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讯,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除了要深入挖掘平台本身的价值之外,变现也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修课。
然而对于巨头来说,“流量易得,方法难寻”,目前,“流量变现”问题主要集中在缺少强大的变现渠道上。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现金贷逐渐映入了流量巨头们的眼帘。今年以来,搜狐、网易、新浪、暴风、聚美优品等流量巨头都试图在现金贷领域大展拳脚,欲享受流量所带来的红利。
纷至沓来
3月,暴风旗下北京濂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运营现金贷平台“暴风借到”。
5月,新浪上线一款小额现金贷产品名为“新浪有借”的产品,正式进军现金贷。
近期,聚美优品CEO陈欧亲自为其旗下现金贷产品“颜值贷”代言。
有分析人士认为,吸引流量巨头涉足现金贷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有自身流量加持后,节省了部分成本,降低了准入门槛。二是,现金贷的流量变现能力强。
据了解,除去难以控制的坏账、风控等成本以外,现金贷其他的成本主要集中在获客和资金上。
其中,行业平均获客成本在百元以上,资金成本在10%以上。这也正是流量巨头的优势所在,流量为其降低获客成本,自有资金为其降低资金成本。
同时,现金贷的变现能力极强,据上海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2017中期业绩快报显示,其旗下的现金贷业务“2345贷款王”净利润为4.5亿。
有业内人士指出,“关于现金贷监管的相关政策还没下发,有可能这些企业还没开展相关业务就要面临整改,此时涉足现金贷不是明智之举。”
风险难测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下发了《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提示现金贷利率畸高、暴力催收等风险,并将现金贷纳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随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地也连续发文整顿“现金贷”业务。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在《通知》下发前,现金贷行业的利率良莠不齐,而在《通知》要求平台自查后,利率确实有所下降,但多数平台的利率仍在国家规定的36%以上,一旦政策明确划线36%,九成以上的现金贷平台将面临整改、转型和退出。
经过短暂的“潜伏期”后,不少平台脱下了现金贷的外衣,披上了金融科技、助贷机构等的新外衣,并开始了漫长的转型之路。
有专家认为,目前,市面上的现金贷平台数量较多竞争较大,而跨界的企业在互联网金融基因、风控和反欺诈经验上匮乏,多年积累下的流量很难派上用场。同时,现金贷存在的运营风险、道德风险、信用风险、骗贷风险等将在刚刚涉足的企业中进一步放大。
此外,该专家表示,“金融的风险难以控制,企业跨界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其主营业务。企业如果跨界做金融可以对接一些合作机构来降低风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