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米集团超购3.06倍 14家券商融出资金逾97亿港元)
此前业界普遍预期小米集团超购约5倍至10倍,冻结资金约240亿港元
■本报记者吕江涛
备受关注的小米集团赴港上市不仅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也成为了券商争夺内地投资者开设港股账户的重要战场。由于内地与香港的互联互通渠道还没有开通新股业务,所以只有A股账户以及港股通账户的投资者仍然不能打新港股,必须拥有港股的交易账户才行。
为此,多家券商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并且备足资金吸引投资者申购小米集团。不过,截至昨日记者发稿,小米集团孖展认购低于预期,《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的14家券商累计借出孖展约97.64亿港元,仅相当于超购3.06倍。
券商打新举措花样百出
6月25日至6月27日,小米集团赴港上市招股。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参与小米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为期三天的打新。为吸引投资者打新,各香港券商和内地背景券商纷纷推出新举措,包括最高20倍融资业务、送现金送手环,甚至中签客户抽小米8手机等活动。
其中,海通国际旗下iBest推出0申购费、融资申购利息低至2.98%,还送小米运动手环或商务背包;中泰国际表示,与普遍10倍左右的融资打新杠杆不同,中泰国际任何客户无门槛的融资杠杆最高可达20倍;老虎证券也推出了中签的投资者参与抽奖活动,奖品有最新款小米8手机等,新用户可获得218元港币现金。
除了花样繁多的礼品,券商为孖展客也是备足了“弹药”。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耀才证券等6家券商为小米集团预留约1300亿港元备战孖展。其中,耀才证券预留最多600亿港元、海通国际预留约200亿港元、辉立证券预留约200亿港元、信诚证券预留约140亿港元、国泰君安预留约100亿港元、时富金融预留约80亿港元。
国泰君安借出孖展最多
虽然券商为小米集团赴港上市做足了功课,但认购情况却可能低于预期。
小米集团昨日中午截止孖展(保证金),14家券商累计借出孖展逾97亿港元,相当于超购3.06倍。而在此前,业界普遍预期小米超购约5倍至10倍,冻资约240亿港元。
其中,借出最多孖展的国泰君安,初步借出30亿港元,但公司也坦言,外围市况阴霾密布,大客户或于最后关头减注、甚至抽飞。至于录得约14亿港元抽飞的时富金融(累计孖展额约为13亿港元),其发言人解释称,近日市场气氛转淡,科技股更首当其冲,部分客户退軚,但亦有个别大额客户转以现金落票,共约1亿港元。
此外,富途证券等12家券商累计孖展额约为54亿港元,上述14家券商累计孖展额约为97.64亿港元。券商因此提醒以零成本或免息等优惠入票者,慎防中签远多于预期,而须预留资金补差额。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