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世纪初迎来第一波互联网浪潮时,比尔·盖茨曾经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最后的恐龙。”如今,传统金融虽然没有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衰落,但是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却悄然改变了金融行业的产业格局。
尤其是伴着“互联网+”的东风,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不断碰撞并产生交集,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商业模式范本,在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快速渗透下,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多种创新式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
近日,国内专业的分类信息网站赶集网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赶集金融分期”的产品,这是国内首个针对新蓝领人群的定制化金融分期产品。与众筹、理财等形式的金融服务不同,此次赶集网选择了从细分消费市场出发,采用分期金融的形式切入,立足于赶集网自身的平台优势,通过接入金融和电商合作伙伴,赶集金融分期搅皱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消费贷领域内的一池春水。
新蓝领崛起催生差异化金融服务
在很多人眼里,互联网金融在是白领的专属,而在赶集网发布的《变-2015年新蓝领薪酬报告》报告中显示,在社会中占较大比重的新蓝领阶层呈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变化。他们已经摆脱了父辈们爱储蓄习惯,消费观念变得更加自我,更加重视消费品质;同时也更偏向于参与投资理财,尤其青睐购买小额理财和关注互联网金融产品。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有23.7%的新蓝领有参与投资理财,更有8%的“新新人类”则参与互联网金融理财,互联网已经在新蓝领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理财意识的增强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催生出了新蓝领的信贷需求,然而目前鱼龙混杂的信贷市场对差异化客群的服务能力比较孱弱,大部分传统银行和互联网创业公司都将目标瞄向了白领和学生,在对新蓝领的金融服务上形成了真空地带。
打造信贷消费闭环
作为深耕于垂直细分市场的信息平台,赶集网敏锐的捕捉到了差异化金融服务的契机。新上线的赶集金融分期通过创新性的接入金融和电商,将不同人群的信贷需求和消费需求直接统一起来,一站式完成信贷+消费闭环,弥补了金融服务对新蓝领阶层覆盖能力的不足。
用户进入赶集金融分期后,可以挑选自己心仪的商品(目前仅手机),然后进行分期申请,赶集金融会将用户申请送至金融合作伙伴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由赶集联系下游合作伙伴进行采购和发货,最终由下游合作伙伴将货物送到用户手中,用户后续只需直接向金融合作伙伴还款。
整合信贷和消费于一体的模式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与传统信贷相比,赶集金融分期为用户缩短了繁琐冗长的审批链条,一站式的分期购买形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消费过程。将优质商品和低费率的金融服务融合到一体,可以帮助用户减少经济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平台模式释放信用价值
赶集金融是一个连接用户与服务的平台,上有金融合作伙伴接入,可以提供针对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金融服务,下有电商合作伙伴,为用户保证商品质量以及售后。借助于赶集网的垂直细分资源,赶集金融的平台化战略优势得到完美体现。
基于赶集网的大数据分析,赶集金融可以依据不同人群的用户行为进行审核,结合芝麻信用等合作平台的评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赶集金融在缓解用户资金压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释放信用价值,尤其是在对新蓝领征信数据的缔造和完善环节上,赶集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解决了支付环节的问题之后,未来的互联网金融注定是信用为王的时代,通过与合作伙伴互通数据,赶集金融可以建立全方位的信用评估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为用户提供金融和商业服务。
平台化战略和全方位信用价值体系是赶集金融手中的王牌,也是分期业务突围互联网金融红海的关键所在。目前,赶集金融分期还处于公测阶段,并将首先在北京地区进行试运营,用户可在赶集移动版首页找到这一平台。在未来赶集金融还将联合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众安保险等合作伙伴上线一系列的相关产品。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处于马拉松的起跑阶段,在群雄逐鹿的年代,赶集金融分期在构建良好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平台的路上正加速向前。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