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在内外双驱动下,高速发展,但一些细节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涌现。而在餐饮行业,没有过人的细致功夫,是不可能打造世界级品牌的。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曾说,海底捞可能有两种“死法”:一种是管理出问题,如果发生,死亡过程可能持续数月乃至更久;第二种是食品安全出问题,一旦发生,海底捞可能明天就会关门,生死攸关。
今年以来,海底捞因涨价、消费者吃出塑料、筷子被检出大肠杆菌等事件屡登新闻热搜。加之之前的老鼠钻进食品柜、漏勺掏下水道、男员工偷拍女顾客等等问题,让人不禁疑问:海底捞是不是在朝着张勇预言的两种死法迈进?
1 急速“膨胀”
2019年,海底捞处于大踏步的扩张之中,年开拓新店300家左右。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海底捞依然新开了60多家店,达到了将近830家门店。但扩张是成长,更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这一点海底捞一直有清醒的认识。
在2018年上市的招股书中,海底捞在风险因素中第一条就指出,从事餐饮服务业,使得公司面临食品污染以及责任索赔的内在风险。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海底捞无法确保自己的餐厅员工,一直遵守海底捞所制定的内部流程及规定。
食品安全问题是餐饮企业绕不过去的坎,餐饮产业链条的复杂性,决定了食品安全的管控难题。张勇曾经选择不扩张,正是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但扩张这条路是海底捞的自主选择,也是海底捞的情非得已。
首先,通过门店扩张获取规模增长,是海底捞谋求百亿美元估值的重要手段。目前,海底捞翻台率无论是一线,二线还是三线城市,都接近5。就是说每桌每天平均来5波客人。这个数字对餐饮行业来说,几乎已经达到极限。在菜价不变的情况下,海底捞每个店铺的利润是一定的。海底捞想要增长,必须不断开新店。有人按照城市和海底捞的门店状况推算,海底捞未来3年最终门店的上限可能在1800家左右(未包括海外店)。
其次,海底捞曾经引以为豪的晋升机制,也要求海底捞扩张。张勇在解释员工的高留存率时说:“我们的员工工资在餐饮行业里是比较高的。然而,我们完善的晋升机制才是吸引员工的地方。我们所有的店长,经理都是从基层员工选拔上来的。我们会告诉每一个员工,只要你好好干,我们就一定会提拔你,这是我们的诺言。”
然而这套让员工干劲十足的机制,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海底捞的店面数量跟不上员工晋升的步伐,晋升上来的员工没有职位可以安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底捞在机制之外制定了一套薪酬机制,给未能及时调整职位的员工给予加薪。虽然缓解了员工的抱怨,但如果不开新店,则必然造成老店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恶果。
再次,扩张与行业的期许有关。火锅相较于其它中餐,更容易标准化,更有机会规模化,所以市场对海底捞成为“中国麦当劳”给予了厚望。麦当劳全球有3万家店铺,而海底捞门店数尚未达到1000家,相比之下,海底捞还只是幼儿园阶段,需要快快长大。而且国内海底捞的模仿者众多,快速占领市场也可以有效制衡“盗版”店铺。
但中餐体系复杂,火锅只是其中一个小的分支。海底捞很难依靠火锅这个品类,制造出麦当劳在快餐领域的大一统局面。为了突破门店的限制,海底捞将自己的供应链和管理能力对B端输出,意图打造出餐饮业的一艘航空母舰。张勇将海底捞的后端业务独立分拆,让它们在各自的领域自由生长。而它们的壮大也会给海底捞带来更广阔的视野。
比如曾经为海底捞负责加工类食材和相关仓储运输的蜀海集团,除了给海底捞,还给711、全时、俏江南、青年餐厅等品牌,提供整体供应链全托管运营服务。负责火锅锅底和加工产品的颐海国际(1579HK)2016年上市,并成为市值仅次于海天的第二大调味品企业。
此外,还有负责羊肉采购的扎鲁特旗海底捞、负责开店装修的蜀韵东方、负责人力资源的微海咨询、提供财务咨询服务的海晟通、提供餐饮软件系统的红火台网络科技、负责火锅外送的海鸿达以及负责游戏开发的海海科技(打发等位时间)。他们的壮大和完善,也在成就着更大更强的海底捞。
在将自己的供应链和管理能力对B端输出的同时,海底捞还入局快餐赛道,“十八汆”、“捞派有面儿”相继露面,向中国麦当劳的梦想迈进。
2 扩张后遗症?
海底捞在内外双驱动下,高速发展,但一些细节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涌现。而在餐饮行业,没有过人的细致功夫,是不可能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比如创立于1940年的麦当劳,80年间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麦当劳规定:工作人员必须每小时至少彻底洗一次手、杀一次菌,洗手也有严格的步骤。烹饪的方式,食物的温度,食材的精准配比,餐厅的每一处小细节,麦当劳都有精准的规定。正是靠着这套细致入微的标准化服务,麦当劳才能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对过去作坊式的餐饮行业进行革命。
正如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所说:“连锁店只有标准统一,而且持之以恒地坚持每一个细节都按标准化要求执行,才能保证成功。”麦当劳总裁弗雷德·特纳说:“我们的成功说明,我们竞争者的管理层对基层的介入未能持续下去,他们缺乏的是对细节的深层关注。”
海底捞对细节也并非不关注,只是海底捞和麦当劳的管理方式,是一个不同的故事。张勇早前曾经说过:“一个企业要发展,还是软实力的问题。软实力就涵盖了人力资源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财务体系、物流体系等等,只有把这些体系建立起来,海底捞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品牌。但这些体系都很差的时候,你拿一大堆钱去开店,这不是加速毁灭吗?所以我觉得现在不是扩张的时候,而是应该静下心来打造基础体系。这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的观点。”
毋庸置疑,张勇打造出了独特的海底捞的基础体系。海底捞的管理智慧和企业宗教,在《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本书里有过很详细的描述。通过亲情化的情感管理和师徒制的激励,海底捞建立起了一个以家文化为核心的有温度的企业文化。由于它与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非常贴合,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
但随着海底捞规模的扩大,曾经的法宝正在变得不适用,甚至变成了拖累。首先,店越开越多、越开越快,新员工不再是家乡人了,人员流动又快,“家文化”的灵魂就很难传导给每个人。文化制约弱下来,制度制约又没跟上,就会导致细节问题涌现。海底捞曾经树立品牌依靠的就是超乎预期的细节管理,而这些问题必然侵蚀品牌形象。
其次,这种“家文化”带有浓厚的“小农”基因,说白了就是护犊子。比如之前的“老鼠门”事件,应该是“我有责,我承担”,公关说辞却是“员工有责,老板担”。与之对比,顺丰员工受辱后,顺丰总裁王卫护的是受欺负的员工,而海底捞护的是犯错误的员工。无原则的“护犊子”,只会让员工在潜意识里放松责任心。
再次,频繁的细节失误,可能成为推倒海底捞帝国的第一个多米诺骨牌。员工的散漫情绪在后厨蔓延,很难不影响到餐厅服务员,服务员一旦中招,海底捞的逆天服务就可能被瓦解。随着顾客服务耐受和期待的提高,海底捞逆天服务评价本身就面临挑战,如果服务员自身再懈怠散漫,对于海底捞品牌形象,则无异于釜底抽薪。
而品牌一旦受损,海底捞扩张就可能失速。一旦品牌声量不在,海底捞5次的翻台率和等位盛况就可能消失,更重要的是房租的便宜可能就占不上了。海底捞一直在公开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很多餐饮企业也在学习海底捞,但为什么至今没能出来第二个海底捞?抛开海底捞供应链后端能力不说,房租上海底捞的品牌议价能力,绝对让其它品牌望尘莫及。由于巨大的引客能力,海底捞除了入驻万达和万象城等成熟商圈之外,入驻其他商圈是可以免去3-5年的房租的。
海底捞、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Zara、h&m、优衣库等知名企业的入驻,会引起其他企业的争相入驻。所以很多强势品牌不但可以拿到非常低廉的租金,甚至能拿到巨额装修等补助。换句话说,它们的房租是由那些弱势蹭流量的品牌来买单的。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房租成本要占20%-25%之多,根据海底捞2019年的年报得知,公司的店铺租金只有2.4亿元,占全年营收的1%不到(营收265.6亿元)。
2019年,海底捞净利率只有8.8%左右,这部分净利润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房租吃掉。公司的扩张成本上升,发展必然会失速,内部晋升机制下带来的人才和资金压力将无处释放。如果一旦让员工没有了高薪和晋升空间,品牌就会进入恶性循环。那么海底捞可能变成一个一戳即破的市值泡沫。
3 张勇“放弃”海底捞?
作为海底捞神话的缔造者,张勇对海底捞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不但是海底捞逆天服务的创造者,也是海底捞独特管理架构的缔造者。但海底捞上市不久之后,张勇和妻子就改了国籍,移民新加坡。
对于张勇的移民,很多网友颇有微词。毕竟张勇在中国完成了资本积累,却跑到新加坡成了人家的首富。对此,张勇曾经表示,移民是为了让海底捞在全球市场发展得更好,有更广泛的国际化舞台。
对于明星和企业家的移民,社会上的抵制声音比较强烈。但有位经济学者为企业家出走,提供了一种别样的视角:英国脱欧之后,特朗普主导的一系列黑天鹅事件,凸显了逆全球化趋势的抬头。民营企业走出去,是应对未来贸易战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是中国走向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必由之路。仅仅依靠国家投资是不行的,民营企业需要走出去。因此,不用过于担心短期内资本外流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更应该看到海外华侨华人资本的特殊贡献。
如果说张勇的移民,对海底捞的影响有限,那么今年2月,海底捞刚从国内银行贷款21亿元人民币救急,5月创始团队就通过减持套现15.6亿港元,并将股票套现的巨资存进了新加坡银行的行为,对市场情绪的影响非常负面。
对于此次套现的原因,海底捞负责人回复媒体称,股东个人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有一些资金上的计划和安排。包括今年1月21日,张勇在成都与简阳市签署协议,个人将向家乡捐赠1亿元人民币用于医疗卫生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提升家乡医疗机构的基础医疗设施,希望助力于提高简阳市百姓的医疗服务保障。同时还有一些公益项目在筹划之中。
在笔者看来,此次减持虽然影响市场情绪,但也不必因此对海底捞失去信心。股东减持,并不一定意味着管理层对企业发展没有信心。而且即便管理层自己不看好企业发展,管理层对时局的判断,也并非绝对正确。2008年,王石由于错误的形式判断,卖出股权。马化腾从腾讯上市就开始不断的减持,而且还曾经四处奔走准备卖掉QQ。马斯克也没有想到强大的中国制造会帮他带来特斯拉的腾飞……
所以对于海底捞而言,相较于管理层移民、减持这些“小事”,卫生的这些小细节反而是更直观、致命的大事。海底捞要用20余年的发展,对标麦当劳80年的积淀,一定要珍视自己的每一个错误。犯错不可怕,但企业不能抱残守缺,要在犯错中完善制度,并让制度避免犯错,用“文化+制度+执行”走上中国麦当劳之路。不能在日渐娴熟的道歉技巧中,丢失掉了成长和创新的可能。(来源:猎云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