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讯,我是信和财富一名离职员工,离职的原因自然是感知到了公司风险。
按理说我把自己和自己的客户摘干净了,就应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作为一个行业从业者,良心一次次告诉我不能这样知而不言,眼睁睁看着更多人的资金被一段段“偷换概念”的话术坑进去,所以今天我会一一戳破那些华丽的谎言,还投资者一个真正的信和现状。
众所周知,信和从去年十月份开始了漫长的线下回款过程,风险开始逐渐显现,我也在最开始时,相信公司可以撑过去,努力安抚员工和客户情绪。但随着回款时间逐渐延长,高层一次次承诺“接下来回款进度会加快”,最后相反却越来越慢,我便开始心生疑虑,这足以证明对于回款这件事公司已经力不从心,不在可控范围之内了。
而公司从上至下,用以安抚客户的借口就是:等待债权转让。因为新债权源源不断进来,客户投资的资金要紧着新债权,加之网贷新政不允许像以前一样,到期的债权可以先由夏靖接手,这些线下的债权只能往后排,新债权匹配结束,才能匹配线下的债权,进而给线下客户回款。这是总部给的统一话术,老客户应该都听到过这个说辞。乍一看似合理,且显得信和主动拥抱新政,但只要稍作推敲,就能发现其中的bug。
官方说新进来的投资资金要紧着新债权去匹配,那前提是要有新债权。各位去查实一下,信和汇金2016年至今的业绩数据,门店大面积关闭,员工成批离职,一个营业部一个月做500万都算是绩优了,全国全年不过几十亿。而财富端两个线上平台每月的P2P业绩总和就有三十亿左右,那么问题来了,哪来那么多新增债权去消化理财端进来的资金?
按照汇金少的可怜的业绩来算,新债权的量在庞大的30亿面前还不够塞牙缝的,剩下的可以用来接线下债权的资金按理十分充足,何至于延期从30天到60天再到90天,到现在的150天,甚至最后直接封锁回款进度的消息?
所以等待债权对接导致线下延期的说法完全不成立,相信绝大部分理财经理都没有深究这其中的数据平衡问题,甚至都没有去问问汇金的同事,只像个复读机一样把这个上面给的话术说给客户,而客户出于信任,便不会做过多的探究,根本是不为客户负责任的表现!
请问你可曾告诉你的客户,全国视频会议的时候,某领导说的那句“回款速度取决于你们做业绩多少,要想公司不倒,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加速做业绩”,你可曾告诉你的客户,尊敬的夏总在会议上脱口而出“你们不做业绩让我出去借钱吗”这样的话。相信全国的小伙伴都听到了,我这里还有录音,当时还引起内部员工不小的骚动。这两句话背后的含义很明显,公司目前缺钱,要进新资金才能还旧帐!!!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从过年到现在,信和给客户经理所有的奖励方案都只针对P2P,且偏重短期产品的奖励,这就能辅助证明现在的信和是有多么缺钱,以至于不管时间长短,只要有新的资金进来撑一把就ok!一部分反应迅速且负责的员工便开始离职,及时带走能带的客户。一部分还是死心塌地相信公司不会有问题,人的分析能力和敏感度不同,这个也可以理解。而让我觉得神奇的是那部分明明意识到问题,却选择自我麻痹,用信念去“估计”公司应该能扛过去,依然带着客户的大笔资金走进这个罗圈债中的客户经理。
信和诡辩的本事最大,最会偷换概念。例如我刚刚阐述的财富端和借款端业绩无法平衡这个问题,他们不会回答你是不是真的,而会说汇金业绩少,恰恰证明了风控严格。但真不好意思,我已经从汇金同事那咨询了详细情况,业绩少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放不出款,即便开始放款,速度也很慢,2016年年底到现在,业绩少的基本等同于停止放款了!
说到这里就真的细思极恐了,我给各位投资者分析下为什么我会这样说。P2P是所有金融产品中结构最简单粗暴的,一端投资一端放款,而信和现状是进来的资金量如此庞大,却没钱往外放,也没钱做线下回款,请问投资者的钱都去了哪里?
这时,信和又会告诉你,我们有存量债权要消化啊,借款周期一般都要两三年的,而客户投资基本是一年(这个理由老客户也听得耳朵起茧了)。对不起我又要戳穿了,请问你的存量债权有多少?
汇金从成立到现在,最高峰业绩一年不过几十亿。我大度一点,把所有借款都视为三年的长期债权,那我们往前倒三年,粗略算下,这三年汇金累计的债权量撑死不过两百亿,也远远不够消化我们理财端客户庞大的400亿资金啊!
那么剩余的资金去哪了?把数据拿出来一看,客户朋友们是不是细思极恐呢?说到这,我就想起一个很好笑的事,夏董事长多次拍着胸脯保证每一笔债权都是真实的!不得不佩服这样的心理素质,供应债权的汇金端业绩都低到这个程度了,神奇的是上个月债权余量排名,您的两个线上平台居然都榜上有名,请问夏董事长,剩余两百亿资金匹配的“真实债权”和这些余量债权是信和哪个隐身端口为您供应的呢?或是另有隐情?很多客户经理也骄傲的拿这句话,想也不想的跟客户宣传,已然失去了自我判断能力。
那么匹配不到债权的资金都去哪了?这个只有夏董事长自己最清楚,而我只能告诉大家我所知道的有限的一点。首先,夏董事长早在海外做了很多投资,其次是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项目,其三是用于各关联公司,已涉嫌自融。大家可以通过企查查等类似软件轻松看到,仅仅夏靖本人名下的关联公司就有几十家,扑朔迷离,让客户无法捉摸。其实如果这些投资都很顺利的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信和也不会出现资金困难的局面,可投资这种事并不是任何人一己之力可以掌控的。三四线房地产市场的结局我不说大家都看在眼里了,而那么多的关联公司标榜的“集团化”目标,多少年过去了,没见任何一家在自己的业务领域有所建树,偶有宣传,也是一些无关痛痒花钱就能办的事,就更不要指望有盈利了。当时主推的绿茶网、南瓜姑娘并不争气,而积分兑换平台爱品选也都是靠强制财富端在上面采购活动礼品、办公用品等来冲流量,前阶段世界邮轮网甚至出现了经营困难的情况,而一年半前管理会议上说的布局生物医药、农业等领域也再无后续消息。
这些比较失败的投资是出现资金缺口,导致回款延期的根本原因。目前还只是线下,因为2015年是信和线下业务高峰,回款压力最大。2016年主力转向金信网,那么接下来,各位想想,线上会不会延续线下的情况呢?其实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资金一旦出现漏洞,除非有额外的资金彻底把它补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像现在一样以新还旧,漏洞始终存在,只是能多拖一天是一天,直到客户感知到风险,不愿继续投资,业绩下滑,后面的钱不够维持回款,这个游戏也就结束了。至于谁会“幸运地”成为最后一波的接盘侠,就看谁对信和忠心了。从目前各地核心管理层和员工大批离职的情况来看,这个速度有可能会加快。有人可能就会问,不是还有海外投资吗,拿回来救救急呀。第一那些投资也只是杯水车薪,第二,这块是不能轻易动的,聪明人自然懂我说的意思。
围绕逾期的事说了很多,因为逾期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原因才是最大的风险所在!那些几千万、上亿的大标(包括最著名的袁永忠债权),还有5000多例追缴不回的坏账,以及存管从2015年就开始说对接民生银行,后面改为徽商银行,快半年了依旧无法正式上线,结果搞个没有流量的资产家PC端平台上了个存管敷衍客户等等问题,在资金漏洞这个影响客户资金安全核心问题面前,都算是小问题,因此在这就不一一剖析了。
回过头来再和大家聊聊最近多家媒体集体报信和“负面新闻”这一事件。信和危机公关有三大宝:慈善广告和洗脑:洗脑这招使得最为炉火纯青,所以我放在前面说。
其实信和走到今天,必须感谢的就是那些业务能力极强的客户经理,没有他们尽心尽力的维护和辩解,一家延期回款持续了近一年之久的公司还能安然无恙么??所以他们才是信和的功臣,最擅长对关键问题避而不谈,避重就轻,移花接木,引导客户转移注意力,一套下来行云流水,把客户套路的都忘了最初想问的是什么。
还会用老掉牙的那套游说客户,把一切归咎为同行为了抢客户、挖人才。说什么树大招风(真是把自己当腕了,比你成交量高的平台多了,怎么就你这么招风?)说是这些事情都发生很久了,“炒冷饭”没意思,excuse me?其他也就不说了,回款回不出来这么大的问题,虽说是去年十月开始的,但至今未解决且问题日趋严重,发生很久就可以忽略其背后风险了么?!媒体就不能说出来提醒客户了么?!之后又说无良媒体是为了封口费才“黑”信和,老板不想让这些人得逞才不撤掉负面新闻。请客户朋友算笔账,那么多大媒体、大面积的广告和这莫须有的“封口费”相比哪个更高?如果您是老板,您愿意把钱花在哪?不撤负面新闻,无非是因为那些都是坐实了的事,撤不掉罢了,做广告的钱,比让人闭嘴不说真话的钱,更容易花出去。
还有人说请客户关注发布消息的账号主体,都是个人(其实并不都是)。甚至在某个被收买的脑残公众号发表文章,拿自己和陆金所宜人贷比肩,将所有真实存在的问题归结为“谣言”,这睁眼说瞎话的能力也是延习了大领导的风范啊(这个公众号不点名,客户看看理财经理朋友圈发的最多的就知道)!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公众号的账号主体也是个人!不知道各位发现了没,大信和是典型的双重标准:替你洗白的就是不收钱良心个人公众号,就可信!那些说实话的、揭露你、给客户提示风险的就是无良个人公众号,就不可信?更打脸的是,参与发布这条新闻的一个公众号,是曾经被信和客户经理认可为业内权威的评估平台,经常用上面的评级数据跟客户做促成(不过自从上个月评级排名差点跌出前100,他们也不给客户看了),人家现在发现你的问题并揭露,转瞬间就变的不权威了?这个幼稚的逻辑,我只能给个大写加粗的服字!
在这我有必要给各位解释一下,“黑”、“谣言”和“诋毁”的含义,这三个词都是建立在不存在事实依据的基础上,是无中生有,故意为之的意思。而最近的报道,阐述的问题都是存在的,无法给客户合理的解释也就罢了,怎么能用到这三个词去误导客户?良心何安?
广告嘛,无非是以量取胜。先是各大报纸的“报道”,铺天盖地。后又是四川救灾,被刷满屏。可笑的是在他们理财经理朋友圈发的,是圈了红框的图片,而这个红框“恰巧”压住了左下角的两个小字,叫“广告”,大家可以看下我发的这张不带红框的图片。明眼的客户,您可以仔细读下这些报道的内容:“助力实体经济”、“精准扶贫”、“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服务质量”、“金融核心是风控(这个我家二哈都知道)”等等,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空!喊口号一样的,您可在里面看到了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吗?有对所谓的“谣言”做出正面回答吗?有详实的贷款端数据公布吗?答案都是no! 这些文案一读就知道,是自己写好的稿子,花钱登在人家报纸上,就跟电视广告一样。
这种有钱就能做到的事,被标榜的跟什么一样,居然用上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光明日报权威报道”这样的句子,各大媒体的内心是崩溃的,心想是你给我钱帮你做个广告而已,何必往自己脸上贴金呀······转身金信网就出来个运营报告,朋友圈又是各种宣传,真不明白做网贷的,连基本贷款数据都没有的运营报告有什么可看的呢?我以为金信网不做网贷改做星座分析了····好不容易自己出了一份声明,真的是毫无底气,如图,什么叫“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力”?都这时候了还保留什么呢?像前两天马云爸爸一样,真的受了诬陷和诋毁就告啊!别告诉我是因为仁慈才手下留情,无非是给自己台阶下罢了!
说了这么多,无非想提醒各位客户一点——回归金融本质,不要被奢靡的表象所误导。砸再多钱的广告,做再多的慈善,参加再多的峰会,听再多经过修饰的语言,都只能是这个品牌的辅助宣传,并不能代表他的安全性,因为这些都是可以用钱买到的。而用钱买不到的,是资金安全。能确保客户资金安全的公司,有了这些是锦上添花,没有也不影响客户的收益。但一旦把这些辅助条件作为一家金融公司的门面,就需要您擦亮眼睛,扒开表象看本质,毕竟您投资的是金融产品,不是品宣,弄清资金去向才是最重要的,且不能舍本逐末呀!
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客户,为了自己的血汗钱负责,建议通过自己可靠的途径核实我所说的一切,再去找您的客户经理。如果您的客户经理还是一味地用以上借口去敷衍您,您也大可不必再给他信任,因为真正合格的客户经理,职责就是要为客户负责,帮助客户评估风险,从中获得应有的回报,而不是利用您的信任去达成自己的眼前利益!
然后您可以直接抛几个问题要求正面回答:
1、你们汇金端现在业绩是多少?过往三年一共有多少债权?
2、线下还有多少债权等待对接?
3、为什么财富端那么多资金都接手不了这么少的债权?这些资金到底去了哪里?
4、你是否可以百分之百保证线上不会延期?
5、如果出现延期,我的债权转让给你,我们签保证书可不可以?
言尽于此,有一些只有我知道的事不便再讲,否则会直接暴露身份,一切等尘埃落定自会浮出水面。信和也不要说我是黑它这种陈词滥调,要说我是黑,请给客户拿出我这些话是假的证据,若拿不出,就不能叫“黑”,只能叫叙述事实。其次我是和平离职,没任何纠纷,没有黑的必要。客户朋友也不要听信“是为了抢客户才用此手段”的话术,且不说我暂时赋闲在家调整自己,并未去任何公司继续工作。即便后面再回到业内工作,请您想想,我这是匿名信,一个连自己身份都不想暴露的人,怎么出来抢客户呢?您想找我做也找不到呀!我只想凭自己的良心,挽救到一些有自主思考能力的客户朋友,哪怕只有一个,那背后也是一个家庭,我也算对得起我自己。客户朋友您也可以问问自己,万一平台崩了,那些不帮你评估风险只顾赚钱的客户经理会不会赔偿您一分钱?还是现在给信和做广告的权威媒体会赔您钱?及早规避风险,投资不是赌博,钱是您自己的,只有自己才能负责。市面上能给您这样收益的公司太多太多,何必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扛着血本无归的风险去赚取这一点点固定收益?如果您愿意承受这么大的风险,不如去做风投,搏一搏几倍几十倍的收益回报!
既然聊到这了,我顺便和理智尚存的信和同僚分享下自己当初的心路历程。我曾在多个压力大到失眠的夜晚扪心自问,到底公司是我的命脉还是客户?我如果继续对摆在眼前的风险视而不见,是否对得起信任我的客户?我是否愿意为了今日的一时侥幸和不舍,被迫失去今后在这个高薪行业从业的机会?离开这个行业我能做什么?下一份未知的工作是否能稳定支撑我的房贷车贷和家庭开支?万一出现了最不好的结果,夏董事长会不会为我的人生负责?我是否愿意为了公司而在自己的履历上留下案底?我该如何面对我对客户,是赔偿客户的损失还是就此一走了之?这些答案将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走向········
那些走火入魔被严重洗脑来喷我的信和员工,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您大可以忽略这篇文章,我的真话只说给愿意听的人听。您把时间用在给客户解决问题才是正经,我不屑与您做口舌之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