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享充电宝企业开始”倒闭” “国民老公”王思聪要赌赢了?)
聚焦·共享经济新变化
共享充电宝今年来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特别是在聚美优品CEO陈欧3亿元投资共享充电宝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后,更是引来诸多猜测。同时,因为“国民老公”王思聪与聚美优品陈欧的一场关于共享充电宝的“吃翔赌局”,让共享充电宝被更多人所熟知。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王思聪似乎要赌赢了。
近期有消息称,共享充电企业Hi电正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旗下200多名员工涉嫌暴力裁员。
除Hi电窘境,其它共享充电企业情况又如何呢,至少从投资金额上来看,共享充电宝项目已经不再有那么多热钱涌入,而此前陈欧信誓旦旦表示继续对共享充电宝项目注入资金也没了下文。
不过,也有共享充电宝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还处于跑马圈地的早期阶段,“对产品的研发、铺设及拓展多渠道,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培育市场和培养用户黏度等,才是当前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工作核心。”
共享充电宝“倒闭”
最近有消息称,共享充电企业Hi电正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200名左右员工面临裁员命运。更令人惊讶的是Hi电的裁员方式:将员工从原工作城市调至边疆省份的边疆城市,并规定24小时内自费至新岗位报道,三日之内若无法到岗工作则被视为“自动离职”。
现在,这些员工已经建群、准备组团维权,他们对Hi电的不满主要有两点:一是拖欠薪资;二是暴力裁员。对此,Hi电创始人刘文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该传闻拒绝正面回应,并表示不愿多谈。
公开报道显示,Hi电在今年4月份宣布完成两轮融资:天使轮金额在数千万元,由志拙资本领投,非同凡想创投以及四位知名个人投资者跟投;A轮金额近亿元,由光速中国领投,某知名基金和老股东跟投。
如今,相距上轮融资还不到半年时间的Hi电,却身陷暴力裁员、欠薪等传闻漩涡之中。
公开资料显示,共享充电宝行业目前主要有三种主流模式:一是主攻商场、车站等大场景的大机柜模式,以来电为代表;二是主攻餐厅、咖啡馆等小场景的小机柜模式,以街电为代表;三是主攻餐厅、咖啡馆等小场景的桌面固定模式,以小电为代表,Hi电属于第三种。
近几年共享充电宝已然成为创业“风口”,数据显示,2016年分享经济融资规模达到了1710亿元,同比增长130%,今年更有20多家企业在两个月内拿到了总计十几亿人民币的投资。
王思聪要赌赢了?
热钱快速涌入共享充电宝项目,还引来“国民老公”王思聪与聚美优品陈欧的一场”吃翔赌局”。今年5月4日,共享充电宝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聚美优品陈欧3亿元投资,占股比例约为60%,陈欧出任董事长。
随后,王思聪公开在朋友圈中表示,不看好共享充电宝。陈欧在微博上高调回应该事件,称不要因为“你(王思聪)的情绪,不让这个项目入驻万达”,翻看陈欧近期微博显示,其正在大力鼓吹共享充电宝的好处,称街电完全改变了他的行为习惯,相信共享充电宝一定会成功。
不过从近期陈欧微博动态来看,关于共享充电宝的分享内容已经不多,并且8月30日,其还在微博上公开回应称,“第一,有质疑聚美投资影视和街电,不务正业的。事实上,都是为了流量,流量向超级app聚集,越来越贵。通过成本更低廉的方式获取流量,是一个企业运营逻辑;第二,说街电没钱融资失败的。回头给你看账户。
街电账户没有晒出来,但从实际行动来看,陈欧当初曾表示“聚美优品对该项目(共享充电宝)的投资无上限,未来3个月内,将继续注入几十亿元的资金。“事实上,从公开消息来看,并没有进一步的投资动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