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去年0家今年101家 小市值公司暴增折射市场生态嬗变)
短短一年,A股迷你市值公司(总市值低于25亿元)从无到有、快速扩容,至今已超百家。它们大多主营惨淡、业绩滑坡,而随之而来的股价下跌、成交低迷,又令机构投资者避之不及。据市场人士称,现在兜售壳公司的越来越多,而好资产却愈发稀缺。
截至12月4日,沪深两市市值低于25亿元且上市满两年的公司数量已增至101家,而在2016年同期,市场上没有一家公司市值低于25亿元,2015年末这一数据也仅为13家。迷你市值公司快速扩容背后,是相关个股股价的大幅下跌。据统计,上述101家公司中,年初至今跌幅超过50%的已超四成。
除了公司本身,迷你市值公司“大扩容”还有着深刻的时代因素。去年以来,IPO常态化,以及重组、再融资等新规发布,令过往流行的乌鸦变凤凰故事难再讲述。在A股市场日趋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无法给投资者带来真实回报的公司终将被市场抛弃,市场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正在增强。
主营很惨淡
市场整体表现稳健之时,个别公司市值大幅缩水,甚至成为迷你市值公司,显然与其自身业绩有着极大相关性。据记者统计,亏损,甚至连续亏损成为这些公司的重要标签。
例如,*ST东数公告称,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亏损1.62亿元,而在2015年、2016年,其分别亏损2.12亿元和2.33亿元,若今年无法扭亏为盈,公司股票将面临暂停上市。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公司也呈现出一定的行业特性,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布来说,101家迷你市值公司中,机械设备行业有20家,占比约为五分之一,且这些公司属细分领域大多为传统制造业。例如,梅安森主营生产煤矿安监设备,苏常柴A主要生产柴油机,标准股份主营为缝纫机生产,普丽盛主要生产灌装机系列设备等。
在分析人士看来,产业新老更替本身就是经济常态,如果一家公司身处夕阳产业,又不能占领足够大的市场份额,自然就会陷入业务萎缩的局面。一旦落到如此境地,市场资金不再关注这些公司,其股价自然逐级跌落。
重组被严管
主营靠不住,绩差公司就想靠并购重组来实现升级转型,或管理市值。在此之前的几年里,并购重组成为了A股市场投资主旋律,并演化出不少忽悠式并购重组案例。鱼龙混杂的并购江湖最终引来了强监管。
自去年以来,监管层陆续出台了再融资新规、并购重组新规及减持新规,并对易主行为加强了监管。这些新规令乌鸦变凤凰的把戏变得越来越难操作,尤其是重组新规威力巨大,从完善借壳认定标准、取消借壳配套融资、延长壳公司原股东和标的公司小股东持股锁定期、加大事后处罚力度等方面,压缩了市场各参与主体的监管套利空间。
在监管高压下,众多上市公司或定增受阻,或并购夭折,或重组取消。上述101家小市值公司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因资本运作受阻而陷入困境。
例如,山东金泰于2016年4月26日因重大事项停牌,而后于5月11日进入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程序。6月17日,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稿出炉,新规则取消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提高对重组方的实力要求。为此,山东金泰中途调换重组标的,但最终由于对重组工作量预估不足,还是终止了重组。
*ST河化11月24日公告称,公司与拟购买标的资产的交易对方在估值、业绩指标等核心交易条款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决定终止筹划重组事项。11月3日,仟源医药宣布,公司定增申请未能获得证监会审核,长达近一年半的努力就此告负。
有投行人士表示,重组、再融资等新规出台,旨在打击扭曲制度初衷、扰乱市场估值、损害投资生态的行为,进而为真正服务供给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资本运作留足空间。而IPO常态化,则为市场持续带来新鲜血液,为内生增长的公司提供发展机会。
分化将继续
众多迷你市值公司在主营回天乏力之时,各显神通,展开自我救赎之路。同时,持续下跌之后,有些“烟蒂”开始被青睐,个别壳资源被资金当作“押宝”标的。
如国农科技近期被知名游资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无锡清扬路证券营业部大举买入。宁波中百虽然因徐翔事件陷入困境,但均胜电子控股股东仍现身其前10大股东。天晟新材11月29日晚公告,公司实控人增持公司股份249.43万股,致使晟衍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数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由29.23%增加为30%。民丰特纸控股股东也于10月增持200万股完成增持计划。
对于ST股来说,通过资本运作实现逆袭就更为迫切。例如,*ST东数今年曾两次重组未果,如今年全年无法扭亏股票将暂停上市。
在分析人士看来,如果的确未能保壳,相当一批ST股将按照规则退出资本市场。而如果不触及退市警戒线,却业绩低迷,毫无前景,这些个股则将变为成交低迷、甚至无人问津的“仙股”,难入主流资金法眼。
多年来的市场因素影响,A股长期存在“小而美”的情况,即公司市值越小,反弹力度越大,甚至有“每年固定买市值最小的公司”这种奇特的“最小市值投资法”。如今,市场风格已在变化,这一逻辑要重新考量了。
有研究人士表示,以供给侧改革为代表的供给结构调整,以及消费升级的需求结构调整,加速了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优胜劣汰,有利于行业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的崛起。今年以来,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中国神华、美的集团、伊利股份、恒瑞医药、京东方等一批行业龙头公司股价涨幅可观,不少公司股价甚至已经翻番。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