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FF上演控制权“宫斗” 贾跃亭开除两高管)
聚焦FF融资进程
近日,由贾跃亭投资、控股的超级汽车品牌Faraday Future(下称“FF”)发布了一则很令外界意外的微博,微博中FF宣布在美国旧金山时间11月10日,公司决定立即终止与CFO Stefan Krause、CTO Ulrich Kranz的雇佣关系。据了解,Stefan Krause曾在宝马、德意志银行任职,今年年初他临危受命担任FF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两个职务,负责FF融资等事宜。Ulrish Kranz 7月份入职担任首席技术官,主要负责电动车的研发和设计。两人被FF开除,被认为是没有给FF带来积极价值。FF甚至在声明中认为,Stefan Krause任职期间并无贡献,而且还有渎职行为,甚至有些行为已经涉嫌违法,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这一决定被外界认为是反常之举。一位乐视员工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贾跃亭对手下高管一向宽容,给以高额薪酬和股权,权限极大,即使高管犯了错误,也仅是削减权限而不削减报酬,甚至还会重新启用。
不过,在开除来自宝马的两位高管之后,FF的融资进程看起来更加顺利了。昨天,有媒体报道称FF获得了印度塔塔集团(简称塔塔)9亿美元的融资。虽然FF和乐视汽车中国方面都表示对此消息不知情,也未对融资进行任何披露,但众多投资方调研FF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多位投资人表示,FF的融资应该已经进入融资定调和收尾阶段,“相信会很快”。
至死不放弃控制权
为什么贾跃亭和FF会对工作八个月的CFO施以重手?
一位接近贾跃亭和FF的投资人爆料,同出于宝马的CFO Stefan Krause和CTO Ulrich Kranz,或与此前曝光的虚假融资文件有关。该文件内容是新的投资人将以1.5亿美金的投入,持有公司85%股份,债权人和团队持有另外15%,而贾跃亭和原创始团队退出。
据了解,凭借此前在宝马的工作经验和多年的行业积累,Stefan Krause曾经为FF找到意向投资者,不过前提条件是要求贾跃亭退出,由其来领导公司。
然而,贾跃亭和FF创始团队并不接受这样的条件,贾跃亭甚至多次表示,至死不会放弃FF的控制权。
据媒体报道,Krause在位期间,在融资之外还考虑部分被收购,当然也不排除破产申请。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媒体曾报道过一份暗示FF破产的文件,并称如果8月份仍然没有拿到融资,FF将根据美国Chapter 11条例申请破产。不过这份文件被FF予以否认,称该文件并不是出自于FF。有推断认为这份文件外流,可能是Krause一手导演,这成为其被开除的导火索。
贾跃亭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第一,FF的产品价值毋庸置疑,但也正因为此,有投资人希望趁这个机会控制FF。第二,FF破产谣言对FF融资的破坏程度难以估量,为有心人所为。
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旦贾跃亭放弃对FF的控制权,不仅此前投资无法收回,FF的高科技、高端电动汽车产业规划和技术专利也将与中国无关。
记者关注到,Krause发表声明称,自己并非被开除,而是在10月13日已经正常离职。而在FF内部论坛,有FF员工曝光了Krause在10月17日辟谣离职传闻的邮件,以及Krause、Kranz与员工在10月20日的会议安排。
投资传闻或刺激融资进程
近一年来, FF在遭遇了财务危机、员工离职和放弃内华达10亿美元工厂之后,外界对其能否成功渡劫的质疑已非常高。此次开除两位高管,被外界认为是对FF的再次负面打击。贾跃亭只能亲自挂帅推进融资等工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