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面临如何赚钱问题

(原标题:赶超阿里 争议中的华为云)

[2015年的4月,华为高调宣布进入公有云市场。笔者记得在当时的发布会现场,时任华为企业云服务总裁的杨瑞凯在开场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只有38米的舞台,华为整整走了4年。”]

一张“升级令”让云计算的江湖变得不再那么平静。

8月28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的一份“关于CloudBU组织变动的通知”揭开了华为云业务的新面纱:CloudBU正式迁移至华为集团下,成为一层组织,而此前该业务隶属于P&S(产品与解决方案)部门。

一年之间,从宣布成立到二级部门再到一层组织,CloudBU的“跳级”速度显然有点快。从某种意义上看,目前云业务的地位仅次于华为三大BG(运营商业务BG、企业业务BG以及消费者业务BG),同样,作为战略业务,它身上的担子并不轻,华为内部人士的说法是“三年干掉阿里,跻身世界云五强”。

虽然说口号的激进以及前期步调的迟缓似乎没有引起多少云巨头企业的回应,但华为骨子里“说到做到”的血性却不得不让对手们有所警惕。

事实上,华为在云计算市场早有布局,但也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典型。

2010年,华为就以集团的名义高调发布了云计算战略及其端到端解决方案并启动了“云帆计划2011”。华为当时就清楚地认识到云计算市场在未来商业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云计算正在改变和重构传统企业信息系统架构的关键时期,华为需要帮助自己的客户运营商获得云市场的话语权。

但事情进展得并没有想象中顺利。相较于互联网厂商阿里、亚马逊的攻城拔寨,运营商的步伐略显笨重。

而更残酷的是,高效的云服务管理、更多的客户、更低廉的IT设备购买价格、更有效率的运营,在公有云市场开始越来越成熟的商业模式中,互联网厂商正在不断抬高云计算行业的门槛。这时候,华为“不作为”也许比“试错”更为可怕。

2015年的4月,华为高调宣布进入公有云市场。笔者记得在当时的发布会现场,时任华为企业云服务总裁的杨瑞凯在开场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只有38米的舞台,华为整整走了4年。”

这四年里面,也许有内部利益如何平衡的纠结,如何和运营商云业务竞争并合作的思考,对自身产品思维惯性的无奈,以及云业务管理层对困境和机会的判断失准。

目前,华为在云业务上似乎还没有走出一条清晰的路径,一条可以完胜互联网厂商的商业路径。来自华为内部的一个观点是,即便是在新技术、新模式方面探索最积极的美国运营商,现在的结局也是云市场的全面溃败,因为它根本无法与aws、azure这些真正的云厂商抗衡。

也许这是华为CloudBU战略“升级”背后的真正原因,成为云市场的一线玩家,华为需要更快的速度,并且需要自己带头冲入市场。

和阿里等竞争对手相比,华为最大优势是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不同于阿里和腾讯等公司从消费级层面入手,华为选择了金融、媒资、城市及公共服务、园区、软件开发等五个垂直行业进行切入。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9-05
华为云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面临如何赚钱问题
华为云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面临如何赚钱问题,华为 云计算 运营商 阿里云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