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仅1年半的瑞幸咖啡,在国内市场对咖啡巨头星巴克发起挑战后,正在狂奔上市、准备进一步登陆纳斯达克。
但从瑞幸咖啡公布的招股书来看,其成立至今亏损额一直在扩大。2017年、2018年及2019年Q1,瑞幸咖啡的亏损额分别为5637万元、16.2亿元和5.5亿元。
尚且不谈瑞幸如何与星巴克抗衡,单看国内互联网咖啡领域,其中的泡沫已有破裂迹象。根据经济参考报统计,今年4月24日刚完成新一轮2亿元融资的连咖啡,在年初时遭遇了全国关店30%-40%的波折。
在此环境下,巨亏的瑞幸究竟能跑多久,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日均开店3.9家,单季亏损5.5亿元
在招股书中,外界终于得以窥见瑞幸的真实情况。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旗下共有2370家直营门店,累计交易用户数超过1680万。平均月交易用户数由2018年Q1的17.9万上升至2019年Q1的440.2万。
瑞幸在财报中称,在现阶段的三种门店——快取店,悠享店和外卖店中,主要战略性聚焦快取店。截至2018年末,三者数量分别达到1811家,86家和176家,其中快取店占比达87.3%;在2019年Q1,快取店数量达到2163家,占比升至91.3%。
这意味着,自今年开年以来,瑞幸平均每天要开3.9家快取店。同时,瑞幸还在进一步减少外卖店数量,2019年Q1该类型店铺已环比下降近50%。对于这种调整,瑞幸解释称,外卖店的本意是在新兴市场以低成本来快速落地,一旦确定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就会将其减少并转为快取店。
这种策略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瑞幸的试错成本,此前有统计显示,中国的咖啡店出售的咖啡中,超过70%最后是打包或者外卖。
而瑞幸最受质疑的地方在于烧钱,这让瑞幸被外界质疑为下一个ofo。不过,瑞幸的财务指标表明,现在下这一定论还为时尚早。招股书显示,其用户的获取成本已经由2018年Q1的103.5元下降至2019年Q1的16.9元;同时,在2018年顾客的复购率达到了54%。
毋庸置疑,瑞幸背后有强大的资本支持,成立至今的三轮融资总额达5.5亿美元,用烧钱补贴用户的方式抢夺流量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还能持续多久。根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瑞幸净收入8.4亿元,净亏损达到16.2亿元;2019年Q1,瑞幸净收入4.78亿元,净亏损5.5亿元。
根据蓝鲸TMT记者计算,从2018年Q3至2019年Q1,瑞幸最核心业务饮品收入增速出现明显放缓,环比增幅分别为91.6%、80%和41.1%。而开店速度实际上也由日均4.9家下降至3.9家。
此外,2018年全年,瑞幸销售和营销费用达到7.46亿元,2019年Q1该费用也达到1.68亿元,同比增长211.1%。在广告投放上,瑞幸请来了汤唯、张震等明星代言,投入不菲。而在2019年Q1,瑞幸在店铺租赁成本及其他上的费用首次超过销售和营销费用,达2.82亿元。
为此,4月1日瑞幸选择了抵押旗下咖啡机等固定资产,被担保债权数额达4500万元。其对外回应称符合轻资产运营思路,但在外界看来,这一举动的背后是其竭力卸下包袱冲刺的决心。
供应链竞争受关注,瑞幸仍有提升空间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是为数不多在公开场合对瑞幸做出预测的投资人。2018年他在一场峰会上表示,今天的消费行业是围绕全链条的竞争,“从流量和需求的构成上来看,消费行业的玩家们越来越变得两边都要做;从产品提供的形态来看,大家在这个链条上,从工业品到最原始的产品都要涉及。”
此前,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们把泛消费分为几个阶段。在这些阶段里,如果能在单一阶段进行整合,我们认为就是好公司。有些公司只是在零售终端做得很好,但是上游它控制不住,业务很容易分散掉,所以它的成本结构一直不优化。上游没有话语权,就没有定价权,就会被上游定价,然后一直处于被动。”
在他看来,泛消费行业可分成四个阶段,产、供、销、端,分别代表生产制造、供应物流、分销批发配送和零售终端。终端又包含采购经销、仓储物流和体系运营管理效率等多方面成本。如果不能往上游供应链渗透,会导致成本结构复杂,毛利率偏低。
从瑞幸在招股书中透露的采购、仓储和物流成本变化来看,其在后续的竞争中或许还有提升空间。
分季度来看,原材料采购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由2018年Q1的57.1%逐年持续上升到2019年Q1的85.5%,仓储成本占比则由2018年Q1的6.7%降至2019年Q1的5.2%,物流成本占比也由19.1%下降至6.6%。
而环比来看,瑞幸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正得到有效控制,由2018年Q2的环比增加888.2%,下降到2019年Q1的环比减少1.05%。不过,物流成本仍未得到很好地控制,2019年Q1,物流成本的环比增幅由降转增。
目前,消费者对瑞幸咖啡的口味褒贬不一,这背后体现的正是瑞幸在原料采购、工艺标准等方面的水平。对瑞幸咖啡而言,如何在消费者口味养成的过程中留住用户变得格外重要。
“之前喝星巴克的人现在也在喝瑞幸。”一位用户表示,在这场中西咖啡品牌之争的背后,中国互联网咖啡行业涵待再一次的爆发。在通过不断烧钱的方式与星巴克较量的同时,瑞幸能否继续获得资本认可,目前只能画上一个问号。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