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上市险企前三季原保费出炉:平安增三成 新华仍调整)
“回归保障”的监管导向之下,以传统保障业务为主的上市险企经营持续稳健。
日前,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太平(00966,HK)、中国人寿(601628,SH)及新华保险(601336,SH)这四家上市保险公司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保费收入公告。从数据来看,除新华保险受转型调整影响,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3.83%,其他三家公司业绩增速均比较理想。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今年1~9月,中国平安、中国太平及中国人寿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14.33亿元、1169.64亿元、4500亿元,同比增长31.29%、25.67%、19.59%。
从寿险业务结构方面看,上市险企普遍采取了“强化个险,发展期交”的转型理念。以平安为例,今年前9月,公司的个人业务占全部寿险业务的比例已经达到95.85%,其中的续期业务占比也接近六成。东北证券分析指出,当前寿险回归“个险为王”的经营思路,上市险企个险渠道坚持转型拉长期限,实现续期拉动总保费规模抬升。
三险企原保费收入增加
截至目前,共有四家上市保险公司披露了今年1~9月的保费收入情况。由于更加倚重传统保障业务,在“回归保障”的监管号召下,上市险企一直保持了比较亮眼的业绩。
具体来说,今年前9个月,中国平安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14.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1.29%,增速领跑四家上市险企。
从子公司角度来看,据中国平安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涨势最为强劲的是平安健康,其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58亿元。由于基数较小,平安健康的保费增幅达到了172.96%。其次为平安人寿,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979.07亿元,同比增加36.35%。此外,平安财险和平安养老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达到了1575.07亿元和143.61亿元,同比也有23.61%和14.51%的增长。
除中国平安之外,中国太平与中国人寿也录得了两成左右的保费增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公告发现,中国太平在前9月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69.64亿元,增幅达到25.67%。旗下太平人寿、太平财险及太平养老的保费收入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增幅分别为27.8%、14.42%和22%。
中国人寿公开的保费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9月30日期间,公司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4500亿元,与去年同期3763亿元相比有接近20%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披露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的四家上市险企中,仅有新华保险一家录得了负增长。受转型调整影响,新华保险最新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898.40亿元,同比有3.83%的减少。
事实上,今年以来,新华保险一直在贯彻落实“银保渠道主动收缩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取消趸交业务计划,聚焦期交业务”的转型策略。新华保险中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新华保险个险渠道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0.8%,相反,银保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大幅减少61.3%,其中,银保趸交的保费更是下降了99.8%。
而对于略微下降的保费收入,业内也早有预期。相关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新华保险的转型力度够大、决心够强,这种调整肯定会反映到经营数据当中。”
寿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实际上,新华保险转型部署中的“聚焦期交”也是几家上市险企寿险业务调整的主流方向之一。目前,在“回归保障”、“回归本源”等监管号召之下,上市保险公司普遍把“强化个险、发展期交”作为人身险业务的转型主题。
以中国平安为例,今年1~9月,该公司95.85%的寿险业务由个人业务组成。与上年同期的94.32%相比,这一比例有所上升。
中国平安方面表示,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以平安人寿、平安养老及平安健康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数为统计口径,中国平安通过这三家子公司经营寿险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在上述全部的个人业务中,续期业务为1748.07亿元,占比达到58.09%。而去年同期,这一比重为58.80%,续期业务占比大致稳定在六成左右。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