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讯,万众瞩目的众安保险在本周一开始公开招股,28日正式交易,港交所金融科技第一股正快速走来。
在9月18日召开的招股发布会上,众安保险就公布了具体的招股细节:
这次全球发售合199,293,900股股份(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其中95%为国际配售股份,其余5%为香港公开发售股份;招股价为53.7-59.7 港元,假设以招股价范围中间价定价,所得款项净额为 109 亿港元。
而同时公布的最重磅的消息莫过于,日本软银集团下属全球最大私募基金愿景基金出资5亿美元,认购发行的36.08%股份,成为众安保险的基石投资者。
9月21日结束公开招股,最新的信息显示,众安的认购十分火热。
据报道,香港6家券商总共预留500亿元孖展额度供申购,但招股首日即超出预留额度。券商界估计最终冻结资金至少达到2500亿港元,甚至达到3000亿港元,问鼎今年“冻资王”。众安在线IPO公开认购超额逾400倍,IPO定价59.7亿元, 区间上限发行。
根据招股价59.7港元计算,众安的市值约 859.63 亿港元(730亿人民币),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踊跃参与认购,毫无疑问,市场是非常认可众安的估值的。被软银下注的金融科技第一股——众安应当估值几何?
一、保险估值还是科技估值?
传统产险类公司通常使用ROE、PB等进行估值,包括中国财险等。众安保荐人之一瑞银给该公司的预测市净率为2017年3.6-5倍,而中国财险的市净率为1.38。若是按照传统保险市净率,众安的估值约为184亿元人民币。
现在市场独宠众安,仅仅是偏爱吗?绝非如此,众安诞生时的基因就有别于传统保险,众安采取的是全新的商业模式,拥有独家的技术和大数据,更像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众安高增长、高科技、大数据和全新商业模式的特性都与互联网科技公司相同。
1、高增长
保费高增长就可以看出众安的与众不同。
从2014年到2016年,众安的总保费复合增长率达到107.2%;已赚保费净额由2014年7.12亿大幅增至2015年19.21亿,并进一步增至2016年的32.25亿元,三年来已赚保费复合增长率达到112.8%。
而中国财险2016年的保费收入为3112亿元,但是增速为10.5%,近三年的保费复合增速约为11%。
众安五大生态系统保费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其中,消费金融、健康、车险的增长尤为迅猛;未来三年,众安科技有望实现指数化增长。
2、高科技与大数据
众安的员工组成结构和费用支出结构与传统保险有天壤之别,更像科技公司。众安雇员主要是技术人员,截至2017年3月31日,众安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数量为860名,在总体雇员数量中占比超过50%。研发费用占比也明显提升。
从一开始使用的云系统,再到众安自己的区块链都是众安技术员一针一线自己缝出来的。而技术推动保险业务在产品设计、定价、销售和理赔运营全面线上互联网化,实现零线下代理人,众安同时还对外输出技术,并以此作为核心业务的另一部分。
而截至一季度末,众安已经拥有超过5亿的用户,三年多时间,能积累如此多的用户,传统保险公司是难以做到的,而且用户复购率达到78%。海量数据能完善客户画像,实现精准定价和动态定价,同时能有效控制风险。
3、全新的商业模式
众安的商业模式是保险+科技。
虽然同样经营保险业务,但并非所有保险业务众安都会进入。而一项重要的评判指标是,是否需要运用前瞻性的新技术、大数据在生态中提供科技服务。通过场景化的设置开发和提供创新的风险解决方案,针对用户痛点,与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的领先企业合作,填补传统保险未能满足的市场空白。比如步步保、碎屏险等。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未来新场景空间和生态将日益多样,使得众安的业务可以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且规模化后具备比传统行业更大的利润提升空间。
由此可见,众安的形态更接近一家科技公司。科技公司的估值模型也更适合这类极力探索“互联网+金融”的主体。
二、模糊的正确和精确的错误
众安作为第一只新经济股,又是第一只保险科技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如果单纯的用传统的PE和PB估值,就容易犯了估值谬误。
众所周知,互联网企业大约经历三个阶段:初创、成长和成熟阶段。在经过初创期投入,承受亏损,快速扩大规模完成用户积累,而后高速成长,最终实现盈利王者归来。
而众安则是具金融属性的科技公司,在初创期就实现盈利,从这点看,又胜于普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而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市值与利润并无相关性。亚马逊基本维持盈亏平衡和亏损,但是市值却不断创新高。
对于互联网科技公司核心的估值逻辑是,用户量、单个客户贡献和市场份额等指标。
而众安每个客户平均的保费金额保持高速增长,几乎每年翻倍。这次上市后,品牌力增强,在消费金融、车险和健康险发力,可以预见未来单个客户贡献必然继续飙升。
而5亿用户中复购率超达到78%,人均保单数量也稳健上升,说明具有良好的客户粘性。
而如果参考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发现都不便宜,众安现在的估值还是合理的。
这类公司往往具备两个特点:首先,属性为金融科技,即通过技术驱动金融产品和生态的变革;其次,已具备相当规模。
比如蚂蚁金服,2016年4月,其完成B轮融资45亿美元,估值高达600亿美金(约3895亿人民币),2015财年市盈率为77倍。而据外媒数据,其最新估值可能已达7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80亿。
又如陆金所。2016年初,其宣布完成总金额12.16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达到185亿美元,尽管后来受到监管收紧的影响估值增长可能放缓,但根据爱分析最新发布的互联网金融百强榜单,估值已攀升至1366亿人民币。
简单粗暴采用PS参考科技巨头进行估值,也可以反映出众安现在的估值位于合理水平。
巴菲特曾说过,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应该认识到众安作为第一只保险科技上市股,代表的是未来,如果现在的估值考虑到未来这个因素,众安甚至是低估的。
现在,保险科技市场还是蓝海。
根据 Oliver Wyman 报告,按保费收入计,中国保险科技市场于 2016 年为人民币 3,630 亿元,并预期于未来数年快速增长,于 2021 年将达到人民币 14,130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31%。提前卡位,让众安规模占据领先优势,未来将实现指数化增长。
而互联网的马太效应十分明显,纵观古今中外,不论电商,还是社交,都呈现赢家通吃,寡头垄断的格局。
无疑,众安就是一头畅游在保险科技蓝海的独角兽,稀缺性不言而喻。而市场也难以找到可以参照进行准确地相对估值的公司。
科技是普罗米修斯盗下的火种,是原始时代的石器,为现代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科技遇到商业贸易,于是诞生了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科技遇到社会交际,于是有了FACEBOOK和腾讯;这次,科技遇到了保险,于是有了众安。众安就是代表未来的保险,未来会演绎出无限的憧憬。
如此说来,今日的众安就像昔日的腾讯。
如何实现1个亿的小目标?13年前,买22万元的腾讯股票。但是鲜有人能在2004年腾讯上市就买入持有至今。腾讯挂牌时,也处于发展初期,拥有大量客户,但是却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其后,随着业务持续发展,腾讯的股票一涨涨了13年,股价是当年的400多倍,回过头看,当时给腾讯的估值即使多么精确,仍是个错误。
现在的众安就跟昔日的腾讯一样,拥有独家的科技和海量用户,况且众安的商业模式是要比当年的腾讯清晰的。相信在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后,边际成本降低,无论承保业务还是科技业务,众安在2018年都能实现盈利。而待众安的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利润水平上升,估值也会水涨船高。
小结:
保险科技第一股上市遭到投资者热捧,市场最关心的莫关于其估值。价值是客观的,估值是主观的。一万个投资者可以对众安有一万个估值标准。但是,市场的结果也是客观的,投资者热情的认购已经说明一切。
或许,沉浸在财务数字中能计算出精确的估值,但却只见树叶不见树林。而模糊的正确远胜精确的错误。众安作为保险科技的独角兽,代表的是未来的保险,先发优势将使马太效应不断加强,未来终归是属于众安的。大道至简,如果我们认识到投资众安就是投资未来,那么又何须在估值上锱铢必较呢?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