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讯,微信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在美国,很多人连微信是什么都不知道。微信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真的让人不敢高估。
面对微信此刻在海外的尴尬局面,我们或许能够在它身上看到一些“过来人” 的影子。
曾几何时,微信在国外的同行们也看中了我国这个巨大市场。许多科技公司,尤其是美国的科技巨头,希望在中国这个主要的人口聚集中心开拓更大的市场,但不幸的是,在到达中国大陆的那一刻,这些大企业的优势就消失了。优步、亚马逊和苹果都曾被中国市场“狠狠羞辱”。激烈的竞争和艰难的准入门槛令这些科技巨头们伤痕累累。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同样的,中国的明星企业进入美国也难以幸免。其中,微信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微信作为一款“国民应用”,每月的活跃用户超过9亿,几乎是美国人口的3倍。目前无论是微信的社交功能还是移动支付功能都在同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对许多国内民众来说,微信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国内取得大成功的情况下,向新市场进军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了。
2013年,腾讯宣布将在美国开设一家办事处,目的就是将微信带到美国。为此,腾讯还专门请来了足球巨星梅西来当微信的代言人,但事情的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顺利。梅西为微信带来的推广效应不仅在美国本土没有取得成功,即使是在巴西、印度和印尼这样的足球大国,这样的促销活动也没有达到预期。到今天,除了互相联系的中国人以外,美国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说过微信这个产品。
为什么出海多年,微信在国外的发展仍然没有什么起色呢?
首先,微信在中国成功的条件,美国并不具备。
微信是为中国市场设计的。腾讯在2011年推出微信时,中国人没有一个“普世”的沟通方式。电子邮件普及率很低,短信和电话聊天相对来说比较昂贵,而SMS垃圾邮件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腾讯自家的QQ倒是比受欢迎,但在智能手机还未大行其道的时候,它是为网页版设计的,到2015年底的时候,90%的网民开始通过智能手机上网,微信应用可谓是应运而生。
等到腾讯在2013年前后开始在美国推广微信的时候,大环境已经截然不同了。美国人民已经有了Facebook、WhatsApp和iMessage,还有电子邮件和许多其他的交流方式。对美国人来说,微信这个统一平台出现的意义并不大。
其次,每个美国人在遇到微信之前,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沟通工具,而且通常情况下,朋友使用的通讯工具也会影响自己的选择。正如大多数使用微信的中国用户不会特立独行的使用Facebook一样,因此微信也无法在美国将一个支离破碎的市场统一起来。
此外,微信在国内引以为傲的支付功能在美国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虽然美国的美国人可以创建微信账户,但他们无法将其与银行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微信的钱包功能目前还没有在美国用户之间使用。因此他们错过了微信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功能。相比之下,注册为微信商家的美国卖家将能够接受中国游客和留学生的付款。而后者这一类群体才是微信在美国的主要受众。
另外,不只是微信,美国本土的移动支付公司都没有在当地取得很大的成功,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信用卡使用的普遍性。
微信支付这类产品在国内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是因为中国的信用卡普及率相对较低。中国消费者通过使用微信和支付宝等工具,直接跳过了信用卡,进入了移动支付领域,现在甚至已经开始探索无现金社会。而在美国,信用卡支付已经非常方便,相比之下,移动支付的出现反而有点鸡肋。
目前,有限的功能和拥挤的市场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可能会损害腾讯的海外扩张计划。但是现在就说微信在美国已经失败,可能还为时尚早。即使美国人的手机上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仍然可以对他们产生影响。就像阿里巴巴试图说服美国企业利用他们的平台向中国销售产品一样,微信也正试图吸引美国商家,并承诺给他们一个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
凭借超高的市值,腾讯眼下完全有资本去海外投资或尝试更多的实验。但它当前需要做的还是,在守住中国这个大本营的同时,努力扭转微信在海外的命运。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