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行为艺术:始于反叛 趋于主流和坚守批判

(原标题:被误读的行为艺术 )

被误读的行为艺术:始于反叛 趋于主流和坚守批判

今年5月,美国行为艺术家卡若琳·史尼曼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终身成就奖,这在国际艺术圈产生了轰动。一直以来,从国外到国内,行为艺术在很多人的视野中似乎总与血腥、荒诞、违背常理挂钩,饱受争议。30余年前,行为艺术在国内开始诞生,期间,毁誉参半。近年来,国内行为艺术一方面常常现身社会新闻,另一方面也逐渐走入艺术机构与艺博会,似乎在从离经叛道步入常规叙事。而作为自觉与不自觉的观者,对于国内行为艺术发展也产生了诸多思考:如何客观地定义与看待行为艺术?除却覆盖在概念上的种种浊渍,它具有怎样的价值与前景?

始于反叛

众多的艺术门类中,行为艺术在国内可谓最饱受争议的领域。既不被官方认可,又远离艺术市场的体系,国内的行为艺术就这样负隅前行了30多年。

上世纪80年代初,行为艺术开始在国内兴起,属于中国艺术现代化进程中向西方拿来的艺术形式。作为概念本身,行为艺术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名词。它并非从西方某个术语直译而来,而对应着国外多个艺术门类:诸如行动绘画、偶发艺术、表演艺术、人体艺术等等。

艺术批评家贾方舟将行为艺术概括为:主要是以身体为媒介,通过行为过程来表达艺术家的生存体验,实现他们的艺术意图和观念诉求。30多年,在人的成长阶段中算做“而立”,行为艺术也有着清晰的成长脉络。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就有零星的艺术家开始从事行为实践。1986年,中国内地第一例公开发表并当即造成社会影响的行为艺术《观念21》在北京大学举办,有学者将此视为国内行为艺术的正式发端。策展人、行为艺术研究学者唐佩贤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上世纪80年代的行为艺术作品存在着一体化的风格——艺术家都是通过包裹自己的身体,借由这种看似自虐的包扎方式来呈现对当时社会、艺术及之前所受到的政治运动压抑而寻找解脱的强烈时代愿望。

1989年,行为艺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上掀起热潮。多位艺术家“突发地”在这座官方的艺术殿堂实施行为艺术,用戏谑和极端的手法将中国最高水准的美术馆搅得天翻地覆:张念在展厅内孵蛋,王德仁抛洒避孕套,随着肖鲁对准她的装置作品开了两枪后,展览被迫终止。1989年之后,行为艺术被视为非法而转入地下。上世纪90年代中期,行为艺术在全国蔓延,其中北京东村的艺术群体最具代表性。张洹、马六明、朱冥等艺术家以身体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生存境遇,创作出一批有影响的行为艺术作品,如《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此时的作品多为裸体呈现。2000年前后的世纪之交,艺术家们开始采用动物、人体标本等进行创作,这一次热潮更被斥责为“血腥、暴力、有违伦理道德”,因而对行为艺术形成声讨之势。尤其是名为“FuckOffExhibition”的展览,极端行径直接将行为艺术推向风口浪尖,行为艺术也在媒体的报道与社会各界的质疑声中遭到官方打压。

2001年文化部发出了一则要求各地坚决制止以“艺术”为名义的表演或展示血腥、残暴、淫秽场面等不良现象的《通知》。使得2001-2007年之间行为艺术产量相对减少。而2008-2010年期间,多位艺术家不约而同地又再次以裸露身体的方式进行行为艺术创作,其中有惹人非议的《女体书法》及何云昌的《一米民主》。2000-2010年间,行为艺术节在各城市遍地开花。至今,行为艺术家参与的国际交流活动日渐增多,也时常成为社交网络的话题热点。

趋于主流

细数行为艺术的发展,30余年来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诞生之初,带着反对美术馆、反对收藏的决绝态度而来,表达方式上显得出格和极端。针对上世纪90年代的行为艺术,美术理论家皮道坚曾在研讨会上谈到:“上世纪90年代涌现出来的行为艺术家往往采取一种直接凸显的形式,而且这种凸显形式怎么能够生效,怎么能够吸引眼球,就怎么做。发展到极端以后就是后来的暴力、血腥等等。”在皮道坚看来,中国的行为艺术在公众那里的形象,就是这一波艺术创作在中国为行为艺术命名,造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好像行为艺术就是惊世骇俗。行为艺术的风格和时下环境、社会发展和民生都是分不开的。在去年举办的中国行为艺术三十年文献展上,艺术家肖鲁表示:“上世纪80年代,社会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情感是不可以公开去言说的,内外的矛盾导致我用强烈极端的手段来表达内心的困惑,当时的行为作品并没有经过太多的设计,是情感的自发而至。”东村行为艺术群体的代表人物张洹曾在一次采访中也坦言创作初衷:“身为河南人,出生时满眼黄土,什么都看不见,就往北京跑,你不大喊,谁知道你?这是年轻人的一种表达,很自我,很灿烂。当时的状态是,生活是什么我就做什么。简单讲,就是20多岁荷尔蒙过剩。”

大众眼中的行为艺术似乎总与赤裸和暴力挂钩。一方面是对早期风格的先入为主,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某种误导、误判。通过几个大的搜索引擎,或者专业艺术网站后台数据发现,行为艺术总伴随着“裸体”、“脱”等敏感词和关键词出现,且带有图片的文章排在搜索量和点击量较高的位置。究其原因,是在长期笼罩在传统思想下,公众对于身体公众化的一种好奇心唆使;二是媒体为了迎合网民心理,利用以裸体方式呈现的行为艺术或者是类似行为,获取点击量和转载量,长此以往,给公众留下了如此印象。

2010年至今,行为艺术在传播与受众上呈现出“开放”态势,但创作手法和风格却趋于“内敛”:行为艺术的国际交流活动增多,也越来越被画廊、艺术机构接纳,受邀展出的机会增多;区别于早期的“伤痕美学”风格,艺术家的身体化的行为越来注重自身,趋于精致。艺术批评家杨卫认为,“上世纪90年代的行为艺术更加仪式化,而当下年轻的艺术家在做行为时更倾向于一种日常性的表达。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的硬碰硬,当下的行为艺术多是在正常的叙事逻辑里面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唐佩贤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与早先相比,近五六年的许多行为艺术作品却越来越回归于空间。一方面,美术馆开始主动接触并支持行为艺术家,艺术家也意识到当有变化。变化是时代与美术史发展的结果。二来,艺术家也愿意运用机构的空间,用特定空间赋予作品以特殊的含义”。

坚守批判

在自媒体发达的网络时代,新面目的行为艺术也日渐在大众中普及。在直播平台等方式的助力下,大众与行为艺术之间不再仅仅隔着一个危言耸听的新闻标题,有更多的机会“临场”目击行为艺术作品本身。学术界也正在不断为行为艺术正名,剔除旁门左道的乱象,将真正的行为艺术置于艺术史的叙事中。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洗刷了行为艺术背负的一些偏见和恶名。

当下,对行为艺术价值与意义的认知同样重要。虽然已经渐入主流,但行为艺术的非物质性、偶发性使其依然与收藏市场保持距离,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的艺术门类。西方艺术评论家AliceBucknell指出:“行为艺术在经济及政治上的‘急速发展’使得这个媒介成为当代世界文化中最具说服力的艺术批评方式。”互联网时代中,“行为”是具有瞬间反应的及时性,可以吸收一切它所批评的事物成为当代艺术最强大的媒介。作为一种难以界定的、不被恒定标准束缚的艺术,行为艺术的意义与价值正在于它对一切现成艺术价值的再质疑。首届北京国际行为艺术节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将行为艺术视为“视觉艺术中最高级的现实主义”。优秀的行为作品,是艺术家身心统一,真诚、真实地反映出个人经验。它可以存在于任何地点,却不会无家可归,开放的特性是它对“一切皆有可能”的艺术表达,相对于绘画、雕塑,是更加立体和多维的表现方式。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7-07
被误读的行为艺术:始于反叛 趋于主流和坚守批判
被误读的行为艺术:始于反叛 趋于主流和坚守批判,行为艺术 艺术 绘画 皮道坚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