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讯,刚刚过去的8月是移动支付市场争夺战的最火热月份。微信和支付宝两大巨头纷纷斥巨资以补贴形式发放鼓励金,刺激用户在线下移动支付。
微信今年喊出的口号是“打造年度智慧生活狂欢节”,请了华晨宇、宋佳、朱亚文等10余位明星来为“无现金支付”造势。支付宝的营销举动则更加直接——送黄金。8月8 日当天,黄金总额达88888 克,中奖人数188 万人。根据金价,相当于支付宝一天送出去了2400 多万。
无独有偶,运营商“派系”也在这一时段加入战局。中国电信旗下翼支付与小米公司宣布共同发布翼支付红包卡,小米用户在享受正常套餐服务外,每月按比例获得翼支付“红包”,相当于一定比例的“返现”。试图通过送话费的力量争夺市场份额。
事实上,三大通信运营商本是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先行者。早在201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向中移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及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而微信支付的诞生已在近两年后的2013年。
但据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支付宝、微信支付已经拿下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超过90%市场份额,剩下的200余家公司共同争夺仅不到10%的“领土”,三大运营商正位列其中。
同样掌握着巨大流量,并且早早入局移动支付,三大运营商与微信支付宝两大巨头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运营商做金融还有机会吗?
电信的“小三战略”
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的支付业务发展最为靠前。2016年,其支付业务翼支付全年交易额超过人民币1万亿元。中国移动紧随其后,中国移动CEO李跃对外透露,其“和包”业务年交易额达到1万亿元;中国联通则被遥遥甩在了后头,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联通对旗下“沃支付”的期望是2018年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
尽管如此,与微信、支付宝数万亿元级别的年交易额相比,运营商们显得并无优势。
面对两大巨头占据超过近9成市场份额的现状,中国电信旗下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罗来峰表示,“中国市场很大,就像现在中国现在有100多家银行,每一家银行都生存得很好一样,第三方支付市场也还有空间。”
翼支付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电信全资子公司。根据中国电信“转型3.0”计划,中国电信将重点建设五大生态圈,其中之一就是互联网金融生态圈,而翼支付则是中国电信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关键支点。
仅从月活用户来看,电信旗下的这款移动支付软件的表现称得上亮眼。来自易观的数据显示,2017年6月,在本土支付类APP中,支付宝APP月均活跃用户超过4.17亿,排名第一,翼支付APP月均活跃用户数1100万,排名第二(该咨询机构认为微信不是独立支付类APP,所以并未将其纳入统计)。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跟着微信和支付宝,保住第三的位置,但又得和第四、第五拉大距离,将它们远远甩在后面。”一位翼支付内部人士向钛媒体透露,这正是他们的“小三战略”。
“小三战略”的关键一步是其对于盘活话费的尝试。
“原来我们在发展电信用户是靠送手机或者送通信费,现在把这个变成翼支付金,他只能从翼支付这里使用,这部分钱不能提现,但可交话费、可购物、可加油、可交水电费等。”罗来峰表示,今年上半年针对900多万用户已经累计发放了9.6亿元的翼支付金。
而文章开头提到的电信与小米的合作正是为了推广翼支付红包。罗来峰透露,翼支付已成为小米商城的支付通道之一,小米商城也已进驻翼支付APP。
联动、移动的棋局
与中国电信相比,中国移动对于支付业务的关注程度相对较弱。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支付业务的其运营主体只是湖南移动下属的二级子公司,在集约统筹全集团支付业务过程中存在一定掣肘和局限。
从推广思路来看,中国移动下注了NFC支付。NFC是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用户通过手机与POS机等进行本地通讯完成支付,不需要使用移动网。
但遗憾的是,过去几年正是二维码支付风起云涌的时代,中国移动的支付业务始终没有获得发展良机。有业内人士公开表示,“中国移动的NFC项目,是以发布会为结束。”
从最新动作来看,在支付领域受到挫折的中国移动开始选择朝向Fintech发力。今年7月,在中国国际金融展上,中国移动推出了“和金融”系列产品:和位士、SIM盾、网址卫士、移动物联网,这些产品将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支付、款箱监控、融资租赁等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宣称,下一步将紧跟国家战略,发挥自身优势,深挖垂直行业信息化需求;同时,始终以金融行业需求为导向,在Fintech时代的浪潮中,积极探索适合金融客户且更为优质安全的互联网解决方案。
与另外两家运营商巨头相比,中国联通的金融战略稍显“凌乱”,联通旗下“沃支付”的体量也相对较小。
2011年联通支付公司成立,中国联通获得了支付牌照及基金销售支付牌照。三年之后,中国联通不满足于只做支付业务,与招商银行各自出资10亿元合资成立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向消费金融领域进军。
据财新的报道,中国联通最初计划将联通支付公司作价注入招联,但在半年后,2015年三四月间,中国联通又明确联通支付不能融入招联,两方最终分道扬镳。这对于联通支付公司业务发展有着相当的影响。
有联通内部人士表示,“在拼抢移动支付入口如火如荼的2014年,联通支付缺席,既没有扩大用户规模,也没有增加自己的金融能力,等于是晃了一年。”
而对于联通的金融业务来说,此番联通混改或许是一大机遇。据公告显示,混改投资方有阿里创投、腾讯信达、百度鹏寰、京东三弘、苏宁云商、中国人寿等。BATJ的加入无疑让联通的互金业务有了更多的想象力。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邹纯表示,“参与混改的BATJ巨头们,本身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就非常有经验,双方在营销、数据等方面如果能合作,那将非常值得期待。”
转型不易
三大运营商的年中财日前披露完毕,从财报可以看出,三大运营商都在通过价格战拼抢流量市场,争取更多用户。但当前,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数量已达到13.66亿户,其中4G用户达到8.85亿户,市场已趋于饱和,竞争更为激烈。
如何转型成为运营商的必须考虑的问题,而金融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向。
总体而言,三家运营商都在金融领域布局不少,在支付、理财、贷款方面都有布局,但与互金巨头相比,规模并不大。
一方面,运营商虽然坐拥巨大流量,但在场景以及技术层面并不具备优势;另一方面,金融是一个典型的高风险行业,运营商的国企背景让他们缺少了野蛮生长的基因,而对于稳健发展更为重视。
此外,运营商们目前最为重视的支付生意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带来丰厚的盈利,只有通过发展支付业务能够更好地黏住用户,在此基础上发展金融生态圈,为用户提供借贷、征信、保险等更多差异化服务,金融业务的价值才可能真正体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