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讯,尽管不太清楚移动支付具体在多大程度上成就了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但是在支付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先发制人者永远掌握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而迟到者,可能就意味着被判处死刑。
在移动支付领域,一些“新玩家”正在赶来的路上。消息称,科技巨头谷歌、Uber、Facebook和Whatsapp正准备进军这一市场。
去印度“淘金”的科技巨头
有报道称,谷歌正在寻求印度储备银行的批准,将联合支付接口(UPI)与其Android Pay应用整合在一起。除了谷歌以外,其他一些大公司也在计划将UPI与它们的应用整合在一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Facebook和Whatsapp,这两家社交公司希望将UPI与自家的聊天工具整合在一起。此外,打车创业公司Uber也在努力实现类似的整合。
如果说中国市场是移动支付发展最充分的地区,那么正在迅速普及数字支付的印度将是各国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
从生产力到娱乐,印度人越来越依赖科技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2016年底,印度政府的废钞行为成为了印度数字平台加速发展的催化剂,这一举动催生了移动钱包和其他数字交易方式的广泛普及,数字支付革命也因此成为印度支付行业多年来最大的创新。目前,印度数字支付行业的市场份额相当可观。预计到2022年,印度数字支付行业的市场份额将达到7000亿美元。
从谷歌的角度来看,进军印度支付市场一个伟大的举措。
Android是印度的主要移动操作系统,截至2016年12月,其市场份额为76.85%。再加上印度的3.4亿智能手机用户,谷歌就可以访问一个极其庞大的用户群。如此庞大的潜在用户群将使谷歌在竞争对手的基础上迅速获得优势。据印度国家支付公司称,谷歌将在2—3个月内推出其UPI整合钱包服务。
和谷歌一样,Whatsapp和Facebook也在寻求将UPI与他们的聊天工具整合在一起。任何支付服务都基于其用户基础的大小而面临生存或死亡。支付与社交的集成为大量已建立的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访问权限。这是一种经过了实际考验的的战略,微信就是凭借这一方式在国内和国际支付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此,打车创业公司Uber也在寻求加入这一行列。据报道,Uber计划在自己的应用上进行整合,让用户可以使用现有的UPI 账号来支付打车费。目前,60%的Uber司机都是用现金支付的,这可能会因为UPI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挑战犹存
尽管这些公司拥有雄厚的财力和庞大的用户基础,但在未来的道路上,他们仍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谷歌、Facebook、Whatsapp和Uber都没有先发制人。
谷歌的竞争对手Mobikwik和PhonePe是两个移动钱包,已经支持UPI支付;Whatsapp和Facebook的直接竞争对手——Hike Messenger——已经领先于它们;专车公司优步同样面对同样的情况——其本土竞争对手Ola已经实现了类似功能。“先到先得”这个永恒的定律适用于任何一个行业。
除此之外,这些公司还必须与银行合作,以支持UPI支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高傲”的海外公司需要遵守印度储备银行的标准,到时候可能也会遇到一些障碍。
最后,但或许最重要的是,这些公司将不得不面对印度“支付宝”Paytm的挑战。Paytm目前是印度最大的数字支付平台,拥有超过2.18亿用户。尽管Paytm目前并不支持UPI,但据称它将在8月份的某个时候采取行动巩固其地位。
很明显,在未来几年,印度的支付市场还有很大空间,这些企业仍有利可图。从2011年到2016年,印度大约12%的GDP都是现金流。总理废钞之后,这一数字已降至8.8%。预计到2022年,印度80%以上的城市人口以及约70%的零售连锁店都将接受数字支付。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简单的事实——在印度,支付是数字化的。
现在,随着新玩家进入这场支付游戏,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就要升温了。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