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作为小鹏汽车的开山之作,近两年在新能源市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2020年1至5月,G3全系的上险数量达到4394台,并在疫情期间销量保持着明显的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截止今年7月,G3用户数即将突破2万大关。
作为一家智能车品牌,G3相应的维护与升级一直是小鹏汽车产品部所肩负的重要幕后任务。
江卫忠于2019年7月入职小鹏汽车,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担任公司产品规划部副总经理,负责G3的产品智能能力的规划与落地,带领团队与小鹏各大研发中心,参与整车研发与规划与OTA升级计划定制。
2020年3月,由江卫忠带领团队为G3通过OTA升级了「高温抑菌」功能,在疫情期间为用户带来了更健康、更有保障的车舱体验。
江卫忠曾与何小鹏共事,在2006年以008号员工身份入职后者创办的UC,后来逐步担任UC浏览器国内负责人、海外负责人、RED体验设计中心负责人,见证了UC在国内、海外用户累计突破4亿的发展过程。直到2019年,积累13年互联网产品经验的江卫忠离开UC,与何小鹏在这家颇受瞩目的新造车势力“会师”。
6月末,江卫忠先生接受了TechWeb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TechWeb:离开UC加入小鹏,相当于离开“舒适区”进行二次创业,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选择?
江卫忠: “我觉得通过创业可以见证一个时代的更迭,并且可以身处其中,享受个人高速成长的过程。此前在UC创业的十三年里,我们见证了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赛道切换中所被激发出来的商业潜力,智能汽车可能正处于同样程度的爆发节点。
从功能车到智能车,从智能座舱、大屏再到自动驾驶,这里面还有很多隐藏着的消费力。 如果有契机参与到这个进程里,将是件非常幸运的事。
再加上小鹏汽车创立之初,就有着实力雄厚的创始团队。何小鹏本人有非常强的互联网基因,而且他对资本有着比同龄人更深的理解。夏珩和徐吉汉,可以说是电动车的先行者,包括我们在提到徐博士时,都是视其为新能源领域权威级的专家,他们已经在传统造车行业深耕十多年,是那种不甘于传统汽车框架的创业者,所以他有勇气找到何小鹏,去以互联网的角度从零造车。
我们很难现在就预测造车这件事能不能成,但何小鹏等人的专业背景,让这件事成功概率变得更高。
造车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小鹏的竞争力在新造车势力中非常靠前。”
江卫忠认为,传统汽车业是存在天然壁垒的,一个纯互联网人很难一上来就在里面获得出色的成绩,需要以一种创业的心态去学习、理解,学会利用互联网的数据思维,寻找能与之结合的契机。
3月份G3所进行的「高温抑菌」升级项目,就是一个互联网产品思维与实体汽车制造业结合的案例。
年初,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人们公共出行频率大幅减少,如果需要出远门,私家车一定是首选方案。小鹏G3在3月2日正式推送了一项名为“高温抑菌”的OTA升级,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车内空间中藏匿病菌的可能性。
「高温抑菌」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用户停放好车辆,离开后关上车门,通过手机APP一键远程操纵该功能。开启后,车内空调将自动升温至56℃,以空调高温大风内循环的方式对车内进行持续30分钟的净化,空气循环达百次,以确保车内的抑菌效果。半小时后,用户便可以进入车内正常驾驶。
而它的原理,正是1月下旬,国家卫健委专家李兰娟在新闻发布会上有关“56摄氏度30分钟消杀新冠病毒”的建议,后来这项做法也被纳入2月5日发布的新冠诊疗方案中,被认为是除乙醇等化学品外,最为有效的物理消杀方法之一。
为了将车舱内温度升至56摄氏度并且持续半小时,G3的空调系统需要在短时间内升至超过出厂时的温度极限,并配合空气过滤系统进行数百次循环工作。而一套“流程”下来,至多会消耗动力电池上约3.5度电,如果按520公里续航版本上储存的66.5度电能计算,一辆满电G3大约可以进行19次「高温抑菌」循环,十分划算。
从1月下旬的内部想法再到3月2日正式推送,高温抑菌OTA项目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此次OTA后,也正好赶上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复工复产的阶段,这项升级的用户反馈很好,小鹏线上数据统计显示,「高温抑菌」功能的使用率超过20%,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户甚至会在每次出行前开启,一天使用2~3次甚至更多。
TechWeb:「高温抑菌」OTA周期如此之短,这个过程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难吧?
江卫忠:“是的。首先是决策问题:这件事值不值得做、会不会有蹭热点之嫌?升级了会不会没有用户使用?
第二是要确定公司内部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推动升级、测试,甚至还要在近乎同时完成相关的PR工作。缓慢复工的那段时间,人力资源并不能被确保。落实一项OTA升级,需要跨团队完成人员协调,既要有成员完成系统程序的修改,又要在短时间内收集足够多的测试里程。
高温抑菌这件事,小鹏内部原本在1月末的时候就有了idea,然而‘把整个车舱加热到56℃’,对于任何一家制造业公司来讲,这都是一件具有风险的事。如果小鹏选择了高温抑菌方案,则意味着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互联网造车势力。
若升级,则有风险;若不升级,则会转向被迫防守。”
2月13日,江最终敲定「高温」OTA方案,而他背后的底气,一部分来自G3车载具备的足够稳定并且有质量保障的电器基础,一部分来自公司内跨团队的专业支持。
3月2日,这项功能本随着系统升级,被正式推送到每一辆G3上。
图 | 小鹏汽车APP上「高温抑菌」的功能界面 (Xmart OS 1.7.1)
TechWeb:为什么说是有风险的?
江卫忠:“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而言,任何升级都是有风险的。更何况是这么短时间内对于硬件操控层进行的一次在线升级。正因如此,这个想法在诞生后,却迟迟未落地,直到综合考量后,我们才敲定最终方案,即便那段时间已经有很多别的厂商在做类似的抑菌宣传,但在同价位车型中仍多以过滤和循环为卖点,与「高温」方案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汽车是以可靠、安全为基准的工具,任何功能上的改动都不允许出现问题。在改动了空调模块后,就要同时对内饰等其他部件进行严格的集成测试。 所以,互联网人转行做汽车,需要跳脱出以往的产品思维惯性,做好应对整车硬件变化的心理准备。”
TechWeb:从互联网到造车,哪些经验可以直接移植过来?
江:“我认为核心两点,一是数据驱动,二是拥抱变化。
首先,我们看到传统主机厂的数据多为消费二手数据,这是一种很低效的做法。他们会通过购买调研报告、设立‘皮尺部’,以应对来自外部的产品竞争。
小鹏从卖出第一辆车开始,就在积累海量的用户数据,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些数据是一手的,可以通过交叉验证直接理解用户诉求,可以理解你的用车习惯。举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车门闭合频率,推断你是一个人使用还是承载着三口之家。
在数据的基础上,G3的空调系统进行过很多次微调,最终目的就是让用户上车后只需告诉小P“一键降温”或者“一键升温”,就可以迅速获得舒适的座舱环境。
第二,我觉得每一位互联网人都有很强的韧性,都在无时不刻地「拥抱变化」,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
传统车企在应对竞争上的灵活度非常低。如果一台车真得花费3~4年去做定义,首先硬件可能过时了,客户需求也过时了,车企最终面临的是一个新时代下的消费人群,所以从机会角度看它是滞后的。
我们之前统计过,2019全年,小鹏汽车共为G3用户总共进行了10次OTA升级 ,共计52项功能,细化到1900个优化点。如果说「智能」是这个品牌锚定的的标签属性,那么通过OTA升级,车机最终会越来越符合用户的意图。
小鹏智能化的过程就是为用户做减法。”
TechWeb:如何理解您说的“减法”?
江:“我们可以推演下:汽车从手动档到自动挡,驾驶员的左脚获得释放;再到具有动能回收的电车,实际上右脚也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在未来,极度智能的车机甚至可以不需要眼睛、只需要动嘴,减少必要的操作。
小鹏汽车一直期望驾驶员不再花精力在驾驶、操作、或者交互上,因为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用户应该在路上花更多时间休息、享受旅途中的风景,甚至是花时间消费车机提供的内容。”
TechWeb:多数媒体眼中的小鹏汽车,已经押宝在「自动驾驶」上了,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江:“没错。无论是外界眼中的小鹏,还是我们自己眼中的小鹏,确实押宝在自动驾驶上了。
如何理解这件事呢?我们举个例子、不知道是否恰当:我们以往对“工作”理解,其实就是将你的时间、体力售卖给雇主。然后到了疫情期间,你会发现这种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员工可以通过高速网络进行工作上的沟通交流,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发挥自己的职能,换句话说,看上去我们在售卖时间,实际是在售卖更为宝贵的注意力。
如果消费者能通过自动驾驶,节省下驾驶过程中所消耗的注意力,把它自由地分配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那么这算不算一种崭新的‘雇佣关系’?
所以这就是小鹏的自动驾驶所做的事情:变相的售卖注意力。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注意力是一项越来越有限的资源,我相信人们是愿意为了节省有限的资源而花钱的。
用户就是‘雇主’,XPILOT则是一名富有经验的‘员工’。
我们可以展开想象,你下午3点离开公司,准备到另一个地方参加4点的会议。路途1个小时多多少少会消耗你一部分精力,而自动驾驶允许你花时间在车上准备会议所需要的资料。一个小时很短,但却是钱买不来的。
如果小鹏汽车可以为用户在驾驶过程中释放更多注意力,那么我们会觉得这里面还有很多商业价值可以挖掘。所以说小鹏对智能座舱的思考可能跟其他品牌不太一样,这也能解释我们为什么会花这么多精力来自研自动驾驶。”
TechWeb:有具体的XPILOT用户数据可以佐证这个观点么?
江:“有的。XPILOT的ACC(自适应巡航)每天的使用率在25%左右,这部分用户平均每日ACC里程在12公里以上,LCC(车道居中辅助)使用率在15%左右,平均每日里程20公里以上。”
采访后,小鹏提供给TechWeb的准确数据为:截至5月31日,ACC触发总次数达5698114次,相当于ACC每天被触发12441.3次。这组数据与目前小鹏G3大约2万用户规模相比,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我们甚至可以预见,XPILOT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G3以及P7用户最为依赖的车载功能之一。
撰文 | 胥崟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