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人"宝能敲门:投资造车"第二春"下的风险

(原标题:“野蛮人”宝能敲门:投资造车“第二春”下的风险)

高飞昌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兴起,吸引了一大波造车者蜂拥而来。这些来自互联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家电等行业的造车势力,开启了本世纪初之后的第二次造车热潮。在各路资本的狂热追捧下,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年内就吸引了超过5000亿元的投资。在这些炙热的投资中,“财大气粗”的宝能集团可以说是去年最扎眼的一家新造车企业。

因为与万科集团的股权争夺战,宝能集团被称作“野蛮人”,但谁也没有想到,宝能会进入汽车行业。2017年12月,在传闻了大半年之后,宝能出资66亿元正式买下了观致汽车51%的股权。观致汽车是奇瑞汽车与以列色量子集团合资成立的汽车品牌。除了控股观致,还有传言说宝能还在策划收购宝沃汽车。

尽管在外界看来宝能的收购胃口不小,但在宝能集团规划的新能源汽车版图中,收购只是其庞大造车计划的一个小环节。

早在2017年3月,宝能集团就注册了宝能汽车有限公司,迈开进军新能源汽车的步伐。2017年10月31日,宝能集团斥资140亿元在杭州市富阳区产能3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11月,宝能在昆明打造50万辆的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园。而在一个月后的12月26日,宝能再下一城,总投资300亿元在广州投建产能5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宝能就往新能源汽车领域砸入超过500亿元,形成产能超过130万辆的新能源车大版图。

实际上,近两年加入新造车大军的企业不止宝能一家。同样在去年,五粮液(000858)收购了奇瑞旗下的凯翼汽车,成为又一个造车新军。在这个长长的名单上,恒天集团收购华菱星马,浙江康盛股份豪掷近15亿元购买舒驰、中植一客等。粗略统计,目前的造车新势力企业数量已经超过60家,而且数量还在增长。

据经济观察报此前不完全统计,从2015-2017年6月,国内有超过200家的新能源造车企业,总投资规模近万亿元,总产能规划超过千万辆,已经远远超过国家的预期。业内专家,早已呼吁警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改委暂停了对于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审批。而宝能的投资,是这一轮造车热下的一个典型案例。

资本的大量进入,造成投资过热,对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在历史上,曾掀起过一轮造车热潮,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比如1997年春兰集团收购东风集团旗下专用车公司涉足重卡,2003年奥克斯收购双马轻型车公司,2004年美的收购云南客车厂,诸多企业涉足造车领域的尝试已经进行了不止一波,但成功者寥寥。在上一轮造车热潮之后,各地留下了诸多汽车厂,成为僵尸企业。

而在新能源汽车的热潮下,这两年造车门槛不高的客车行业率先涌现一批新面孔,而这些新面孔背后往往有不少资本推手,带有资本做局、套现牟利的投机色彩。但客车行业一直是微利行业,平均销售利润不足1%。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和高额补贴,让新能源客车成了暴利行业。这自然引得众多业外资本眼馋,但外来资本进入客车行业如果是本着长期扎根做实业的出发点还好,如果是短期投资,想捞一把就退出,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都很不利。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2-11
"野蛮人"宝能敲门:投资造车"第二春"下的风险
“野蛮人“宝能敲门:投资造车“第二春“下的风险,宝能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 野蛮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