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扑尔敏一个月涨价58倍?谁制造了原料药涨价

(原标题:谁制造了原料药涨价)

22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常蕾)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原料药扑尔敏(又称“马来酸氯苯那敏”)一个月涨价58倍,从400元/kg涨到23300元/kg。针对这一事件,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走访多家药店发现,北京市面上相关药品并未出现明显价格波动。不过,屡次出现的原料药价格大幅波动事件挑动公众神经,业内人士指出,要规范原料药市场还有赖于更多配套政策的出台和落地。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多家药店发现,天津力生制药今年3月生产的扑尔敏价格每瓶8元,由华中药业去年3月生产的扑尔敏价格每瓶4元(与上述规格相同)。尽管两种药品价格差距明显,但其自身的价格在近段时间并没有产生明显变化。“现在过敏用扑尔敏的少了,吃完容易犯困,可以当安眠药用。扑尔敏是老药,一直这个价。”北京某药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尽管价格变动还未传至消费端,但是目前国内原料药生产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中国作为全球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由于审批严格,能够取得原料药生产资质的药厂并不多。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副局长李青曾介绍,我国1500种化学原料药中,50种原料药仅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仅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仅3家可以生产。10%的原料药只能由个位数的生产企业生产,原料药生产掌握在极少数的企业手中。而考虑到污染压力大、盈利空间小,真正生产的药厂数量可能更少。从近年公布的原料药垄断案来看,被垄断原料药的获批生产厂家多为个位数,实际投产的往往仅有2-3家。

面对原料药垄断导致的价格疯涨,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也频频出手整治。去年,国家发改委对于异烟肼片的两家垄断药企,开出了44亿元罚单。这是自2011年山东复方血利平原料药反垄断调查案件以来,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的第六起原料药市场垄断案。

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明确规定了《价格法》所禁止的行为。《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不得实施独家交易控制价格;不得通过设定过高的销售价格或者过低的购买价格等方式,变相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然而,对于这种“总代理式垄断”,从目前我国反垄断法律的角度看,并没有直接的禁止性规定。按照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垄断分为垄断协议、滥用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和行政垄断四大类,但这基本上指的都是同类企业(生产或销售企业)间,企业与行业协会、企业与消费者交易,或政府规定。像现在这样,销售企业通过总代理模式垄断国内某一种或几种原料药,然后通过销售垄断模式肆意涨价,《反垄断法》中并没有直接明确规定。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8-13
原料药扑尔敏一个月涨价58倍?谁制造了原料药涨价
原料药扑尔敏一个月涨价58倍?谁制造了原料药涨价,药品 北京商报 原料药 垄断 扑尔敏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