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曹德旺称《纽约时报》对福耀在美工厂报道不实)
中国证券网讯 据新华社消息,针对美国《纽约时报》日前报道福耀玻璃集团在美工厂遭工人抵制等问题,该集团董事长曹德旺19日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首次正面回应,称报道不实。
《纽约时报》对福耀报道不实
曹德旺在美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纽约时报》的报道激怒了工厂所在的代顿地区政府。当地政府认为这是造谣,福耀为代顿地区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纽约时报》日前发表一篇题为“俄亥俄州一家中国工厂的文化冲突”的文章,直指福耀在美设厂遭遇用工、生产安全和文化冲突等问题。文章说,一些工人质疑福耀是否真的想按照美国监管标准在当地生产经营。
曹德旺说,厂方完全有能力处理好与工人的关系。目前工人非常稳定,事实证明福耀用工政策是正确的。“《纽约时报》并没有到福耀工厂参观,没有采访现场工作的工人,而是在外面找一些被解雇的员工和工会积极分子,带有一定偏见。”
针对《纽约时报》称福耀正面临激烈的工会运动,国内媒体又将这一内容转述为工人游行,曹德旺说并无此事。“福耀2000多工人里只有几十个参加了工会会议,而且这是工人在厂区外参加活动,福耀无权干涉。”
福耀1995年进入美国市场,很长时间内,福耀在美国的发展以贸易为主。随着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加上美国政府支持制造业回流,福耀选择在美投资建厂。
由福耀投资的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地区南部莫瑞恩市的福耀玻璃美国有限公司汽车玻璃工厂去年10月正式竣工投产,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工厂。
福耀被罚10万美元的背后
对于报道中谈及的福耀在美工厂接受美国职业安全和卫生署(OSHA)罚款10万美元一事,曹德旺说被罚是去年初的事情,是因为安全隐患问题。
福耀美国新闻官在给新华社记者发来的声明中说:“OSHA提出福耀在生产初期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例如某些机器为了安全考虑该上锁而没有上锁。企业收到OSHA提出的问题报告后,可以选择上诉,或是和解。和解的好处是,我们接受OSHA提出的一小部分确实有依据的批评,马上改善生产安全环境。”
声明说,任何一个企业从100人扩大到2000人的规模,都需要一个成长期,在建厂初期,基础安装阶段以及员工培训阶段,一定会遇到一些细节的不完美。“OSHA在提出建议后,我们接受其中一部分属实的批评并选择和解,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改善员工生产环境和加强员工安全培训上。”
因此,对于报道中提到有工人反映安全措施不足的情况,曹德旺表示也不属实。他说:“我这边10亿美元的投资,如果发生一个命案,我的企业就倒了。代顿工厂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工厂,装备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是最强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他还补充说,工厂对新人入职有三个月培训期,新员工有足够时间熟悉工厂流程和技术。而在中国,工人入职培训只有一个礼拜。
曹德旺还对新华社记者说:“福耀美国工厂生产环境非常漂亮,外面像花园,里面像酒店。我们对待员工就跟对待家人一样,工资高出当地行业5%-10%。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基金,一年给基金会100万美元做社会救济、员工特困救济,帮助员工。我们跟员工的沟通没有问题,跟员工的关系非常好。”
谈到管理层中美人员比例问题,曹德旺说,福耀一开始就是本土化运营,所有行政职务都是美国人,没有中国人当一把手。中国人仅作为技术专家和顾问来进行技术指导。而《纽约时报》的报道说,福耀正面临一名前经理提起的诉讼,他说自己因为不是中国人而走人。
在美遇到法律纠纷不足为奇
对此事件,美国德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洪世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就赴美经营的中企而言,在商务层面,来自中国的管理团队要有美国国情意识。“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有美国法律法规那样细密;世界上主要工业化国家,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那样诉讼频繁。这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任何外国投资人(即便是与美国同文同种的英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去美国投资,如果不充分考虑美国的上述国情特点,都要付出学费,走弯路。”洪世宏说。
虽然对福耀在美工厂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不便评价,但洪世宏强调,中企在赴美投资前,要集中精力去主动识别和理解中美经营制度环境的差异,不要事后被动应对,把法律和合规成本算足,把人的因素考虑到位,把“软因素”当“刚需”来解决。
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法律纠纷,应咨询专业律师团队。“仅就《纽约时报》报道的福耀在美国遇到的法律纠纷,无论是就其发生的频次、涉案金额(赔偿或罚款)、法律的复杂性都不是特别突出。换句话说,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企业家投资做如此规模的生产项目遇到这些法律纠纷也不奇怪。找到好的律师,这些法律纠纷都是‘感冒’级别的问题,不足以构成‘危机’。”洪世宏说。
有观察人士提到,“严格遵守美国劳工法律”和“保障企业高效运转”存在矛盾。金融危机前后工会强势导致劳动成本过高拖垮美国汽车产业常被引为例证。对此,洪世宏认为,换个角度看,遵守美国法律未必是代价和负担。“很多时候,美国法律也是资源,是价值所在,潜力所在,看你能否真正入乡随俗,学会运用。”
他表示,遵守当地法律是必须的。“但是,遵守当地法律不是简单的道德高调,这里也有法律技术问题。在美国,中企的美国子公司是美国法人,可以参与美国的社会、政治活动。这些中资美国企业可以组织起来,以商会形式与当地政府、社区、民众、其他社团互动,影响认知,甚至合法参与游说,影响各级法律法规的修订。”
工厂快速扩张都会遇到挑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