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晚,美团发布上市后的首份年报:2018年总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92.3%。全年亏损达1155亿元,其中包含1046亿元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之公允价值变动。全年经营亏损为110.86亿元,同比上升189.7%。
而此前公布财报的滴滴同样连续巨亏。滴滴创始人程维在内部信中表示,过去6年来,滴滴从未盈过利。据统计,截至2017年,滴滴亏损约在390亿元左右,2018年亏损109亿,滴滴这些年累计亏损已经超过了500亿。
滴滴亏了500多亿,美团亏了超过600亿,但是这么多年来,这两家公司却屹立不倒越做越大,公司更是越来越有钱,经常动不动就开启“烧钱模式”,还到处收购并购,创始人身家也越来越高,这是为何?
互联网巨头背后的金主
如今,不仅娱乐圈流行“干爹护驾”,互联网圈也是个“有爹万事足”的行业。
众所周知,美团和滴滴背后有个共同的“金主爸爸”——腾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风投资本,比如深创投、IDG资本、红杉资本、高瓴资本、金沙江创投等等,这些风投公司就是以投资来盈利的,类似于那些花钱买股票的股民。
美团除了腾讯之外,还有美国企业Priceline这个实力金主,以及红杉资本、高瓴资本、DST Global、富达、General Atlantic和老虎全球基金等隐形支持者。
据报道,在2017年10月份完成40亿美元的融资后,投资人已经给王兴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美团的银行账户中有大约70亿美元的资金。
有如此雄厚的资本,美团才能在2018年一举并购共享单车的老大——摩拜,同时全力进军网约车市场,虽然最后基本宣告失败,但是足以看出美团之所以能够顶得住年年亏损的主要原因。
相比美团,滴滴背后的实力更是不可小觑。有了腾讯这位“金主爸爸”,滴滴在早期可以说是一往无前。2015年12月,Uber中国的微信公众号第三次惨遭腾讯集体封号,虽然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朋友圈回应,Uber存在违规营销行为 ,滴滴违规一样会处理。然而时至今日,Uber微信号再未重新开通。更有段子称Uber,“进得了全世界,进不了朋友圈”。有了腾讯护航,滴滴发展势如破竹。
除了腾讯,滴滴还有另一位巨头“金主”——阿里巴巴。滴滴创始人程维曾在阿里巴巴工作八年,做到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的位置。而滴滴并购快的曾获得阿里巴巴3轮过亿美元融资,二者合并后又两次投资滴滴。
此外,包括阿布扎比慕巴达拉公司(Mubadala)、软银集团(SoftBank)、苹果、富士康、招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知名大公司都参与了投资,金沙江创投、淡马锡、DST、中投公司等投资巨头也纷纷入局。可见,滴滴背后堪称一座大金库。
打铁还需“自身硬”
虽然滴滴和美团背后都有强大的金主支持,但是资本是逐利的。之所以连连亏损,还能拿到巨额资金而屹立不倒,根本原因就在于滴滴和美团的未来足够光明,也就是公司的软硬资产足够吸引人。
软资产方面,滴滴几乎垄断了网约车市场,同时旗下共享单车业务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美团则占据中国外卖市场62%的市场份额,同时基本垄断团购市场业务,这些都是公司的软资产,尽管看起来无形,却是公司的巨大的财富,是一个公司的未来。
而硬资产就是一个公司内部,那些可以直接拿到当做钱来估值的东西,比如滴滴和美团的办公大楼、车辆、办公用具等实实在在存在的资产。
公司的硬资产和软资产最终决定了公司的市场估值,这也是为什么滴滴和美团年年亏损,估值却不断提升的原因。
凭借着市场垄断地位和优质的软硬资产,一旦两家公司上市,必然吸引市场千亿级的资金,这也是为何滴滴和美团越做越强,越做越不差钱,创始人身价越来越高的原因。
辩证看待互联网巨头亏损
其实,国外互联网公司很多也是持续亏损的。
例如, Uber去年营收113亿美元,净亏损大幅收窄至3.7亿美元,但是计划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时,估值达到480到700亿美元之间。早前,推特(Twitter)在首次公开募股前宣布亏损7900万美元,但在2013年IPO时的估值达到了240亿美元。
近几年来,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是一路烧钱,一路高歌猛进,一路亏损,一路融资,各路资本更是争先恐后砸钱。
实际上,与传统行业注重成本和收益不同,互联网行业注重的是数据和用户。而为了获得数据和用户,前期只能靠补贴和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些就是互联网行业的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
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初,就曾豪言说公司前三年不盈利。
Uber创始人也曾表示,Uber不赚钱是因为错在把我们当租车公司了,Uber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我们自己都看不到。而拓展边界就是烧钱,就是亏损。
这就形成了互联网特有的商业模式——只要能够获取用户,就算不能盈利,还是可以拉到风投,日后上市还是可以获得一个很高的市值。
不过,这种模式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保持足够的现金流。现金流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如今经济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最直接的例子就是ofo,资金链断裂,引起市场恐慌,最后连接盘的人都没有。
目前,科创板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的政策,为许多科技企业带来福音,但也将给市场投资者带来考验。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