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正在成为信托转型的热点。继上月建信信托与绿地控股集团、上海建工共同投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PPP产业基金之后,中信信托唐山PPP项目即将落地。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不是所有信托公司都适合开展PPP业务。
一中小型信托公司经理向记者打比喻,“不可否认,PPP确实是信托转型的方向,已有大型公司率先试水,但对我们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渠道,无法平衡资金成本与长周期问题,我们选择观望。”
近日,中信信托正计划通过PPP模式为河北唐山的一处准公益基建项目“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从政府采购信息来看,中信信托在PPP项目公司中的出资或为6.08亿元,占项目公司股权的比重为60%。
资料显示,该项目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按照股权比例注资,成立专门项目公司——唐山世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唐山世园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项目合作期限为15年(其中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14年),社会资本的年回报率为8%,收益来源为项目运营收益,不足部分由政府安排运营补贴。项目到期政府指定专门机构对社会资本股权原值回购。
在一些信托人士看来,PPP项目资金成本高、周期长的,尚未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以中信信托的唐山项目为例,运行15年回报率8%,要是我们来做,募资可能都存在问题。”沪上一信托公司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另外,若以股权形式参与,追求高回报与政府初衷不符;若以债务形式,银行资金成本比不过银行贷款。”
在他看来,PPP项目考验一家信托公司全方位的实力。
“首先,找项目就考验一家信托公司的渠道和资源。PPP项目对稳定的现金流要求较高,局限性太多,但实际情况是现金流清晰的好项目早已市场化,大部分项目现金流并不清晰。”
该人士说道,“其次,动辄超过十年,周期太长,一旦遇到政府换届,和政府债务界定就存在问题。”
“最后,就是各个地方政策缺乏个性化设计,理论框架占主流,很少看到有因地制宜的政策设计,影响项目落地。”上述人士指出。
兴业证券近日曾对PPP落地情况做了调研,结果发现从2014年7月至今,重庆、福建、河南和山东等地陆续推出地方PPP政策法规。然而,综览地方政策法规,大多数以贯彻《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主,仅有少数地方政府提出了个性化的政策法规,这些法规又仅仅以框架性指导为主,仅有重庆涉及具体领域的讨论。
另一信托公司经理向记者坦言,地方没有明确政策确实令人犯难,因为不是所有的基建项目都可以按PPP模式介入,政府鼓励PPP的初衷是在不放大债务口子的前提下,用小部分资金补贴完成项目,因此信托公司需要找有较长后期经营的项目,政府补贴的比例在50%左右,比较稳健。
中融信托创新研发人士表示,信托公司参与地方平台的PPP项目,在资金成本和回本周期上不占优势,目前仅仅处在试水阶段,但这是未来信托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他建议,鉴于PPP项目期限长而收益较低,如果信托公司自身在转型时没有特别的实力来“试错”,不妨撮合保险、银行等长期低成本资金来合作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