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耶伦周四对外界释放信号,打算维持在今年加息的计划不变。然而,全球其他地区却发出了与美国截然不同的政策信号。挪威央行和台湾“央行”宣布降息,欧洲央行暗示可能在更长时间内执行其购买债券的“量化宽松”计划,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宣布加大刺激措施力度。这一背景下,美联储加息已经面临巨大的挑战。
基准利率上调会导致一国货币的收益率上升,进而吸引外汇市场投机者买入其货币,从而推高其币值。 ICE美元指数周五报96.31,高于周四的95.99,显示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正在走强。这不利于美国的出口,也不利于美联储实现其2%的通货膨胀目标。
挪威央行周四意外将基准利率从1%下调至0.75%,理由是油价下跌影响了挪威经济前景,并且给该国带来了通缩压力。这是挪威基准利率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
北欧国家和德国一直属于欧洲经济的发动机,但现在,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已经全面宽松化,暗示欧洲经济的低迷状况已经扩散。挪威央行降息后,四个北欧国家和德国的基准利率已全部低于1%.
芬兰和德国属于欧元区国家,基准利率被欧洲央行统一设在0.05%.而丹麦和瑞典这两个非欧元区国家已经是负利率,丹麦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为-0.75%,瑞典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为-0.35%.
挪威央行降息后,挪威克朗兑欧元大跌约2.2%.外汇网站Xe.com的数据显示,欧元兑挪威克朗最新报9.485,降息前报9.274.但降息后,挪威央行行长奥尔森仍表示,当下挪威经济的前景暗示,未来一年基准利率可能进一步被调低。
此举就在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发表有关扩大“量化宽松”的言论之后。德拉吉周三表示,如果通胀继续走弱,那么欧洲央行可能考虑调整资产购买规模。
德拉吉在欧洲议会发表证词说:“如果下行风险对中期通胀前景的削弱超出预期,那么欧洲央行就应该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他认为,欧洲央行的资产购买计划有充足的弹性。“若有必要采取更多货币刺激措施,我们将合理地调整资产购买规模、成分和期限”.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许多知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在为欧洲央行扩大资产购买计划做准备,包括“债券大王”格罗斯的老东家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
目前欧洲央行每月购买600亿欧元的债券,希望借此压低欧元区长期利率,促进实体经济的借贷和投资活动。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驻德国的投资主管安德鲁·波桑渥斯(Andrew Bosomworth)预计,德拉吉可能最早在12月份宣布将每月债券购买规模增加100亿欧元,至700亿欧元。
美联储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欧洲。亚洲方面,台湾“央行”周四宣布降息,这在六年来还是第一次。该行将政策利率从1.875%下调至1.75%,理由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此举在市场意料之外;接受彭博社调查的24位经济学家中,只有11位预料到台湾将会降息。
上个月,台湾官方机构将今年全年本地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下调至1.56%.若果真如此,台湾经济将创出金融危机后最低增幅。同时,台湾8月份出口也创出6年来最糟糕的表现。当月出口额仅为23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8%.
与此同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了“安倍经济学2.0”,承诺将日本经济总量从490万亿日元提高至600万亿日元,相当于增长22%.他表示,自己的改革计划将进入“第二阶段”.
安倍晋三没有对完成这一目标设定具体时间。日本经济长期面临衰退风险,安倍晋三2012年上台后大举推行经济刺激计划,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日本经济提供流动性。通过“量化宽松”,日本央行承诺每年将货币基础扩大80万亿日元(合6660亿美元)。
不过,尽管刺激计划不断推行,日本经济增速却未能企稳,进而引发外界对“安倍经济学”的质疑。今年第一季度,日本GDP折合成年率增长4.5%,但第二季度GDP增速却降至-1.2%.分析师预计,如果日本经济进一步下行,那么日本央行将推出更激进的宽松政策。
总的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宽松政策将给美联储加息带来巨大的压力。美联储在加息后,即便不将利率重新调回低位,加息步伐也将十分缓慢,正如耶伦周四所说,“以渐进方式上调短期利率可能是适宜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