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7年“国酒”梦断 茅台的得与失)
一场持续17年的茅台“国酒”商标事件,近日因茅台起诉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及第三方相关机构引发业界关注,然而,8月13日夜间茅台发布的一则声明让此次事件出现大反转,同时也标志着茅台“国酒”商标之争终于画上句点。茅台这一出逆转大戏的上演,在业内人士看来,不仅是“国酒茅台”商标事件陈年旧账的大结局,更是茅台“大公关,大品牌”的营销组合拳。
撤销起诉并致歉
茅台在公开发布的这则声明中表示,自2018年5月25日,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行业及相关方意见,在深入细致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对茅台提出的“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申请,复审决定“不予注册”。“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申请,已历时十多年。对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决定,茅台将充分尊重,也乐于接受。
对于此前茅台对商评委提出诉讼一事,北京商报记者曾多次联系茅台相关负责人,试图了解茅台作出起诉的原因和具体情况,但该负责人仅表示不清楚。直至此次声明发出,茅台也未对这一事件作出确切的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茅台在声明中表示,将向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申请撤回此前的起诉,并向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及各相关方表示诚挚歉意。此次声明中致歉的对象,除了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以外,所表述的“各相关方”,业界解读认为,系此前被茅台在起诉书中列为“第三方”的五粮液、剑南春、汾酒等多家业内知名酒企及机构。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联系了多家酒企,询问对于茅台诉讼事件大逆转的看法。汾酒相关负责人表示,茅台此前提交起诉申请的消息传出后,汾酒方面有积极准备应诉工作。从个人观点来看,该负责人表示,茅台的突然撤诉不失为茅台方面较为积极的回应,对于整个白酒行业不失为一件好事。北京商报记者还分别联系了五粮液以及水井坊等酒企,其中,五粮液、水井坊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不做任何评价。
醉翁之意不在酒
据了解,茅台“国酒”商标事件起始于茅台在2010年申请注册了4个“国酒茅台”商标及图案,经商标局审议后通过了初审,该初审通过公告发布后,立即引发白酒行业强烈的质疑和抗议,茅台随之成为众矢之的。
公开资料显示,在3个月的公示期内,针对该商标4个不同图案的注册申请,社会各界共提交95件次异议,除了两份异议不予受理外,其余93件次“待审”异议申请中。这些提交异议的企业及机构中,包含了五粮液、剑南春、山西汾酒、水井坊、郎酒、沱牌等酒企,汾酒更是连续发声表示反对。
这场旷日持久的争端在2016年12月,因商标局对商标及图案不予注册的裁定结果收尾。但随后,茅台便在2017年初向商评委提出复审申请,商评委于2018年5月25日复审决定不予核准注册。不予核准的原因是“国酒”字样的独占易对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白酒营销专家晋育锋表示,无论是茅台提交起诉商评委的申请还是撤销申请致歉,都不能单独剥离出来看待,而要与整个“国酒茅台”商标事件联系起来,整个事件从头到尾本身就是一场公关策略,意在制造话题、引发舆论。因为茅台近些年一直在走“大公关带动大品牌”的路线,打“国酒”牌也正是其中一项。
从茅台声明撤回诉讼申请事件本身来看,除了高层主管部门在背后进行调停的可能性之外,另一可能性无非是茅台想要将“竞合发展”这一理念通过事件进行放大,事实上这一理念在近期茅台董事长李保芳赴多地酒企考察时便被屡屡提及,此次的茅台声明中也再次强调了“维护好白酒行业来之不易的竞合发展生态”。
未带来负面影响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此次茅台的主动示好,标志着多年的“国酒茅台”商标争端正式走向终结。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事件或将对茅台在业界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提出诉讼又迅速撤销向整个行业示好,颇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感,并且容易引发舆论的指责与质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