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数字孪生:MapGIS构建地灾防治数智化管理新范式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加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质灾害频发态势日益严峻,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传统的“人防”模式,即主要依赖人力巡查、经验判断及事后应急处理的方式,在应对复杂多变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地质灾害时,显现出预警滞后、响应不及时等局限性。

为此,国家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地灾防治从“人防”向“智防”转变,进一步升级为“智治”,即地质灾害智慧治理体系的全面构建。这也标志着地质灾害防治从单一的监测预警层面,向涵盖了预防、治理、恢复等多个环节的全链条智能化管理跨越发展。

通过“智治”的深入推进,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以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为主线,结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应用,打造风险识别、监测预警、闭环处置、灾害模拟、源头管控、安置选址、工程治理等七大场景,实现全域风险主动感知、全面工程隐患管控、全链业务协同贯通的地灾防治数智化管理的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国家抵御各类地质灾害的能力,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 建立地灾智治应用体系框架

为有效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水平,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服务,可采用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支撑地灾风险精准预测,数据挖掘和IoT技术为数据赋能,驱动“智能+”在监测预警、预测模拟的渗透,建立地灾智治应用体系框架,提升地质灾害精准防控能力。

1713400521911.jpg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地灾智治应用场景

1风险识别

通过全域1:2000高精度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物联监测感知设备管控、年度汛前排查、三维地质精细化建模,有效实现风险识别。

1713400521917.jpg

2监测预警

根据地质灾害风险区地形条件、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构建指标预警模型,实时接入气象预报、传感监测信息,动态监测感知风险,向基层与受威胁群众发送灾害风险预警短信,重点高风险区内设备预警并发起巡查处置。

1713400521921.jpg

3闭环处置

通过数字孪生精准研判、定向预警,解决地质灾害防治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实现地质灾害风险精准、高效、科学的闭环管理与处置。

4灾害模拟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和物联感知数据,模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和演变过程,通过数字化手段评估灾害影响范围、影响人口,分析最佳应急避险路线、物资储备调度方案,辅助灾害应急响应决策。

1713400521926.jpg

5源头管控

对高标准农田、切坡造路、切坡建房、其他切坡建设工程等可能产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工程项目,通过多元分析、风险研判,在工程立项阶段提前干预,起到源头管控的作用。

6安置选址

关联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等数据,进行智能选址和规划审查,并对选定范围进行地质风险分析,主动推送至乡镇管理部门,打通灾后安置“最后一公里”。

7工程治理

对治理工程全程跟踪,实时集成治理进度巡查信息、项目竣工验收结论、观察期监测巡查记录、核销调查审查信息等,风险隐患治理、观察、核销全程留痕,实现“巡、测、整、让”工作的信息化。

城市韧性安全是体现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进入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宜居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孪生技术驱动下的“地灾智治”模式,通过技术变革,沉淀一批实用好用的工具包括数字孪生分析工具、专业制图及可视化工具,实现精准分析预测,全面提升地灾防治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另外,通过完善业务机制、数据共享、流程重塑,依托移动端应用,实现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协同处置、安置选址、复盘评估等全链条闭环管理,打通地质灾害防治最后一公里。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灾减灾的根本任务是保护人的生命,通过科技赋能地灾智治,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数字化,为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升创造条件,提高地质灾害隐患的发现识别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助力地灾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