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搜索到的机票 突然涨价了 是谁在暗箱操作)
[由于OTA平台上显示的机票价格,是从GDS查询并同步过来的,但是因为每次查询都要收费,所以很多OTA都会选择隔一段时间查询一次。所以消费者最先看到的其实是系统中缓存的数据。]
明明显示有余票,下单支付时却被告知“舱位已售完”,反复下单均告失败;明明看到的机票价格很便宜,临到付款时票价却涨了。
最近,一些消费者在部分OTA平台上订票时的类似遭遇,再次被推上舆论热点。
有人说,这些网站是用大数据定位消费者需求,故意卖更贵的机票,或者用低价票吸引你点进来,搜索多次订不上,等最终支付的时候就变成了高价云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要来聊聊中国的机票定价机制。
航空公司是在民航局的审批下,制定每条航线的全价机票票价,并在全价机票的基础上划分出不同折扣的舱位。
这里说的舱位,并不是头等舱、经济舱这样乘坐飞机时服务不同的物理舱位,而是指销售机票时用来区别票价的销售舱位,它是控制机票价格的直接工具。
一般来说,航空公司主要根据市场需求、运力和航空公司自身定位、历史数据等因素决定不同舱位的开放情况,当一架飞机的座位卖得火,或者一条航线处于旺季时,低票价的舱位放得就少,无人问津时特价票的舱位就放得多。
也就是说,消费者搜索机票时看到的票价高低,最终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与你的搜索次数,距离起飞的时间多久,并没有直接关系。
说完了航空公司,再来说说我们常用的携程、去哪儿、飞猪等平台。它们会根据你搜索机票时,利用大数据统计搜索次数,来提高机票价格吗?
这里先来说说机票价格是如何在携程、去哪儿们的平台上显示出来的。
作为机票销售平台,携程、去哪儿们并不参与机票价格的制定,只是将从航空公司或GDS(全球分销系统)接收的数据在平台上进行展示,平台上的机票价格变动,与全球供求关系实时变动和GDS系统与各销售平台的数据抓取、缓存的准确率有关。
目前全球各家GDS吐数的准确度在80%到95%之间,存在10%左右的变价概率(包括价格、税费和舱位的变化),主要就是由数据传送的缓存问题引起的,像去哪儿等现在会通过增加GDS查询频率来提升数据新鲜度,降低缓存导致的误差。
消费者运用机票搜索引擎时看到的报价,数据会经过至少两个传输步骤:航空公司上传GDS系统、再由GDS系统传输给OTA。航空公司的舱位及其对应的价格是根据供求关系实时变动的,而这些数据在二次传递的过程中则存在时间差,而从搜索到支付,一般也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中,系统还会进行校验,与航空公司的最新“库存”进行匹配。如果价格不一致,系统会发出提示,告知用户价格变动。
也就是说,如果你正在搜索的是一条热门航线的热门时段,如果从搜索到下单的时间过长,价格的确有变高的可能,因为在你考虑下单的这段时间,相对低舱位的机票已经被别人抢走(下单)了。
当然,变价不只是价格变高,也会发生价格变低的情况,比如航司发现销售客座率低于预期时,就可能降价促销。
此外,由于OTA平台上显示的机票价格,是从GDS查询并同步过来的,但是因为每次查询都要收费,所以很多OTA都会选择隔一段时间查询一次,并将查询的数据放入缓存供给用户。
这样,消费者在OTA平台搜索某一航班时,最先看到的其实是系统中缓存的数据。当他来到支付环节时,OTA平台会与航空公司的最新“库存”进行匹配。如果该航班的相关舱位已售完,就会发出“该价位舱位已售完,请重新搜索”的提示,这样一来也可能造成“有票买不到”的问题,也就是技术缓存导致的库存更新不同步。
也有人会问,在实际搜索机票价格时,也曾出现过低价票在多次搜索后没有了,但过了一段时间低价票又出现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