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须给中国创投的退出“正名”

募集支持创业投资的资金,承担巨大风险投资给初创公司,伴随创业者一同成长壮大,到最终收获回报。“募投管退”,这是创业投资行业与生俱来的发展逻辑,缺一不可。

近两年来,伴随着全球宏观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不少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处于低谷。最近,高层政策密集出台,从中央鼓励“耐心资本”到国办出台“创投17条”,将创业投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助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央对创业投资的认可让创业者和投资人信心倍增。但与此同时,大众舆论对创业投资似乎依然停留在“割韭菜”的错误认知上,导致投资人该投的行业“不敢投”,该退的项目“不能退”,给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正常商业行为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在一些带节奏的自媒体笔下,创投机构的退出被描绘成另一副模样:从“大撤退”到“割韭菜”,从“清仓式套现”到“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甚至机构退出的时点被强行和某个事件进行关联,从而营造一种获得“小道消息”后“逃顶”的观感,诸如此类。一个个负面标签被强行贴到创投机构身上,似乎机构股东的退出成为股市疲软、股民赔钱、经济下行的原罪之一。

退出本来是创投资本“募投管退”的重要一环,甚至是核心一环。创投机构没有优秀的退出业绩,就无法给LP创造回报,LP就更不会成为“耐心资本”去长期持续支持创业公司的发展。而无法持续支持更多创业公司的发展并提供源头活水,整个行业的正循环就会沦为纸上谈兵。

“耐心资本”正从上到下成为投资圈的共识。但耐心资本不是“不退出资本”,更不是“不获利资本”。耐心资本的本义,一是对风险有较高的承受能力,不因高风险而打退堂鼓;二是不急于搞短期获利,对行业前景和投资回报有较为长期的展望。创投机构的一只基金,存续期短则8年,长则10年,超过10年的已经堪称“耐心资本”,特别适合如今一些技术门槛高、发展周期长、需要长期陪伴的企业。可以说,创投资本是最符合“耐心资本”要求的资本类型之一。

因此,如果不能大大方方地退出,何谈兢兢业业地投资?在目前的舆论场上,很多人只看到了投资机构在企业上市后收获退出时的风光,却不了解在投资时的“九死一生”和多年的耐心蛰伏;当风险投资人完成他的使命,从当年投资得来的公司董事会席位上卸任,很多时候不仅收获不了掌声,甚至还被曲解为“不看好公司未来,信心不足”等。殊不知,这不仅是全球投资行业的惯例,也是上市公司进一步迈向成熟治理的需要。

所以,如果任由这种舆论肆意抹黑,将会给创投行业的信心带来极大打击;如果这种风气不去纠正,势必会影响整个创投生态,不仅给需要资金发展的中小企业带来掣肘,更会给中国科技产业的技术创新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所谓“一级市场已死”的论调也会成为笼罩在更多创业投资者心头的乌云。

资本的“耐心”不是没有条件的,只有退出渠道多样且通畅,才能给耐心资本吃上一颗定心丸,更安心也更有信心地“投早、投小”。

相比成熟的创业投资市场,我国目前私募市场上以IPO退出为主的结构亟待转型,需要实现IPO、并购、S基金等多种退出方式均衡发展,且并购退出占主导地位的新结构,才能较好地保证退出收益的稳定,为“耐心资本”提供更有确定性的投资收益前景。

因此,从政策机制、法律法规到公众舆论,中国创投的“退出”亟须一次“正名”,特别是在经济承压、市场信心偏弱的状态下,那些依然坚持在一线进行创业投资的机构和投资者,他们的声誉需要得到保护,他们的权利需要得到保障。监管机构应该结合现在的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加大对网络舆论环境的引导和治理,为创业投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否则,寒蝉效应下,“寒意”会持续不断地传递,让信心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届时,机构躺平,创业者躺平,整个创投生态将积重难返。

由此可见,丰富退出渠道,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是优化创投生态,提升投资效率的必由之路。让商业的归商业,给外界传递出明确且积极的信号,只有创投机构正常合理的退出需求得到满足,资本才能足够活跃、足够有信心、足够有耐心。(作者:张一系恒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