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以下简称 SFT科普创新大赛或大赛)回顾展仪式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历经十年发展,SFT科普创新大赛,不断激发新时代青年的创新智慧和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已成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
十年来,大赛赛区规模从最初第一届5个扩展到32个,影响范围持续拓宽;参赛人数从首届1万人到第十届12万人,吸引力不断增强;同时,从最初主要聚焦城市社区,到如今深入县乡地区,推动科普城乡一体化格局不断深化……这份成绩单,是SFT科普创新大赛十年来不懈努力的生动写照。
SFT科普创新大赛回顾展上不同类型的“未来太空车”参赛作品
深耕十年,科教硕果满枝
SFT科普创新大赛是三星在全球开展的教育公益项目之一,2013年,三星将大赛引入中国,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三星独家公益支持。SFT科普创新大赛旨在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通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跨学科知识,让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十年间,SFT科普创新大赛激励了一大批青年学生参与科普创作和实践,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作品。如关注社区安保的“‘灵御’IOT(物联网)社区巡防智能车”、关注水下生态的“仿生智造-ROV(水下遥控机器人)”、注重节能减排的“Cool(清凉)魔房”、关注扶梯安全的“自动扶梯安全防护与紧急避险系统”等等。
特别是,大赛中聚焦乡村发展的作品亦不鲜见。西南大学团队的“智慧乡村科技站”作品,围绕粮食安全与农业废弃物的再资源化,成功把秸秆、禽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农田肥料。
无论是智能、安全还是环保、三农,在多个领域,SFT科普创新大赛结出了累累硕果。而像SFT第七届科普创新大赛选手毛晨曦、亓泽宇带来的“多功能爪翅式飞天爬地机器人”;SFT第九届科普创新大赛选手陈其焜、张翔、陈炫带来的“灵息智能排插”;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欣泽、梁煜钒带来的“智耘生态——科学助农智慧农业系统”等作品甚至走上了产业化的轨道。被大赛激发了科技潜能的科技青年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
“科学助农智慧农业系统”已在桂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农业大棚部署
“当年我们激励孩子们进行的未来探索,今天很多已经转化为科技成果,这让我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非常值得的”,中国三星首席副总裁王彤说。
除了投入到实际应用,让科学介入社会,最终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更是SFT科普创新大赛的出发点。此前,在贵州遵义瓦龙村,当年的大赛冠军大学生杨仕林,应用自己的设计方案,为山区孩子们建造了材料轻便结构安全的筑梦桥,解决村民的交通和安全问题。
对大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社会问题感触颇深的广西科技馆展览教育部莫芊芊副部长表示,“2017年SFT科普创新大赛基于‘未来出行’命题,在全国选了3个点进行危桥改造,当时我们和参赛学生还有5个省区科技馆的伙伴一起去广西梧州实地考察桥址并设计重建方案。第二年12月份,在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以及中国三星的支持下,参考SFT科普创新大赛优秀作品而修建的‘方桂桥’建成通行,大大地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莫芊芊由衷感叹,“大赛不是一个浮在表面的大赛,而是真正的下沉到基层去办好事办实事”。
“过去十年我们坚持前瞻性命题,引领青少年‘探知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创新科技人才,也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王彤感慨道。
对此,如今已是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的梁丰研深有体会。作为大赛第一、二届的参赛选手,梁丰研亲历并见证了SFT科普创新大赛的蓬勃发展。在SFT科普创新大赛十年展上,身为往届参赛选手代表,梁丰研直言,“我是2012年入读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大二的时候我其实很迷茫,碰巧看到了首届科普创新大赛的海报,就报了名。当时的课题是数据传输,这对我一个本科生来说真的很难,在请教了学院的很多老师后,最终我们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全国的第二名。首次获奖让我有了更多的信心继续走下去”。
“我现在还记得首届大赛的时候,组委会问我,你觉得未来数据传输的形式是怎样的?我说我不敢想,然后组委会的人鼓励我说就要敢想,你要越天马行空越好。然后我说,以后可能直接通过意念来传输。当时我真的不敢想,10年以后我们脑机接口的研究正是希望通过意念来控制外部设备来帮助残障人士”。梁丰研发自心底的评价:“大赛像一盏明灯,启迪了我们科学探索的精神。”
往届参赛学生代表、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梁丰研
“科普+创意” 激发青年学生创造力和探索欲望
在聚焦科普创新的同时,大赛进一步拓展了普适性和普惠性。迄今SFT科普创新大赛已举办了十届,全国累计参赛学生52万,范围已扩展至全国32个赛区,并下沉到县乡地区。覆盖面越来越广、参与度越来越高,大赛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SFT第十届科普创新大赛复赛安徽赛区选手展示参赛作品
值得一说的是,看到了大赛科普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如今学校与大赛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像辽宁、黑龙江、福建、天津、山西、内蒙古、安徽、新 疆等地的不少学校成为了大赛的初赛场地,更有学校将赛事活动引入到社团活动中。SFT科普创新大赛正推动学校从科普“末梢”转变成创新“前哨”。
据了解,大赛评委由来自高校的老师,在各行各业从事高精尖研究的专家以及工程师代表组成,这也使得每届选手们在和评审团交流中收获满满。
在中国三星看来,注重培育、激发参赛学生面向社会实际问题的创造性科学思维、协作沟通、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对未来的思考和思辨,是大赛的初衷和内核。
十年来,每届大赛的“出题”一方面聚焦青少年开展“接地气”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触摸到全球最前沿的科技趋势。大赛命题不断升级创新、与时俱进,激励选手关注身边问题,拿出解决方案。从“创意作品”单元,最初运用基础学科技术,发展成为如今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学技术解决社区问题;从“科普实验”单元以最初的结构设计、风能利用,提升为航天主题的未来太空车,可见大赛的命题逐年升级迭代。
SFT第十届科普创新大赛复赛辽宁赛区选手展示参赛作品
SFT科普创新大赛,在激发起青少年“科学梦”的同时,也让更多科技教育工作者接受新理念、尝试新方式,并最终汇聚为科技强国的新生力量。而中国三星通过大赛这一实践平台,不断扩展教育公益领域的版图,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拓展青少年科技视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