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饿了么被阿里收购张旭豪的选择对吗?)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创下中国互联网现金收购的新高。收购之后,饿了么的品牌与运营都将保持独立。饿了么创始人兼CEO张旭豪将出任饿了么董事长,并兼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的新零售战略特别助理,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磊将出任饿了么CEO。
这种紧密的人事结构,反映了阿里对饿了么对于自身新零售战略的作用的重视。
目前的外卖市场,饿了么和其收购的百度外卖买占据了50.6%的份额,美团份额为41.8%。那么,站在相对强势的市场位置,张旭豪为什么如此选择?
一直以来,在阿里新零售的布局过程中,阿里都是采取了大比例持股,甚至像收购饿了么这样的全资收购。相对而言,作为互联网改造传统商业的竞争对手,由于缺乏电商基因,缺乏在实体行业的团队、经验、技术、数据的积累,腾讯采取了自己相对比较熟悉的模式,即相对松散的财务投资,以及辅以流量支持。两家的这种差别被外界解读为阿里的“强势”。
梳理一下过去,不难发现张旭豪对于这种“强势”的理解。
从饿了么的角度来说,此前,张旭豪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外卖市场的问题不再是砸钱就可以解决的,在2017年初,他对外界表示,“未来将会是一场资源战”。在去年4月份,张旭豪还指出,由于相对低频,30万亿体量消费品市场,一直远离外卖市场,但他认为,随着在线外卖和即时配送体系的成熟,大规模渗透消费品市场的战略机遇已经到来,饿了么将进入比外卖更为巨大的这个30万亿体量消费品市场。显然,进入阿里新零售的版图,是饿了么获取更多线上、线下资源,进入30万亿的消费品市场的最好方式。
从饿了么的客户的角度来说,目前,国内餐饮供应链品种复杂、交易环节多、供应商小而散的局面。随着阿里与饿了么各项业务的深度整合,零售通等服务的注入,餐饮商家将享受到优质得多的餐饮供应链、数据打通之后,甚至能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
对阿里说,正如其CEO张勇表示:“依托外卖服务所形成的庞大立体的本地即时配送网络,将成为广大新零售场景下必需的商业基础设施。”张勇的话,是对此次收购最好的总结。阿里一直在布局新零售的线下端口,有了饿了么庞大的外卖团队,阿里新零售版图中,“线上下单门店发货二小时达”等服务就有了更好的基础设施。所以,不论是为了口碑本地生活服务更加完善,还是为了阿里新零售来布局,阿里很有理由去收购饿了么,换一个角度,也是饿了么价值的最大程度的发挥。
一个商业生态,到底是用松散的财务投资、流量连结起来,还是用大股权、全资、统一的数据接口,甚至交错的人事组织构建起来,取决于这个生态中,各个个体之间的共生关系的特点,也就是说,交易成本、频次、信息交换的程度。交易涉及到的数据、信息、频次越大,那么,就需要用更紧密的连接,以及更强势的主导。
与线上游戏不同,实体的零售场景,消费者的需求非常复杂,从颜色、尺码、到新鲜程度、到配送、到促销,这中间涉及的数据、场景、乃至人与人的互动都非常多。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