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讯,“地方金融办在整改意见里要求我们加强反洗钱审查。”一家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负责人赵诚(化名)感慨说。对他而言,这几乎是一个陌生的业务领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明确要求互联网金融平台坚决打击涉及非法集资,洗钱等互联网金融犯罪。
两年之后,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对此的落实状况,显得参差不齐。
多位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人士透露,多数平台已经落实反洗钱审查的业务流程,但仍有部分平台的反洗钱审查形同虚设,甚至个别平台为了扩大业务规模,抱着侥幸心理对疑似洗钱的做法“视而不见”、纵容个别大额投资者利用他人账户进行投资等。
但是,随着监管趋严,这种做法将变得难以遁形。
反洗钱审查的三大要求
在某平台合规部负责人看来,相关部门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反洗钱审查的操作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在资金入口端,相关部门要求平台对投资者进行实名制认证,确保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客户姓名保持一致,甚至相关部门允许平台接入直通公安、人民银行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对客户信息真实性进行交叉验证。
在业务操作端,平台需对借款人账户进行甄别,若发现它以往存在洗钱记录,需向相关部门及时报备。
在资金出口端,平台需采取措施确保资金出入账户一致。此外,相关纸质、电子交易资料自交易结束之日起需保存至少5年,以备相关部门核查。
多位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人士直言,当前不少大型平台都已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将反洗钱纳入风控体系,通过系统时时监测和数据建模,建立起反洗钱情景模型。
在他们看来,这些举措也是为了海外上市做准备。毕竟,随着全球反洗钱金融监管趋严,海外资本市场对平台合规操作要求水涨船高——不少海外机构投资者相当看重平台是否在反洗钱审查环节引入大数据系统,满足监管要求。若平台反洗钱流程不过关,基本难以登陆资本市场。
但并不是所有平台都在努力加强反洗钱工作。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部分平台为了应对监管要求,干脆采购一套反洗钱审查软件系统,但这套软件并没有大量洗钱高风险账户数据支持,导致整个反洗钱审查形同虚设。更有甚者,个别平台为了扩大业务规模,默许个别大额投资者用他人名义开户投资。
在赵诚看来,这背后,是这些平台抱着侥幸心理——先发展业务规模,等到海外上市时再落实反洗钱相关规则。此外,他们的另一个算盘,是借助客户资金纳入银行存管,将反洗钱审查工作转嫁给银行。
银行存管的利弊
在多位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人士看来,客户资金纳入银行存管,的确对平台提升反洗钱审核效率带来不少帮助。
“毕竟,传统银行在反洗钱领域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和完备制度,让很多漏网之鱼难以过关。”一家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人士直言。他所在的平台客户资金纳入银行存管后,银行便不允许未成年人开户投资,让个别大额投资者难以利用年轻人账户投资洗钱。
但他透露,在实际操作过程,不少平台并没有感到这种好处。究其原因,部分银行在资金存管业务执行环节,存在部分存管、存而不管等现象,导致反洗钱审查出现真空地带。
所谓部分存管,即平台仅仅将部分业务接入银行存管,剩余业务依然由平台自主负责借贷资金划转,无形间让个别平台可以钻空子,纵容个别大额投资者利用他人账户进行投资洗钱。
存而不管,则指平台在银行开设一个大账户用于归集资金,至于个人设立的子账户依然由平台负责管理,同样存在不少灰色地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针对上述资金存管乱象,相关部门参与制定新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标准,确保银行严格履行《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的相关审核义务。
“其实,很多洗钱路径无需银行助力,平台只需用心也能自主完善反洗钱审查体系。”赵诚坦言,比如不少存在洗钱行为的个人往往会在固定时间用固定额度进行投资,且投资标的期限往往固定(基本不超过三个月);此外,有些大额投资者往往会在投资后,寻找各种理由要求平台不定期变更自己的银行卡账户,有些银行卡账户名义持有人往往是他所谓的 “朋友”或“家人”;平台只需从严审查,就能抓住他们洗钱的蛛丝马迹并加以监管。
在某平台合规部负责人看来,随着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应用,如今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自主建立反洗钱审核标准,并非难事。比如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系统构建异常用户模型,推进自动化风险识别。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业绩爆雷,股价遭重创拖累全球股市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