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向产业链上游进一步延伸,切入内容创作领域,从源头“制造”内容,树立品牌,成为在线音乐平台的合理选择。
去年下旬,阿里音乐与腾讯音乐娱乐(TME)两大集团的“冰火消融”一时风头无两,在这场三个人的电影中,网易云音乐默默“中枪”。而昨日晚间(2月9日),在一股强悍力量的拥簇下,网易云音乐的曲库春天似乎来了,而这一重磅事件推动者是国家版权局。
“在国家版权局积极协调推动下,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就网络音乐版权合作事宜达成一致,相互授权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并商定进行音乐版权长期合作,同时积极向其他网络音乐平台开放音乐作品授权。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此次就网络音乐版权达成合作,有利于网络音乐作品的全面授权和广泛传播,对维护网络音乐版权良好秩序、建立网络音乐版权良好生态起到积极作用。”
在国家版权局庄严肃穆的官方网页上,这则消息却如平地惊雷般令网友慨叹不已。在线音乐的话语权掌握在版权曲库的手中,对于流媒体而言,版权曲库的重要性已然在几次“枪林弹雨”的版权之争中挥洒得淋漓尽致。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在达成版权转授权合作后,在版权曲库层面一向“默默行进”的网易云音乐似乎迎来了黎明前的曙光。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有200多家唱片公司持有数字音乐的版权,目前90%以上都已被腾讯音乐拿下。版权曲库作为网易云音乐的弱势,此次相互授权后,网易云音乐或将补上这块短板。
不过版权战场的硝烟似乎早有“大势已去”之趋,去年10月,国家版权局约谈境内外音乐公司及国内几大网络音乐服务商,要求对网络音乐作品全面授权、避免独家授权。在国家版权局强悍推动下,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的硝烟早已散去,后版权时代,在线音乐市场的步子又将迈向何方?
版权曲库“至高话语权”加持下,网易云音乐成“大赢家”
对于在线音乐市场而言,版权资源在近几年来一度意味着至高的话语权。
在国家版权局官方微博十分“生动活泼”的向网友引荐自己的微信账号之时,网易云音乐官方微博也迅速转发了这一消息并欣然置顶。“村民”们前去留言表示“歌单中的灰色终于得以拯救”,而与之相对的是,腾讯音乐官方微博并未有任何发声。
豪气冲天的腾讯集团在正版版权问题上,一度秉承豪射四方的“买买买”行动力,无论是游戏产品(甚至公司)代理权、海外大剧如HBO的播放权还是音乐版权资源。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产品矩阵中,通过购买版权的形式来对旗下QQ音乐、酷我音乐以及酷狗等产品进行内容壁垒方面的巩固。
截止至今,TME已经独家代理了环球、华纳、索尼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的音乐版权,同时代理了YG娱乐、杰威尔音乐等等唱片公司的版权资源。在与阿里音乐达成版权互换后,滚石、华研、相信音乐、寰亚等公司的音乐版权也被揽入旗下。
作为外媒口中在2018年“最受期待”的IPO公司之一,腾讯音乐累计付费用户达1.2亿,同时为7亿月度活跃用户提供了超过1700万首歌曲。
根据移动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 发布《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显示,在移动音乐行业中,网易云音乐凭借优质的社区内容建设,30日留存率行业第一,达到35.6%(其他音乐APP普遍只有30%),并入选一线城市移动网民最爱TOP10 APP和二线城市移动网民最爱TOP10 APP第一。
腾讯音乐旗下音乐产品与网易云音乐,一个对于付费版权意识推动力显著,一个以用户体验为卖点,此刻,曾经“二者不可得兼”的状态似乎随着后版权时代的来临而被悄然击碎。
后版权时代,在线音乐市场的未来竞争靠什么?
在国家版权局的强力整治下,中国音乐版权环境在近几年来正在持续优化,2015年7月9日,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各家音乐平台短时内下架了220万首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号称史上“最严版权令”。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条“最严版权令”颁布之后,音乐平台间的版权大战此起彼伏,马太效应凸显,如今战场上只留下腾讯、阿里、网易、百度几个大玩家。
一度充满乱象的网络数字音乐领域在国家版权局重拳整治下秩序明显好转。各大音乐服务商的“合纵连横”也为数字音乐版权从“独家”走向“转授权”的共享新形式奠定了基础。
网易云音乐的劣势一直是版权曲库资源。看着播放列表中“忽明忽暗”的音乐人作品,五月天、草东没有派对等资源的“一去不复返”,网易云音乐一度令“村民们”黯然神伤,究其原因则是曲库资源的不稳定。
2015年10月,QQ音乐便网易云音乐选择牵手合作,QQ音乐以预付分成的方式向网易云音乐转授包括索尼音乐、《我是歌手第三季》等音乐版权150万首。彼时便有人预测,网易云音乐的版权问题将为其带来极大的冲击。在腾讯音乐与虾米音乐版权转授抱团后,版权问题甚至一度让网易云音乐有些前途堪忧。
在今年10月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时,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段玉萍就曾提到:“网络音乐服务商抢夺独家版权、哄抬授权价格,这不利于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不利于广大网民和听众对音乐的使用,不利于本土音乐的创新创造,也不利于网络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