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聚美优品的股东HengRenPartners(美国恒润投资公司)向聚美优品董事长陈欧以及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管理和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公开信由润投资公司的主管合伙人PeterHalesworth亲自执笔,要求聚美优品立即宣布每股1.5美元的特殊股利,向投资者返还2.25亿美元,向股东现金分配。
恒润投资在公开信中指出,聚美优品董事长陈欧在位的这18个月的股价灾难中,公司市值已经损失了3.97亿美元,公司目前市值为4.97亿美元,如此大的损失数额十分荒唐。除此之外,陈欧提出的每股7美元的“私有化”提议大大低估了公司的价值,随后导致的一系列错误已经使其股票下跌了45.2%。
恒润投资还公开指责聚美优品的股东交流已经暂停了22个月,公司股东们已经被迫“盲飞”的了九个月,九个月内没有任何来自聚美优品的财务信息。
此外,恒润投资还表示,聚美优品并没有兑现诺言,将2014年在美国IPO筹集的2.8亿美元中的资金投资于一个每年以两位数速率增长、并且聚美自称是领导者的行业,将资金用于市场营销、品牌推广与产品开发。
恒润投资
炮轰聚美优品不务正业
与之相反,聚美优品选择了投资1430万美元用于电视剧的制作,还向一家手机移动电源初创公司投资了4480万美元。这些投资引起了质疑,因为这些似乎与线上化妆品零售的核心业务毫无关系。
据了解,聚美优品1430万美元投资拍摄的电视剧正是由张翰、张钧甯主演、改编自安宁同名小说的都市爱情剧《温暖的弦》,联合出品方还有上海观达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目前,此剧正在拍摄中,据悉,该剧未来很有可能将在湖南卫视播出。
此外,聚美优品投资的另一项业务,是当下正热门的共享充电宝。早在今年5月份,聚美优品就宣布投资街电科技。陈欧早前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共享充电宝是一个拥有百亿级的市场,聚美优品对该项目的投资无上限。
就在8月31日,聚美优品宣布了已经完成对深圳街电科技的收购。聚美优品的全资子公司RiverInternationalHolding将持有街电科技60%的股份。
不过,共享充电宝能否成功,在业内也一直是备受争议。王健林之子王思聪曾经在社交平台表示,他并不看好共享充电宝的发展。
8月31日下午18时5分,陈欧在微博对恒润投资的公开信作出了回复。首先,陈欧对聚美优品的股东交流已经暂停了22个月进行了否认,他表示,公司管理层跟股东的沟通是频繁的,并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发布了报告。其次,陈欧表示,目前,管理层是公司的最大股东,如果管理层选择分红,大股东套现,这会被看作是最自私的行为。
最后,陈欧对恒润投资所质疑的公司的两个大手笔投资作出了回应。陈欧对公司投资参与的电视剧充满了自信,他认为,《温暖的弦》作为一个阵容强大的超级IP,必将引爆市场热点。另外,他还表示,街电目前是共享充电宝市场大热的头牌,在三个月内完成了80%的市场占有率,领跑整个共享充电宝市场。
股东称
陈欧规避敏感问题
不过,对于陈欧在微博上的回应,恒润投资并不买账,双方的矛盾持续发酵。9月1日,恒润投资继续发表了公开信回击陈欧。恒润投资所关注的焦点仍然是集中在聚美优品的财务业绩报告、以及投资布局等问题上。
恒润投资认为,聚美优品自从2017年4月份发布了2016年年度报告之后,就再也没有发布任何财务业绩相关报告。陈欧这次在微博上回复,并不能等同一场规划好的股东电话会议,许多股东或许并非微博用户。而且,仅仅凭借一条微博是不够的,还有许多信息披露需要补上。
在这次最新的公开信中,恒润投资对于聚美优品的投资电视剧、街电,提出了恒润投资提出是否有官方数据去支撑街电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这两个项目预期的投资收益是多少?等一系列问题。
除了对聚美优品在电视、街电的投资表示质疑,恒润投资又再一次提到了由陈欧、聚美联合创始人戴雨森和沈南鹏带领的红杉资本(中国)提出的回购提议目前的进展情况。
在恒润投资最新的公开信中,三次强调了同一句话——避而不谈的东西往往最为重要。他们认为陈欧在回应时刻意避开的那些问题才是重点。
资料显示,美国恒润投资公司是一家位于波士顿的对冲基金,专注于投资美国上市的小型中概股公司。在早前,恒润投资也曾参与使得世纪佳缘收购价提高34%。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