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阿里、腾讯、三通一达都想做保险?最全分析来了)
哪怕一家中小型保险公司,一年的保费收入也不菲。
2017年,与你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业都与保险公司挂了勾。你收的快递,住的房子,打车、社交旅游用的APP,每一家公司的背后都藏着一家或者几家保险公司。拥有一家保险公司,不仅是实力与远见的象征,也意味着企业有未来的竞争中有更多的话语权。这些新型保险公司与90年代兴起的中国第一代传统保险公司不同,新型保险公司大都起源萌芽于互联网公司,是他们首先发起了避免错失行业红利的卡位战。
10月15日,微民保险代理公司获得保监会批准,经营保险产品代理销售业务。这家公司由腾讯联合台资企业富邦财险成立。腾讯持股57.8%,是第一大股东;富邦财险持股31.1%,为第二大股东。其实,腾讯在几年前就同阿里、平安等股东共同出资建立了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这家公司在9月末刚于香港上市,目前市值百亿。
10月13日,申通快递与韵达股份发布公告称:拟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中邦物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总计10亿元。股权结构显示,除了申通与韵达,圆通和中通也在股东之列,四家分别出资1.6亿元,各持有中邦保险16%的股权。
除了上述几家外,蚂蚁金服也在2015年底成立了保险事业部。之后还控股国泰产险,持股比例达到51%,同时发起成立信美相互人寿保险社。2016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与中国太平、太平人寿等企业,一起成立阿里健康保险公司,从事互联网健康保险相关业务。2016年8月,由复星集团联合几家股东发起的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获准筹建,注册资本为5亿元。
哪怕一家中小型保险公司,一年的保费收入也不菲。保险业近几年保费收入持续走高,也吸引了投资人、传统企业,互联网以及金融集团的更多的关注,纷纷申请成立保险公司。
首先,保险是一家大型综合金融集团要做生态圈的必备业务。要做金融,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拥有一家自己的保险公司才可以和传统综合金融集团相抗衡,更何况中国未来保险业万亿市场份额。而三大主要保险品种:寿险、财险、产险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腾讯、阿里几年来通过并购、合资与官方申请一直在筹集牌照。此次,微民保险的保险代理牌照,虽然没有设计研发保险产品的资质,但却可以通过代理渠道打通腾讯的交互交品,如微信、QQ上都可以进行保险产品的销售。如果说腾讯正在以流量为优势切入保险业,那么阿里就是以电商场景为优势切入保险产品,如与淘宝相关的退运费险。
保险代理牌照值多少钱,可以从刚刚上市的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的一组财报数据中感知。2013年9月份众安拿到牌照后,就围绕阿里巴巴生态电子交易过程当中产生的风险推出了退运险产品。在众安2016年财报中,其他险种(主要为退运险)的保费收入依然排在最前列,为13.37亿元,约占了2016年总保费收入的三分之一。在众安的财报中还可以看到,过去三年其向蚂蚁金服支付的技术服务费分别为2280万元、30470万元和43770万元。
这也是为什么四家竞争激烈的快递公司抱团建立自己的保险公司。当然,能否获得批筹还是未知数。但是,一旦快递公司有了自己的保险公司,那么无论是货运险,退运险,还是派送人员自身的安全险,都要以不用再和第三方合作。
其次,保险业务带来的低成本资金太过诱人。保险资金比银行的成本还低,动撤百亿的保险资金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比开家银行的现金流还吸引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放眼全球,百亿甚至千亿保险资金的注入,对于企业未来增长和资产配置都非常有利。排除风险准备金,险资的投资方向也可以更多的倾向完善企业自己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形成良好的综合金融闭环。
最后,快速卡位,积累先发优势。中国的互联网保险从模式上看分三种,如从产品层面切入创新,这包括众安、小雨伞、悟空保、人人保险等;有的在做第三方比价平台和代理人升级,如微民保险;有的则直接提供管理保单等解决方案的to B市场。这些公司的模式虽然可以复制,但是,公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掌握的数据、技术优势,以及互联网保险产品的设计、运营、销售规律却需要时间与纠错积累。而一旦掌握资源、技术与数据的运营能力,从定制化、场景化再到智能化的转变就变得顺理成章。而在这一过程中,公司的综合人才积累也是另外一种软实力。既懂保险又懂技术同时又能深谙互联网保险产品的风险定价的综合人才,都将是未来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腾讯、阿里还是四大快递公司,积累人才、技术、产品运营与销售能力都是卡位战中激烈交锋的火点。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产业繁华背后的隐忧。如保险产品与互联网场景结合后对于风险定价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一旦风险定价过高会失去客户,过低又极易造成亏损。现在,互联网保险公司不盈利已经是常态。
而互联网企业联合场景所做的代理渠道销售,更多的也只是入口优势。如果不对用户体验以及个性化的智能投保加大投入,很可能引起用户反感。如近期携程出现的保险产品隐形销售,导致这家公司的品牌信誉度,一夜之间崩塌。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