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讯,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伦敦就开始逐渐成为了全球金融中心,到了19世纪中期以后,纽约、伦敦又成为全球两大金融中心。尽管随后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城市金融相继崛起,内地城市上海、深圳也试图向全球金融中心发起冲击,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其他城市能够撼动纽约、伦敦的世界金融地位。
不过今天,他们却正开始受到来自中国金融科技的挑战。在杭州,蚂蚁金服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深圳,一个与支付宝并驾齐驱的微信支付也开始迅猛壮大;在上海,国内最大的互联网理财平台陆金所正在引领一种新的理财方式;在北京,京东金融借助京东商城在消费金融领域快速崛起、百度金融利用人工智能掀起智慧金融、Wecash闪银依托大数据正在打造一种全新的金融用户信用评估体系……一种全新的金融正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
一、中国正在率先进入无现金货币社会
当纽约、伦敦等众多全球城市还在使用现金、刷信用卡交易的时候,在中国,不论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还是众多三四线城市,都已经实现了支付宝、微信等手机扫码支付方式。中国,正在领先纽约、伦敦等全球金融中心率先迈向无现金社会。
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6亿,在整个国内网络用户的渗透率也达到了7成,未来几年仍然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其用户规模还将进一步增大。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无现金支付业务的增长,从淘宝、天猫到京东、苏宁、唯品会、网易严选等电子商务平台,从美团点评、百度糯米到饿了么、携程去哪儿、滴滴出行、摩拜、ofo等生活消费平台,都在进入移动支付化。
在场景方面,移动支付也正在开始从线上全面向线下渗透。不论是在大型超市、购物商场,还是在菜市场、农贸市场,你都能找到移动支付的身影。从大型餐厅到小吃店,即便是缴水费电费、手机话费等一切生活消费,也能通过移动支付进行消费。
随着越来越多用户享受到移动支付所带来的便利性,移动支付的消费群体也开始从80后、90后为主的消费群体,逐步向60后、70后渗透,中国正在领先伦敦、纽约两大全球金融中心全面进入全民无现金社会……
二、普惠金融也正在中国率先落地
不得不承认,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拥有比中国更完善的金融体系,但也正是这种传统线下金融的完善体系导致金融科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没能实现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发源于美国,却真正开始在中国盛行。
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在农村金融市场,由于传统银行网点建设不完善、农民贷款缺乏信用数据等痛点,导致很多小微企业以及农民的贷款始终成为一大难题,普惠金融在中国传统的金融市场始终成为一大难题。
随着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逐步下乡,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也开始逐步向农村市场渗透,打破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面对金融机构普遍针对农民用户信用评估体系的缺失,以Wecash闪银为代表的大数据金融科技平台则通过先进的风控体系、有效的互联网用户信用评估模型、大数据处理能力等科技手段,解决了农民融资难这一痛点。
今年3月,Wecash闪银还与农信宝、IFC(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合作推出了专门针对养殖户饲料分期的“八戒分期”项目,极大解决了养殖户在生猪育肥阶段的资金短缺问题,缓解了中小型农户生产中面临的农资采购中的融资压力。
毫无疑问,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金融正在全面迈向更多的偏远地区农民、小微企业、城市低收入人群等,普惠金融将有望真正率先在中国全面落地。
三、区别于伦敦、纽约庞大的线下金融帝国,中国正在构建主宰未来的庞大线上金融帝国
伦敦、纽约能够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完善的金融业态以及庞大的线下金融机构们,尤其是在纽约的华尔街,这里吸引了众多全球知名的金融财团聚集于此,各大公司也纷纷跑到纽约去上市。而今天,在中国市场,却正在构建一个庞大的线上金融帝国。
随着以余额宝、微信理财通为代表的宝宝类理财流行,以及P2P理财在国内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线上理财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追捧。前不久余额宝公布的1.43万亿存款,已经超过了中国第五大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在2016年年末的个人存款余额(包括定期与活期)。
与此同时,京东金融推出了“京东行家”线上基金交易平台,蚂蚁金服也宣布向整个基金行业开放自运营平台“财富号”,全面向基金理财发起了进攻。除了基金交易之外,蚂蚁金服等平台又开始进一步向股票交易、期货交易、黄金交易等金融市场发起进攻,几乎所有的金融产品交易都在全面向线上转移,其便捷性也正在开始向更多的用户渗透。
伴随着理财产品向线上转移,互联网银行也先后开始在中国市场涌现。以阿里为主导的浙江网商银行、以腾讯主导的深圳微众银行均以“互联网银行”定位,依托阿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开展线上金融业务,为更多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最为重要的是,传统银行也纷纷向线上发起进攻,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银行,并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免手续费等诸多措施吸引用户。而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的合作也在开始不断加强,建行牵手阿里,工行联合京东,农行联手百度,中行联姻腾讯……一对对金融巨头“佳偶”正在诞生,也由此为中国金融市场构建了一个更为强大的线上金融帝国。
四、大数据正在重构中国市场全新的金融信用评估体系
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他们拥有完善的金融信用评估体系:一方面美国拥有比较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和法律体系;另一方面,他们拥有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信用服务行业。这就让美国的金融信用评估体系涵盖了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庞大用户。
但是与美国相比,整个中国14亿人口却有将近一半的用户是缺乏金融信用评估数据的,这极大地阻碍了金融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城市的低收入人群和偏远地区的农民来说,他们的金融信用评估数据更是几乎为零。
中国第一家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大数据信用评估科技公司Wecash闪银,率先开始在国内引领了借助互联网海量用户大数据信息来构建全新金融信用评估体系的潮流。他们通过淘宝、京东等平台的电商交易数据,微博、QQ等平台的用户社交行为数据,运营商数据、教育信息平台数据、合作机构金融数据等等,能够帮助用户建立更快更精准的金融信用评估。
也正因为Wecash闪银高效、低成本的运作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的亲睐,诸如玖富、宜信、苏宁、58同城等都与Wecash闪银建立了长期的用户信用评估合作,并开始成为他们得力的信用评估助手。
作为金融巨头,蚂蚁金服同样看到了大数据建设全新金融信用评估体系的价值,推出芝麻信用,通过从个人用户的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和人脉关系五个维度,来对个人信用进行评估。与此同时,腾讯金融、京东金融也都开始悄然发力大数据构建金融信用评估体系。
五、不局限于国内市场,中国金融科技们甚至开始全面全球化
支付宝作为国内最大的金融科技平台,率先向全球市场发起了进攻。从欧洲到东南亚、从日韩到北美,支付宝正在加速向全球所有国家渗透。微信支付在今年也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向全球金融市场渗透,今年先后打进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市场。
去年的11月份,Wecash闪银受邀为巴西央行提供大数据信用评估报告;今年1月,Wecash闪银先后与印尼 PT Kresna Usaha Kreatif、PT JAS Kapital两家公司达成了金融战略合作,并在印尼成立了本土金融科技公司PT. Digital Tunai Kita (DTK),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总部。
如今,闪银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经覆盖了中国、美国、巴西、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五个国家。Wecash闪银投资人SIG合伙人王琼女士表示,如今完全独立的闪银,正在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整个全球金融行业做出更好的服务。
今年7月,国内另一家传统金融机构中国平安,其旗下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陆金所,也宣布推出了新的国际业务平台——陆国际,开始从国内向海外市场发展。
中国的金融科技平台们全面全球化,这无不向外界释放了他们正在成为全球金融舞台中心的信号。
借助金融科技,中国取代伦敦、纽约两大金融中心为时不远
纵观全球的金融科技市场,中国的金融科技平台在这方面已经摇摇领先。蚂蚁金服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平台,他们在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领域均保持了一定的领先优势;众安保险凭借助互联网保险、陆金所依托互联网理财、京东金融依靠消费金融、Wecash闪银仰仗大数据……都在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佼佼者,并引领着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在金融科技领域这个未来的金融时代里,中国毫无疑问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而随着中国普惠金融的落地、无现金社会的快速普及、线上理财贷款的流行、大数据构建的高效信用评估建立,中国正在借助金融科技快速全球化,并占领未来金融的新巅峰,取代伦敦、纽约等全球金融中心只怕为时已不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