格区间的角度,可分为大众品牌、中高端品牌以及奢侈品牌。
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导致单一品牌面对的需求有限,存在天花板,阻碍了单一女装品牌的扩张。这也是女装品牌纷纷大力开拓副牌、走“多品牌”运营路线的原因。
而在我国,女装市场需求多样化的程度更甚。我国地域辽阔,南方、北方在粽子和月饼的口味上都能争得不可开交,更不用说差异化更大的服饰文化了。
我国女装品牌具有强烈的区域色彩,例如杭州女装带有浓重的江南气息,武汉女装颜色鲜艳、色块深厚,而深圳、广州女装则更多吸取了港澳的时尚元素和设计理念。不同的穿着习惯、体型气质,以及对国际流行时尚的不同接纳程度,均加深了女装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导致女装市场区域特征突出,品牌全国影响力有限。
(2)女装一大抄:同质性强、品牌没特色。这背后首先是我国服装行业设计水准的落后和女装设计人才的匮乏,国际主流时装秀上鲜有中国设计师的身影,女装行业整体的设计力量较为薄弱。
设计师输送培养机制的欠缺也加剧了这一弱点。国内许多女装企业是家族式管理,优秀人才难以进入,即使进入也难以适应企业环境,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此外,国内女装企业更多将目光放在了渠道铺设上,而忽略了品牌塑造和品牌战略,导致品牌定位模糊。
同时,国内女装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模仿现象严重,缺乏个性和独创性。品牌在设计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竞争乏力,始终没有诞生自成一家、占据高市场份额的大型女装品牌。
(3)谁便宜买谁。由于产品缺乏差异化,品牌竞争演变成了终端的促销战。激烈的价格战也导致消费者对女装品牌的忠诚度较低,哪家便宜买哪家,女装市场份额很不稳定。面临多变的需求和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国内女装品牌想要突破格局,尚需潜心修炼内功。
3. “中国版Zara”,难上难
做中国Zara,成为多数中国女装品牌的梦。而在所有上市的中国女装公司里,曾经最接近“中国Zara”,是拉夏贝尔。
早在Zara尚未进入中国市场时,拉夏贝尔就提出要做中国版Zara:上新快、价格低、款式美。随后公司一路扩张,2014年赴港上市后,拉夏贝尔又于2017年在上交所挂牌,成为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服装企业。拉夏贝尔旗下品牌众多,包括LaChapelle、Puella、Candies等等。
2017年,拉夏贝尔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排到了第一名,不仅高于Zara,还比优衣库高出了0.1%。而这却成为拉夏贝尔仅有的高光时刻。拉夏贝尔复制了Zara的模式,快时尚要求高SKU数量、短销售周期,利用快速的产品翻新体验,但却也成了拉夏贝尔的绊脚石。
(1)“抄”也抄不过。以ZARA为例,ZARA每年生产约12000款衣服,每个店平均每周上两次新款,并靠款多量少的销售策略吊足消费者的胃口。同时,ZARA靠“买手”不断模仿最新的时装款式,不断抄袭大牌服装的设计,保证新款接近最新潮流。
然而,拉夏贝尔在款式多样、快速反应上无法与Zara比拟,时尚度也较低,在如今小红书、美妆博主盛行的时代下显得款式“老土”。这导致拉夏贝尔库存不断积压,存货由2017年底的23.45亿元增至2018年底的25.34亿,存货周转天数由216.7天增至248.9天,现金流也因此承压。
(2)扩张步子大。其次,拉夏贝尔采取重资产模式,通过不断开店实现快速扩张。2014年-2016年,拉夏贝尔实体门店期末数量分别为6887家、7893家、8907家,2017年底更是达到了9448家。
以直营为主的拉夏贝尔在高速扩张之下出现了资金紧张,在服装零售行业销售额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人工、租金等成本的上升对拉夏贝尔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于是,2018年拉夏贝尔出现了明显的业绩失速,2018年公司净利润亏损1.6亿元,同比下降132%,门店数量也出现下降,减少至9269家。
(3)支撑不起多品牌。多品牌战略的失败也给予了拉夏贝尔重重一击。多品牌运营可以捕捉更多细分市场,对冲消费需求变动风险,但更考验企业的运营能力。
2012年,拉夏贝尔明确提出“多品牌、直营为主”的发展战略,陆续推出7m和LaBabité两个女装品牌,推出POTE和JACKWALK、MARCECKO等三个男装品牌以及8EM童装品牌等。2015年起,拉夏贝尔开始疯狂“买买买”,通过外延并购陆续拥有或者推出Siastella、OTR、GARTINE等品牌,并以5200万欧元收购了法国品牌NafNaf SAS,但该品牌2017年已亏损约5126万元,且有亏损持续扩大的趋势。
如此声势浩大的多品牌化战略效果如何呢?拉夏贝尔旗下多品牌同质性强,旗下十多个品牌混杂在一起,有男装,也有细分的女装,但给消费者体验差异化不大。在主品牌不强的情况下贸然多元化,反而成了“东施效颦”。
此外,对外投资的小品牌亏损拖累业绩,2018年拉夏贝尔负责投资的控股子公司亏损1.2亿左右,参与投资的基金以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同比减少5000多万。而且新品牌培育时间长,男装业务培育了5~6年,还没达到盈亏平衡点,拖累利润和现金流。
2019年亏损21.66亿元、关闭门店4391家的拉夏贝尔。三年间,拉夏贝尔市值蒸发百亿,开始主动甩卖资产以换取流动性。“中国版ZARA”拉夏贝尔走向倒闭,成为中国女装行业的缩影。
4. 尾声
法国哲学家阿.法郎士曾经说过:“如果我能够在我死后一百年里出版的书中有所选择的话,我要买份时装报,要看看在我死后的一个世纪里,女士们是怎样穿戴打扮的,这些服饰多提供给我的关于未来人类的信息超越了所有的哲学家、小说家、布道家、学者所能给予我的。”这正说明,女装是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思想最具特点的反映。
中国正处于一个迎接国潮崛起的黄金时代。但中国女装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却尚未有一家企业能够在国内市场发力,担当国货之光的名号,不禁令人为之扼腕。(来源:猎云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