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酷骑和小蓝,这些共享单车的输家们到底错在哪?)
2011年底,千团大战正酣,大众点评、糯米、嘀嗒团、满座、拉手、窝窝团、24券、团宝群雄并起,有趣的是,前四家布局了25到30个城市,后面四家布局了150到300个城市。
结果,布局少的大众点评和糯米活了下来,其他多的全部灰飞烟灭。所以,扩张速度过快其实是不行的。
当然,最后的赢家是美团,美团当时布局了94个城市,不少也不多,美团选择了一个中间的位置。
为什么呢?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后来说到:“分胜负,说白了就是比体量和比财务状况。你的体量大,但是亏了很多钱,你也很难胜出。体量大,亏的钱和竞争对手差不多,那就有机会。比体量比财务状况的话,就是比投入产出比。”
归根结底,美团选择了一个最符合自身实际的扩张策略,没有为了烧钱而烧钱。
而酷骑显然没有吸取这个教训。
没能带来融资的土豪金
今年6月,酷骑CEO高唯伟高调发布引爆眼球的“土豪金单车”。土豪金单车的造价在1200元左右(也有一说是1500元),比300元的ofo小黄车要贵上4-5倍,比一般单车贵两倍,在共享单车行业算得上高档单车。
土豪金单车配备三项所谓的“黑科技”,即智能升降座椅功能,无线和有线的手机充电功能;智能语音锁功能,均是ofo和摩拜都没上线的功能。其中的充电功能将使酷骑在成本上增加10亿元。
今年8月,如果酷骑没有集中爆发押金难退的问题,高唯伟还可能推出携带“共享雨伞”的4.0版土豪金单车,结果现实给了他一个巴掌,原以为土豪金单车能吸引投资,但就是没人给投钱,最终欠下了5亿元债务,蜂拥兑换押金的用户把通州万达的酷骑总部挤得水泄不通,他本人也因此下台。
说到烧钱,曾经的拉手网是前车之鉴,在千团大战初期,拉手网是融资圈红人,2011年4月,拉手拿到B轮1.1亿美元融资时,美图只拿到A轮2000万美元融资。但是,拉手拿着钱,就疯狂地在地铁公交登广告,甚至花巨资请来葛优做代言人,买下天价的央视广告。结果呢,效果微乎其微,2011年底,美团的销售额反而成了第一名。
更何况,酷骑大笔撒钱的背后却没有任何外部融资,失败是必然的。
值得玩味的是,给酷骑提供“充电”功能的海尔无线和提供“共享雨伞”的深圳伞多多公司,都是高唯伟投资的公司,前者投了A轮的3000万元,后者是天使轮的100万元,都是话语权较大的天使投资,这背后是否藏有猫腻还有待考证。如今,酷骑声称四川某企业用10亿买下酷骑,这家企业是否和高唯伟及其团队有关系,也值得怀疑。小蓝危困
“我见了200多位投资人,主流投资人都见了一遍,但没有人愿意投,不会有人在两家百亿美金的企业打得火热的时候再去投资一家小公司。我绝对不会再碰那种纯玩钱的项目。”
这是网约车大战后期,爱拼车的创始人杨洋说的话,而这正是小蓝面临的困境。
今年1月,小蓝拿到A轮4亿元融资后,至今没有融资的下文,而摩拜和ofo在六七月份,分别完成超6亿美元融资和超7亿美元的融资。
小蓝单车CEO李刚曾透露B轮融资将在今年3月中旬公布,但三个月后,融资流产。有媒体也曾报道小蓝曾向ofo、摩拜提出收购意向,结果遭到拒绝。
如今,小蓝的危机已经开始显露:还是押金难退,而且小蓝单车还将购买半年特权卡的用户强制升级为全年特权卡,导致该项费用的退款时间延长半年。
押金难退,这是共享单车行业最敏感和最致命的问题。
小蓝单车处于行业第三的位置,虽然和头部的ofo、摩拜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小蓝单车在用户体验上绝不输于ofo和摩拜,尤其是小蓝的变速车,获得了很多骑行爱好者的青睐。
但是,背后也是高昂的成本,摩拜1.0版的单车成本是3000元,后来降低成本,推出摩拜Lite,成本在千元左右,而普通小蓝单车的成本要高于摩拜Lite(低于2000),小蓝的变速车成本则超过2000元。
此外,小蓝单车也是率先开展价格战的二线品牌,3月5日至8日,小蓝北京用户完成一次骑行多送100元骑行额。3月9日,小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免费骑行一周活动。此后,又开展扫描返现300元的活动,并不断加码。
在缺乏足够弹药的情况下却无惧成本,和酷骑不同,这源于李刚对行业的认识,他认为“弹药好不好”和“弹药足不足”是影响共享单车最重要的因素,但小蓝把骑行体验(弹药好)放在了最优级上。
李刚甚至对骑行体验有执念,他曾说:“我们是在做一件用户很喜欢的事,是一件很美好很有意义的事情。就算不考虑盈利,又能怎么样?”
不过,目前来看,小蓝对骑行体验的追求并没有击中行业的核心痛点,还没有人认为小蓝单车凭此就可以撼动ofo和摩拜的地位,这也是小蓝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
共享单车创业者错在哪里?
小蓝和酷骑的困境不是共享单车行业的第一次,之前,卡拉单车、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都成了先烈,只是,后者投入小、体量小,在共享单车领域属于末流,而小蓝和酷骑确是行业的第二梯队成员,在各项数据上均排在3-5名的位置。
当小蓝和酷骑均遭遇融资困境时,共享单车行业的洗牌风暴才算真正来临。
ofo和摩拜已经占据了大部市场份额,在海外市场又占得先机,在整个中国市场新增用户已经逐步放缓的情况下,其他品牌很难有赶超和错位竞争的机会(更何况酷骑单车6月份的用户增速位于行业第三),投资盈利的可能性无限缩小,投资圈显然不愿意再投钱,这引起的连带反应或许是:其他共享单车品牌将同样遭遇融资困境。
Trustdata数据显示:共享单车新增用户从2017年4月开始放缓
Trustdata数据显示:酷骑单车6月新增用户位列行业第三,势头强劲
造成今天的境地,或许不怪ofo和摩拜是行业先驱、资本红人,而是其他共享单车企业实在太过弱小,失误太多。
从去年中下旬开始,共享单车的融资进入开车道,去年9月,摩拜C轮融资1亿美金,把共享单车的融资规模从千万级别拉升至“亿美金”计数的级别,一个月后,ofo获得C2轮1.3亿美元融资。
与此同时,共享单车品牌也开始迅速兴起,hellobike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小鸣单车获得1亿元A轮融资,一步单车获得2亿元融资,优拜单车整个A轮融资达2.5亿元。
一开始的时候,从融资规模看,ofo和摩拜是绝对占优的,但是,所有参与者对整个市场其实是模糊的,其他品牌并非没有一丁点机会,但一年过去,ofo和摩拜成为霸主,而其他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为何会落到如此境地呢?
比达咨询数据显示:其他品牌市场份额为8.7%
比达咨询数据显示:其他品牌市场份额为7.4%
9月23日,“第三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朱啸虎说,目前共享单场行业的格局已经确定,基本上前两家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占有5%。
共享单车的风口一如团购、网约车等其他的风口,同样是群雄并起,资本、战略、执行力追逐混战,但积累起的海量经验教训却没有被后来者记取,这无疑是令人失望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业绩爆雷,股价遭重创拖累全球股市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