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易到新玩法绝杀行业老套路 网约车盈利模式或遭颠覆)
编者按:曾几何时,在滴滴接连拿下快的、优步中国之后,网约车行业一度被视为尘埃落定;不过,“刀枪入库”的日子没有多久,易到、美团、首汽、嘀嗒等第二轮攻击波又接连而至。网约车行业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本报记者刘斯会
网约车战场的硝烟重来就没熄灭过,作为成立时间最早的网约车平台,易到在新股东韬蕴资本加入后,也开始重新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去,不过,这一次,易到的“玩法”似乎更加“颠覆性”了。
4月25日,在易到新的办公地点万豪写字楼,《证券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易到COO王俊。“易到正在进行战略方向的调整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王俊表示,通过取消司机佣金抽成,采用阶梯返利等方式,易到的司机、乘客用户数以及日交易量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以往网约车平台对司机的佣金比例大概是20%左右,未来易到对司机将不再抽取任何佣金,相比同行,这不是我们短期的营销行为,而是长期的战略,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王俊多次强调,易到取消司机佣金抽成,并不是要打价格战,也不再走同行们“烧钱”的老路,而是通过整合股东方资源,发挥易到平台上独特的双选模式以及后期的增值服务模式来实现盈利。
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
众所周知,不管是此前的优步中国还是现在的滴滴,以及新入局者首汽约车、嘀嗒出行、美团等,要想多抢占市场份额,最常用也是最见效的武器就是“补贴”以及“烧钱”。
不过,这种老套的打法,新易到却不想再跟进了。在韬蕴资本正式接手易到以及引入中信银行成为第三大股东后,公司不仅不差钱了,而且玩法更有了“跨界”的空间。
“从网约车价格上来看,易到性价比更高,并且我们还承诺同标准车型的全网比价,差额十倍奉还,”王俊表示,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易到采取的策略是“价格战”,“我们只不过是把更多的利润让给了乘客,以及在免佣金方面把利润也让给了司机。也正因为两头让利,自4月1日易到宣布免司机佣金以来司机以及乘客数量上都实现了较大的增长。”
不从司机和乘客端来获取利润,那么易到该如何实现盈利呢?王俊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易到在去年年底发布了“一体两翼”的长远发展策略,即以网约车业务为主体,同步发展汽车金融和境外出游,“网约车业务以后可能只是核心载体和媒介,真正的盈利点是汽车金融、境外出游,以及运营乘客车内时间和场景的能力。”
目前,如何开发车内场景,利用乘客车内时间资源成为易到的重点,记者了解到,从今年4月份开始,易到已经逐步在平台的司机车内,上线集出行服务、娱乐服务和泛生活服务等于一体的车载智能大屏。按照规划,这种智能大屏,将依托物联网和AI大数据技术,强化乘客、车主、平台之间的场景化运营,并最终转化为利润。“目前市场反应来看,这一智能大屏很受车主欢迎,首批大屏在一周内被抢购。”王俊说。
投资者的多重身份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易到,对于未来的路似乎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易到COO王俊称,易到重构商业模式,调整了整体战略,“这是异于市场上任何一家同行的,同时也是易到再次出发的一个核心优势。”
事实上,易到重新出发的底气来自股东方背后的资源,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易到的股权结构为,韬蕴资本的代表王菲持有易到股权比例为61.82%,“中植系”旗下的北京中泰创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20%股权,“中信系”旗下的资本鹰潭市信银风华投资有限合伙企业(简称:信银投资)持有的比例为18.18%。
作为第一大股东的韬蕴资本旗下拥有多板块投资业务,且在海外旅游资源方面与易到出行业务会有紧密结合,而新股东信银投资的金融优势,可帮助易到完善汽车金融产业链业务。
据王俊介绍,中信银行子公司信银投资进入易到,从业务上来说,中信有汇付等金融方面的优势,双方达成合作后,将整合双方资源,在车主金融、出国金融、消费金融、信用卡、支付结算等零售业务、以及投资咨询和大数据等领域展开合作,打造全流程、智能化、一站式的服务体系,实现“金融服务+商务出行”的跨界合作。
需要一提的是,据记者了解,韬蕴资本入主易到后,公司还打破了之前用户分治、总部与城市分治的格局,成立了大运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百城合伙人计划,各城市都配备完整的运营团队。“除北上广之外,我们在二、三线城市也都有重点布局,像成都、郑州等二线城市,公司都有完备的运营团队,并且布局效果不错,”王俊举例说,如成都市场,从年初到现在的短短四个月,平台订单量长了六倍。
至于海外市场,据介绍,易到早在2014年就已经在海外开城。随着境外出游战略逐步落地,易到很快就会以新的业务模式出现在海外市场,首批将进入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