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讯,7月13日,点融宣布收购夸客金融夸客信贷工场及其相关网点和团队,至此,这个已经在坊间流传多时的并购案总算落地了。
正值网贷行业专项整治临近收尾之际,在多数平台对未来发展转型迷茫之时,点融网与夸克金融的并购似乎为很多平台指明了一个方向,小平台似乎可以通过被并购这条路来实现合规化,大平台似乎也可通过并购小平台来做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
所以,问题来了,并购重组会成为网贷行业新的潮流吗?在笔者看来,不会。一个简单的反证是,如果并购有希望成为行业潮流,那么并购这件事在业内应该早就出现N多的案例,而不至于大家揪着这一个案例等半年最后还能发酵成一个小热点。
接下来进行简单的正面论证。
买方图什么,买个网贷平台又能得到什么?
一般而言,一家平台去收购一家平台,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战略布局、防御手段、业务增值和外力推动,分别来看一下。
战略布局
所谓战略布局,主要是指买方想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再三考虑,选择并购一家现成的企业而非自己从头做起。所以,战略布局的买家,多是行业外的企业。这几年,频频发生的大企业集团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便是战略布局的典型案例。
那么,网贷平台呢?2014年前后,还有很多企业选择并购网贷平台的方式曲线布局互联网金融,其中不乏一些上市企业;而进入2016年之后,我们看到更多地则是上市企业主动剥离网贷资产,逃避一般退出这个行业。
原因何在?因为《暂行办法》出台后,网贷平台“小额普惠”的定位越来越清晰,且由于接触公众资金,受到越来越严厉的监管,合规成本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对企业而言,想要战略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收购网贷平台或进军网贷业务都并非好的选择。实力强的,不妨去申请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公司,或者收购个第三方支付企业;实力不济的,也可以选择从消费金融业务入手布局。
所以,对于潜在的买方而言,战略布局这个原因并不成立。
防御手段
所谓防御手段,是指对方比较有潜力,如果不买下来,对方发展壮大或被其他对手买走,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防御手段,针对的主要是行业内竞争对手。Facebook收购whatsapp就是典型的防御手段,若whatsapp被谷歌收购,Facebook在社交领域的地位就会很被动。
回到网贷行业来看,行业特征决定了,大家的竞争并没有那么激烈,不会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也没有谁会成为谁的核心威胁。原因在于,这个市场足够大,在资产端也不存在显著的网络效应,同时容纳几百家平台不成问题,龙头平台并无动力通过并购的方式来消除潜在的威胁。
另一方面,既便龙头平台想买,潜在的被并购一方既然能成为威胁,说明实力不俗,也是不会把自己卖掉的,毕竟,随着行业的逐步规范,盈利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好的平台不担心盈利,也不会缺钱,还不至于自己卖掉自己。
所以,防御手段这个原因,大概也是不成立的。
业务增值
所谓业务增值,主要指追求“1+1>2”的效果,通过并购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上升。在互联网领域,基于业务增值的并购是比较常见的,比如优酷和土豆的合并、乐视和酷派的合并等均属于如此。
就网贷行业来看,若双方优势互补,通过并购来实现“1+1>2”并非没有可能。对一个网贷平台而言,最看重的资源无非是客户基础、资产获取、风控能力和创业团队等。事实上,由于网贷行业整体竞争并不激烈,哪怕平台仅仅在四项中的一项具备独特的优势,都不愁发展空间,所以,寻求合并的动力并不大。
当然,动力不大不代表没有,只是量会比较少,难以成为行业内的普遍现象。
外力推动
所谓外力推动,是指并购重组并非双方自身发展意愿的表示,而是基于外部力量的推动不得已为之。这个外力,要么是平台背后资本的力量,这个在互联网领域比较普遍,比如滴滴与快的、携程与去哪儿的合并均是如此;要么是基于债权债务关系的重组,即所谓债转股,一方欠另外一方高额债务,还不上便把自己卖给对方;当然,也有可能存在其他的因素,比如监管要求、政府意见等等。
就网贷行业而言,基于外力推动的并购肯定会有,但也只会是行业个案。
综上,从买方的角度考虑,网贷行业很难出现普遍性的并购现象。那站在卖方的角度呢?毕竟,既便买方积极性不高,卖方若一心想把自己卖掉,只要价格合适,总会有接盘侠存在,也会导致行业并购事件的显著增多以至于并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卖方凭什么?愿意以怎样的价格成交?
站在被收购一方来看,若平台经营状况良好,可持续发展空间大,主动出售的意愿很低,或者只接受足够高的溢价并购,成交的概率不大;若平台经营状况一般,考虑到行业整体发展空间受限,倒是有可能存在比较强烈的出售意愿;若平台经营状况比较差,既便平台出售的意愿强烈,但作为一家并无牌照价值的类金融企业,背后对应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且存在一定的爆雷风险,找到接盘侠的概率并不大。
所以,站在卖方的角度来梳理,只有经营状况一般的平台才有可能成为被普遍收购的对象。问题在于,网贷平台既没有金融牌照的壳价值,自身经营状况又一般,其实很难勾起买方的积极性。
价格稍微低一些呢?也很难。毕竟,网贷属于典型的轻资产业务,最值钱的就是技术、团队、客户和资产获取能力。对一个经营状况一般的被并购标的而言,技术和团队可能是没有优势的,起码在行业内不是突出的(否则经营状况不会太差),被花钱购买的价值并不大。
因此,在并购方眼中,可能被并购平台的客户及客户沉淀的数据、稳定的资产获取渠道等才是值得花钱的理由。只不过,买客户、买数据所需花的钱可能远远低于把一家平台给买下来。所以,只有价格足够低,买方才会选择并购一家平台。而在被并购一方看来,作为一家经营状况尚可的平台,又怎么愿意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呢?
所以,似乎成交的概率也不大。
行业转型,路在何方?
说了那么多,无外乎是讲,对大多数平台而言,并购重组可能不会成为其可行的转型或发展选择。那么,网贷平台的转型之路究竟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首先还是合规,然后在合规基础上基于自身资源禀赋进行探索,并没有普适性的标准和方向。流量大,可以转型一站式理财平台;大数据风控能力强,可以转型金融科技公司,对外输出风控技术;资产获取能力强,可以专注做资产分发等等,……
只是,对于绝大多数平台而言,主业都还没做好,谈转型似乎还略显奢侈。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