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炒股有风险!联通6天蒸发371亿,马云、马化腾等大佬的780亿也危险了)
炒股有风险!联通6天蒸发371亿,马云、马化腾等大佬的780亿也危险了
今年8月17日,中国联通(600050,SH)正式发布了混改方案,14家战略投资者向联通A股公司认购约90亿股新股,并向联通集团公司购入19亿股联通A股公司股票。
中国联通混改先行先试,对进一步深化国企具有杆杆意义,加之其引入的战略投资者既包括了百度、阿里、腾讯、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巨头,又有中国人寿、中国中车等大央企,因此备受关注。
▲《混合所有制改革及2017中期业绩》第二版
通过此次混改,中国联通发行股份募集资金780亿元,仅腾讯、阿里、百度三家公司就合计投资了223亿元。
然而,随着近期A股大幅调整,之前买入中国联通股票的沪股通资金已经被套牢,?而腾讯、阿里、百度、中国人寿等企业也可能面临集体被套的风险。
中国联通6天下跌15.01%,BAT危险了
根据中国联通混改方案,战略投资者购入中国联通股份的价格为每股人民币6.83元。复牌之后,中国联通曾经历过两个涨停板,股价最高达到了9.29元。在经历了两个月的下行之后,中国联通股价再次上扬,并在11月23日达到了8.44元。
然而,近期股市回调,绝大多数个股也开始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尤其是在11月27日,白马股和行业龙头股集体大跌令人意外,其中就包括中国联通。当天,中国联通一度触及跌停,最终收跌8.48%。今天(11月30日),中国联通再次下跌1.42%,股价收报6.96元。
资料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计算发现,从上周四的收盘价8.19元到今日收盘价,中国联通6个交易日下跌了15.01%,市值跌去了371亿元。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国联通的股价再下跌0.13元或1.86%,则将跌破BAT(百度、阿里、腾讯)等多家巨头每股6.83元的投资成本价。
内地优秀企业纷纷入股中国联通,外资看着也眼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沪股通数据发现,自从今年8月21日复牌后,外资(中国内地以外资金)通过沪股通大量买进中国联通,而从10月26日以后,外资买入中国联通的速度开始加快。沪股通外资持股中国联通的比例已经从8月份的0.4%左右上涨至了目前的0.959%,增持了大约1.18亿股,增持资金也是接近了10亿元。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根据股价估算,上述增持外资总体来看均已被套牢。
从目前看来,最有安全感的就是联通核心员工了,根据混改方案,中国联通向核心员工授予约8.5亿股限制性股票,价格为每股人民币3.79元。停牌时,中国联通A股股价为7.47元,也意味着,如果未来业绩达标,行权,这些员工能以不到4元的价格持有联通股票!
券商纷纷看好联通
此前,有香港的基金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外资的投资周期都较长,有的甚至长达数年,不太会考虑短期的波动。
另外,BAT等投资者他们的持股限售期均为36个月,也就是说,他们也是长期投资,至少3年后才能卖出。
虽然近期股价走势偏弱,但十月底以来,各大券商都对中国联通给予了“买入”或“增持”评级,纷纷看好联通混改。
资料图
10月30日,光大证券研报指出,此次中国联通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将与中国联通进行多层面的创新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而中国联通的基本面触底反弹,发展趋势有望向好,并聚焦5G的未来,还给予了中国联通9.96元的目标价,给予增持评级。
▲图片来源:中国联通官网
11月1日,东北证券研报称:
批文落地混改加速,实质性产品落地。10月11日定增过会,混改进程加速。联通已和BAT有类似大王卡、大小宝卡等产品推出,2I2C用户增量明显。后续跟各个厂商在各个领域将开展更多的合作,混改仍然任重道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