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监管,这道门槛你躲不了

ICO监管,这道门槛你躲不了

9月7日讯,近期由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一纸《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公告如核弹般在币圈内引爆,多数媒体更是直接宣判ICO属于非法,“一刀切”、“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让人觉得尴尬的字眼都往ICO的身上扣。村夫此前也错以为ICO在国内已踏入墓穴,然而事情并非多数人想的那么简单,昨日,先是外媒报道加拿大批准首例合法ICO项目,将其列入监管沙箱,晚上,CCTV 则再次将焦点对准了ICO这个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胡滨回答主持人称:

“我们这一次叫做停止代币发行,不是禁止代币发行,停止的是非法代币发行,因此,本身ICO的这种发行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也有它的合理性,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防止利用它作为欺骗投资人的工具,我们在叫停以后,下一步的工作是要清理整顿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然后制定相关的规则,明确谁来管怎么管,下一步才能规范发展。”

等等,不是禁止,是停止……

让我们再回顾一遍《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公告,其中提到:

“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公告的第二条则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文中明确用到了“未经批准”、“涉嫌”、“不得非法从事”这几个词。

而这几个词,或许也为将来的一些变化埋下了伏笔……

全球区块链竞争局势加剧,ICO监管成为躲不过去的一道坎

起初,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提到部分ICO代币属于证券,应受证券法监管,而这也拉开了监管ICO的序幕,此后新加坡证监会跟风发表了类似的看法。

不少ICO项目方并不希望被监管琐事缠身,因此在代币销售阶段明确提到禁止美国人和新加坡人参与,当然也有个别明确不涉及证券的项目方称欢迎全球各地的公民投资。

而ICO发展已变得极不理性的中国,更是迫切需要监管的区域。

媒体报道称,90%的ICO项目属于垃圾,很多甚至是诈骗,属于非法集资,依村夫来看,这种说法甚至有些保守,这一领域的鱼龙混杂程度或许要远超你的想象。

行业需要整顿,这是业内的共识,也是政府的共识。

早在7月份时,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发表过一篇重磅文章《数字加密代币ICO及其监管研究》。

姚所长在文中建议适当给予 ICO 项目包容性豁免,并建议开展 ICO 监管沙盒:

一是选择监管沙盒使用者;

二是授权与白名单管理;

三是投资者保护;

四是监督管理;

而这些建议,与当前央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公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村夫认为,政府是看到了行业当中的“乱”,什么“嫩模链”、“上天链”、“中医链”…… 各路牛鬼蛇神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奇葩的是,不少人为这些离谱的项目买账。

这种畸形的发展已严重歪曲了ICO和区块链的形象,在村夫看来,这是中国政府这次雷霆打压行动的导火索,其目的是为保护投资者。

所以,参与那些垃圾ICO项目的投资者们,感谢中国政府的打压行动吧!没有这次强制清退政策,你的钱极有可能会打了水漂。

而优质区块链项目团队及投资者,你们也无需气馁,国家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看好程度依旧是战略级。

随着全球各大政府对ICO的态度逐渐清晰,预计我国政府的监管者们也会加快推出清晰的监管政策。

现阶段,该做些什么?

好好配合政府,该清退的清退,该消停的消停,开发团队则继续耕耘产品,切莫踩监管红线,等待政府发布下一步的监管指引。

至于投资者,大家都是成年人,也就多说无益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9-07
ICO监管,这道门槛你躲不了
近期由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一纸《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公告如核弹般在币圈内引爆,多数媒体更是直接宣判ICO属于非法,“一刀切”、“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让人觉得尴尬的字眼都往ICO的身上扣。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