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盘点小米集团背后的银行伙伴们:多家银行被“圈粉” 农行“陪伴”IPO)
■本报记者张歆
小米集团上市以来“先破后立”的表现自然让“米粉们”十分开心。截至昨日收盘,该公司报收19.26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3.3%,这家自带流量的公司也开启了资本市场圈粉之旅。
比较有趣的是,虽然小米集团被掌门人雷军定义为“新物种”——同时能做电商、硬件、互联网的全能型公司,但是在该公司一路星辰大海的征程中,其与传统金融机构可谓缘分不浅,合作十分深入。
北京、中信、民生银行
先后被小米集团“圈粉”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了解,北京银行是较早慧眼识珠与小米集团合作并加入“米粉”阵营的银行。
早在2011年,北京银行就与小米集团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开展综合授信、发放固定资产贷款、开立备付金账户、开通银企直联、进行公私联动等多种方式,支持旗下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有限公司、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迅速打开市场,并促进其业务发展壮大。
2014年2月份,小米集团与北京银行签署了移动金融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在移动支付、便捷信贷、产品定制、渠道扩展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小米借此踏出进军互联网金融第一步,北京银行彼时也在二级市场收获了“股价涨升”。
此后,逐步长大的小米集团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进一步拓展。2015年6月份,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与小米手机达成了战略合作,联合推出“中信小米贵宾通道”的专享服务,为中信银行白金卡用户提供购买小米高端产品的优先礼遇;2018年5月21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与小米进行金融领域的深层合作,携手发行的中信银行小米联名信用卡正式面世,这也是小米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的第一张信用卡。
此外,2017年7月份,小米和民生银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金融、电商、生态链等各个业务版块,都展开深入合作。雷军亲自出席签约仪式为合作站台。
农行率关联公司
亮相小米集团IPO
在小米集团上市的进程中,银行关联公司的身影不容忽视。
7月9日,农行旗下的农银国际作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助力小米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小米集团成为香港首个“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根据该集团香港配售公告,农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配售股份数量位列中资银行系资管之首。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农银国际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在巩固银行、教育等行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发掘互联网、生物医药等新经济企业客户投资及IPO合作机会。截至6月末,农银国际共完成9单IPO,募资总额66.7亿美元,占香港主板募资总额的61%。根据Dealogic统计,到上半年末,农银国际新股承销金额在全部中外资投行中排名第四位,居四大银行系投行第二位。7月6日,农银国际还协助了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领军企业——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农银国际是四大行中唯一担任账簿管理人、主承销商的投行机构。
小米主发起互联网民营银行
新网银行一季度盈利
民营银行开闸后,小米已经不再甘为银行的客户,而是做起了股东。继腾讯主导的微众银行、阿里牵头的网商银行之后,小米最终参与到了国内第三家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的设立之中。
2016年6月份,新网银行获得监管部门的筹建批复,成为中国第七家获批筹建的民营银行。
新网银行注册资本为30亿元,由新希望集团、小米、红旗连锁等股东发起设立,其中新希望集团出资9亿元,占股30%;小米通过全资子公司银米科技出资8.85亿元,占股29.5%;红旗连锁出资4.5亿元,占股15%。2016年年底,新网银行正式开业。数据显示,新网银行2017年总资产达163.15亿元,净资产达28.05亿元,净亏损1.69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新网银行总资产204.55亿元,净资产28.62亿元,净利润为0.57亿元。
在新网银行官方微信号,《证券日报》记者看到了该行主推的随借随还的“好人贷”业务,额度最高50万元,最快1分钟放款。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