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解码新质生产力第一期:释放科技创新动能 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就此提出,一场全新的生产力变革正在酝酿之中。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我们又应该如何把握发展中的机遇?

近日,“科创中国”推出解码新质生产力系列栏目,邀请中国驻比利时原科技参赞韩丽娟,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璐瑶,国家主动健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席科学家李蔚东研究员,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王羽四位专家教授做客演播间,就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如何形成新质生产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观众解码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发展。

新质生产力“热词出炉” 聚焦现代化建设新方向

自从2023年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新质生产力”就成为了“热词”。作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举措迎来了中央到地方的密集部署,不仅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其列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北京为首的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提及这一热词,并将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的一项重点工作。那么,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

韩丽娟对此做出解释:“新质生产力是在现代化中国建设过程中,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一个新的增长模式,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王羽对我国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环境背景表达了肯定。他认为,从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横向维度来看,我国随着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都有了质的飞跃,甚至在全球具有引领作用。从纵向来看,我国在创新理念、科创技术、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上足够支撑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土壤变得更加肥沃。在他看来,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呈现系统性、总览性、连贯性的特点。

“新质生产力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谈及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区别时,在李璐瑶看来无论是从要素资源、发展动能、发展定位上都有了变化,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不光在于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要有重大突破,更在于解决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

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挑起大梁

作为全新概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更体现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新方向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历史机遇、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了方向指引。

谈论产业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时,王羽秘书长指出,其发展本质是对已经形成的传统产业再升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再促进,推动未来产业新布局。他认为,新质生产力对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最核心意义是解决了源头活水的作用。

在李蔚东看来,新质生产力是以人为本,对传统理论生产力的一次升维。“就像5G手机能干4G手机的事,但4G手机干不了5G手机的事。”新质生产力是人类发展进程中间一次理论的革命,代表了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民的担当,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构建可持续发展现代化体系的基础。

提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各位专家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李璐瑶、李蔚东分别从交通行业、主动健康行业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特别指出新质生产力核心技术之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行业起到战略升级的推动作用,行业与新质生产力交汇后助力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升级。

各位嘉宾同时指出,新质生产力助力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和领域的核心在于坚持需求索引,根本目标是要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不能脱离当下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新质生产力最根本的精神,还是要与时俱进地解决社会的挑战问题”。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这是王羽对新质生产力核心的总结。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时代性要求和现阶段发展的综合聚合体,它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关键。

如果说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方向,那么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从各个角度来看,培育新质生产力都是目前发展的“制胜棋”。

对于这步棋如何来下,“挑战与机遇并存”,李蔚东以主动健康领域为例给出了分析,“如何把医疗卫生负担转化成健康服务优势,也就是抓准痛点进而转化成亮点是问题的关键,抓住战略机遇,进而产业、事业双升级,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

韩丽娟表达认同之时也指出了以下几点,最重要的是要有高端人才保证,这是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其次需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争取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三在于标准意识的确立,拓宽拓展自身市场和竞争力,最后一点则是提高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建好政府、企业间的产学研桥梁。

“新兴业态转型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历史的必然。”李璐瑶指出,在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领域正在逐步进行转型的同时,要把自己变成新质生产力的一个要素或者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新兴业态或者更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人才强、科技强进而促进产业强、经济强,以此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