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血病“救命药”断供 已生产一年用量救急)
白血病“救命药”断供 已生产一年用量救急
浙江药企恢复巯嘌呤生产供应,第一批295万片做好发货准备
巯嘌呤片曾卖40一瓶,是在常规白血病治疗维持期口服必用的药。?网络图片
近期媒体报道的白血病短缺药巯嘌呤片市场断供问题,引起国家高度重视。据中国政府网11月2?0日消息,李克强总理对该问题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
11月21日,南都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针对该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此前已采取措施应对,近日浙江浙北药业已恢复巯嘌呤生产供应,第一批295万片(约可满足临床一年用量)已完成生产检验,做好发货准备。
儿科血液专家向南都记者表示,巯嘌呤是常规白血病治疗维持期口服必用的药,“儿童和大人一视同仁,药不能没有,所以公众称之为‘救命药’”。面对这次得到总理批示的救命药断供事件,学者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把这个批示作为一个契机,开辟一个对于小众药物(包括罕见病药物)的培育和扶持机制。
白血病“救命药”一度断供
“白血病患儿缺药将使这些家庭雪上加霜,要将心比心,高度重视所反映问题,抓紧采取有效措施,特事特办,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切实缓解患儿家庭的‘用药之痛’。”李克强总理在批示中说。
这份批示所描述的短缺药,指的是巯嘌呤片,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近日,媒体报道“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短缺,进口药一瓶超千元”引起社会关注,牵动着万千白血病患者家庭的心。李克强总理在批示中特别强调,有关部门要将“落实情况专项报告”。
南都记者在10个网上药店查询发现,一半药店搜索不到这款药,一半药店则显示巯嘌呤片处于“缺货”或“售完”的状态。
11月21日,记者在国家卫计委媒体沟通会上获悉,国内有巯嘌呤原料药批准文号生产企业3家,制剂生产企业6家,但仅有两家企业近两年实际在产。2016年下半年,因原料药价格上涨采购困难1家停产;2017年上半年,浙江浙北药业因GMP(备注: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停产,导致巯嘌呤出现较大程度短缺。
据悉,目前中国每10万人中就有4-6人患有白血病,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40%是儿童,并以2-?7岁居多。白血病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师晓东告诉南都记者,在实践层面,巯嘌呤片是在常规白血病治疗维持期口服必用的药。据了解,通过维持治疗,病人可延缓疾病进展,部分病人可达到延长生存期的效果。“不管儿童还是大人,只要是治疗白血病,这个药片都不可或缺。”她说,“所以社会称它为‘救命药’。”
“救命药”为何短缺
可喜的消息传来。国家卫计委药政司副司长张锋介绍,经过前期部门会商联动,近日,浙江浙北药业已恢复巯嘌呤生产供应,第一批295万片(约可满足临床一年用量)已经完成生产检验,做好发货准备。
“8月份的时候我们监测到的130多种短缺药品里,巯嘌呤就在其中,我们会同食药监总局和国资委立即进行了核查。”张峰表示。
像巯嘌呤这样用以“救命”的国产廉价药为何短缺?媒体报道称,曾生产过巯嘌呤片的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于2000年前生产过该药物,由于原料药供应短缺和产品价格低等原因,现已停止生产。谈及目前巯嘌呤片供不应求的现状,该公司回复,“这可能与市场总体容量小、生产成本高、产品中标价格低,以及部分制剂企业没有原料药合法来源等有关。”
今年6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指出,目前我国药品短缺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缺医少药”的普遍性短缺,而是少数临床必需的药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供应保障政策不够细化、相关环节衔接不够顺畅,部分药品临床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了解,短缺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用量小、利润低、价格低廉但又无替代药品,加上某些药品原料供应受季节等条件限制,以及涉及标准的制定和改变,造成断供。
这类药品短缺成因复杂。今年7月,国家卫计委对《实施意见》进行了解读,成因主要有四方面:生产性因素、政策性因素、机制性因素、投机垄断性因素。官方在政策性因素一项中分析称,短缺药大都是低价药和妇儿专科、急(抢)救药,目前对于这些药品生产的扶持配套政策还不完善,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
针对短缺药生产经营的问题,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告诉南都记者,市场化的模式是大量的生产与大量的销售,以产生高额的利润,小众药物很难产生利润。“既然是小众需求,就不可能形成市场格局。”他表示。
另一类短缺药主要是还未在中国上市的抗肿瘤药物、特效药、孤儿药等。南都曾报道,治疗罕见病戈谢病的唯一药物为“注射用伊米苷酶”。这种又称“思而赞”的药物于1994年在美国上市,每瓶售价2万多元,目前全靠进口且非一般家庭能承受,在中国只有少数地区将该药物纳入医保。
链接
市场撮合探索解决药品短缺问题
学者盼望制度化安排和建立预警机制
如何改善短缺药的现状?市场撮合是《实施意见》提出的解决药品短缺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据称是一种全新的办法和机制。
今年7月,《中国医药报》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协调指导药具管理中心完成了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青霉胺片两种市场短缺药品的市场撮合工作,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北京悦康凯悦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上药信谊药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将在后续一年半时间内按照撮合价格稳定供应相关药品。另外,辽宁、上海、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10个省份已按照撮合结果开展挂网采购,浙江、陕西正在按程序报审挂网采购。
市场撮合是解决药品短缺问题的一种探索,政府在其中起到“搭平台”“促对接”的作用,为供需双方提供一个有序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完善标准规则、供需信息咨商、监督诚信执行、维护供应秩序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成短缺药品持续稳定供应。
王一方总结,解决小众的短缺药,一是需要依靠价格杠杆,即国家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市场价格发生变化,二是需要公益性的转移支付。“亏损了怎么办?希望政府有一个特别支付计划,甚至动员社会的爱心企业,去为这些药买单。”他说。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